【新浪摄氏2013】对话入围摄影师旷惠民

2014年02月19日14:59   收藏本文

  2013年6月改版的新浪图片频道,以“有温度的视觉”为口号,致力于成为一个温暖而开放的网络平台,与中国最有活力、最优秀的报道摄影师一起共同成长。

  “摄氏2013度”报道摄影师大典是新浪网旨在打造一个专业、权威和公众性的赛事平台。新浪图片“摄氏2013度”报道摄影师大典设3个专业奖项,分别为年度致敬、年度潜力、年度深度大奖,同时设1个年度“记录身边”微博公众奖。

  旷惠民,纪实摄影师。2012年他的作品《还乡》获得荷赛三等奖。新浪图片对话这位入围“年度深度奖”的摄影师,深度解读其作品及本人。

  你是怎样走上摄影之路的?

  1983年7月,我高中毕业,父亲送给了我一台华中牌120相机。我与这台相机为伴离开了湖南怀化山区兵工厂去河南求学。我用这台120相机给校友们拍摄了大量纪念照片,并掌握了曝光、构图、冲洗胶卷和照片放大技术。

  1986年7月,我毕业分配到湖南省湘潭市工作,父亲又送了一台东方牌135相机给我。我把单位分配的寝室改成了一个简易暗房,经常在空闲时间冲洗胶卷、放大照片。1987年春节,我添置了大量摄影书籍,开始系统学习摄影知识,并开始向报刊杂志投稿。《摄下中国龙》、《铁骑出征》等一批摄影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求实》等国家级报刊上发表。

  1989年9月,我利用节假日开始外出拍摄。《岜沙变迁》专题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并一直持续拍摄到2014年2月。

  二十多年来,我把摄影当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爱好,自费拍摄了十几个摄影专题。我一直希望这些作品在岁月年轮挤压下能成为经典的纪实影像,这也是我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你获得的第一次正式的拍摄任务是什么?当时完成的怎么样?

  1990年5月,我工作的单位一位工程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厂工会请我去拍摄了一批宣传照片。一周以后,三张反应这位劳模技术革新的新闻照片被《工人日报》、《湖南日报》等6家媒体采用,引起了工厂领导的重视。1991年初,我被调到江麓机械厂工会开始从事专业摄影工作。父亲送的两台相机让我开始了解摄影,并不断学习提高摄影技能。单位的重视让我走上了专业摄影之路。

  今天你是否仍然对摄影充满热情?你的理想改变了吗?

  三十年来,我一直喜欢摄影工作,并坚持拍摄纪实摄影专题。我选择有代表性的主题用五年、十年、二十年长期观察、拍摄研究,用摄影记录社会变革。把镜头集中在人身上,记录这个时代的人们精神信仰、生活环境、生存状态、观念变迁等。通过这些折射出当代人的精神世界与社会发展。

  我喜欢长时间、慢节奏的工作。时间可以检验很多东西的对错与好坏,昙花一现的摄影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沉下去。优秀的摄影作品有时候要十年、二十年后才能看到它的重要性和价值。

  摄影之初,我也拍过很多短线的专题,后来发现只有那些用心深入拍摄记录才能呈现出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在这个影像爆炸泛滥的时代,一个摄影师一生有一、两部让后人记住的摄影作品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我长时间在社会生活中发现感人的故事,用相机去记录有意义的精彩瞬间。用这些摄影作品来述说当今社会发展变革中的得失。

  你怎样理解报道摄影?在这个样一个时代,报道摄影并不能带给我们丰厚的回报,你仍然坚持从事这一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报道摄影是反映社会问题、记录历史事件、呈现时代发展变迁、引起社会各界人士思考、推动社会发展最有说服力的工作。通过拍摄社会、自然、现实中的人和重要的新闻事件,我们可以从中探究和发现问题,弘扬时代精神。也可以为后人研究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佐证和视觉史料。

  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前进中会出现很多矛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丰富报道拍摄题材。如今,大量国外优秀摄影师前来中国参与拍摄。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宝贵机会。用镜头去见证中国社会发展变革,并推动社会进步。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工作的原因。

  作为一名摄影师,你认为自己目前取得过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从1989年至今,我一直坚持用影像系统的拍摄记录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时间里发生的思想、文化、环境、生活方式的变迁故事。《岜沙变迁》作品于2011年获得美国《国家地理》职业摄影师奖。另外《还乡》作品在2012年获得第55届荷赛“艺术与文化类”三等奖,作品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哪位国外摄影师是你最欣赏的?国内的呢?

  国外的有:尤金史密斯、萨尔加多等。国内的有:庄学本、沙飞等。

  表现形式和传达信息,你更看重哪个?为什么?

  就“报道摄影”而言我更看重“传达信息”。如果没有重要的信息内容传递给读者,仅仅再现一些光影、色块、构成的图片是空洞乏味的,也是没有思想内容的。其实优秀的报道摄影师应该将“表现形式和传达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通过多年的拍摄实践形成自己的一种拍摄风格和视觉表现方式。只有这样报道摄影的形式与内容才会丰富多彩。

  你会读哪些摄影理论方面的书籍,你怎样看摄影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摄影之初看的最多的是《照相机原理》、《纽约摄影教材》、《构图学》等技术书籍,后来也看了很多关于视觉美学的专著和《论摄影》等经典摄影理论书籍。现在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来学习新的摄影理论知识。优秀的报道摄影师需要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做后盾,特别是那些跨界知识的学习和储备。这样你的眼界会更开阔,思维会更加活跃,观察问题和拍摄更加深入。在拍摄《岜沙二十变迁》专题的后十年里,我看的最多的是法国名著《蒙塔尤》等人类学专著。 

  你认为摄影最困难的是什么?

  现阶段我的摄影最困难的是要不断的突破自我,能得到一些拍摄经费持之以恒的去工作。

  在怎样的情况下,你会选择放弃按快门?

  当被拍摄对象拒绝拍摄时,或遇特殊情况需要抢救他人生命时。

  你遇到过深度报道拍摄与日常琐碎工作之间的矛盾没有,你是怎样处理的?

  这种矛盾经常遇到,要会科学安排时间,衡权利弊知道取舍。在拍摄《沅水河殇—消失的托口古镇》专题的五年里,为了节约时间我经常选择夜班火车往返于湘潭和怀化托口古镇之间。仅2013年我就往返两地14次,这样积累下来就能节约出大量时间用于拍摄和工作。在做深度报道摄影时要做详细的拍摄计划,做到工作目标明确,少走弯路节约时间。

  对于接下来的一年,你有什么样的计划和目标?

  继续完善“中国当代五行”纪实摄影专题,即:《金--矿工生活 》、《木--吉木成佛》、《水--沅水河殇》、《火--钢铁兴衰》、《土--岜沙变迁》整理和补拍工作。

  开始拍摄反映城镇建设与土地开发、工业发展与变迁的摄影专题。

 

  报道摄影师大典评选进入线上投票环节。初评入围的4个类别共20名摄影师,公开接受网络票选。线上投票结果将与线下终评的结果叠加,最终决出大典获胜摄影师。投票截止日期2014年3月1日。

  每个奖项最多可为三名候选摄影师投票。现在投票并点击右侧分享按钮发送至新浪微博,有机会获得摄氏2013大典现场门票。详情请见投票页http://photo.sina.com.cn/vote2013c/index.html

 

 

(编辑:SN096)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