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9日上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电影学院、江西省上饶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4“金驹奖”世界大学生摄影展(以下简称大展)启动仪式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新浪图片为独家网络合作媒体。在此,新浪图片专访了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
新浪图片:此次“金驹奖”世界大学生摄影展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北京电影学院主办,据说这次大赛筹备已久,能具体说说么,筹备本次大赛的契机和目的是什么?
侯光明: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一所现代大学具有四项使命,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那么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要履行这四项使命,就要求我们必须紧密地和社会结合,要参与社会实践,这当然包括了解社会优秀的文化底蕴、富含文化底蕴的大自然的风光美景,同时实现文化的传承。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有着光荣的传统,我们摄影系的第一任系主任就是当年在烽火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摄影队长——吴印咸,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都出自吴印咸先生之手,建国以后重要的历史时刻很多也都由我们的校友报道记录,当然摄影不仅限于纪实摄影、新闻摄影,还有肖像摄影、风光摄影等很多门类。伴随着数字化和技术进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说人民大众对摄影的要求越来越普及和深入。我们学校成立摄影学院是全国最早的,现在全国大约有260多所院校都开设了摄影专业,这是好事儿,特别是实现了工业化向现代化进军过程中,我们党中央适时提出了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承担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建设,电影学院也有很重要的责任,那么在这个责任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想该如何发挥作用。在之前电影学院长期承办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里面的教育板块,也取得了很好地成绩,并且我们的师生在各大摄影赛中也拿过各类大奖,中国摄影家协会也一直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再加上江西是革命老区,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上饶作为两项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城市,风光秀美、徽派建筑鳞次栉比,交通便利,我们觉得盛逢其时,一拍即合。我们的合作,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以及上饶市政府、旅游局,我们将是一个强强合作。我们设想今年举办这次摄影大展可以长期持续下去,变成一个摄影节,做强做大。首先是文化艺术上培养人才、国际交流,提升我们的艺术水准,是引进来、走出去;同时,也想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将会是一个很好地起点,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新浪图片:其实针对大学生的摄影比赛这不是第一次了,你希望这次大赛的创新点或者说优势是什么?
侯光明:第一个是国际化的进程吧,我们电影学院去年党代会上提出要实现六个根本性转变,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六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就是由开放式办学向国际化办学的转变,国际化办学有多方面,教材的国际化、生源的国际化、师资的国际化,方方面面,关键是教育水准的国际化,所以举办这样一个国际展,通常情况下还会举办一个研讨会,就是个很好地经验交流、学术交流、作品交流,也是一个全面合作的平台,这个展能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使我们的作品可以更加国际化的平台。我也是我们的合作初衷吧。
其实这些年来,我们也有很多国际合作的尝试,摄影学院曾经举办过多次国际高校艺术合作项目,比如2005年——2009年在法国巴黎巴黎第八大学合作的两个摄影创作项目《城市节奏》和《人的节奏》。多家摄影媒体也对摄影学院的国际合作给予深度全面的报道。每年九月,我们也会举办国际高等摄影教育研讨会,邀请国际5——10所高校的摄影专家、老师、学者和国内老师参加,就影像教育中的国际化课题进行讨论,这是在国内摄影教育界也是少有的,也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这次举办国际摄影展也是前期工作的继续,是拓展和延伸,对于达成我们的国际化目标,意义是重大的。当然电影学院本身是以电影为中心,但是我们去年党代会论证的学科发展方向是单学科指向的多科性大学,即电影学科指向的多科性大学,和电影学科相关的起着支撑、延展作用的学科都应该是我们鼓励和发展的学科。其中,摄影是很多电影工作的基础和中间过程。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积极地探索这种新的交流,研究新的热点问题。我们应该引领摄影文化发展和摄影教育的前沿,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做的还不够,应该再去前行。
新浪图片:针对这次大赛,您希望看到怎样的摄影作品?
侯光明:我们期望能在海内外著名的摄影高校,甄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也期待能够出好的让人眼前一亮的有深度的作品。
新浪图片:对这些未来将走向社会的年轻摄影师群体,你认为最重要的建议是什么?
侯光明:最大的建议就是深入生活、深入实践,在学院教育集中、系统的涉猎摄影知识的基础上不忘感悟生活,切记摄影知识一旦离开了我们的生活,它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所以我们的学生更应该到实践中去去描摹我们火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