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穗曾是第一季“拍照吧少年”大学生摄影工作坊学员。培训过后,她得到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摄影记者。《少年阿阳》是她参加工作坊期间的作品,今天她跟我们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第一次见到阿阳,他是几个男孩中最害羞的那个,常常闪躲在其他人身后,只是用余光打量着我——这个突然闯入他们谈话的陌生人。云南建水县城的夜晚躁动不安,很多十五、六岁的少年三五成群地站在马路边,一边打量着路人,一边商议着如何打发夜晚的时光。
我骑着一辆借来的二八自行车,游走在街头,与阿阳和他的朋友们隔着一条马路。他们看起来漫无目的的等待吸引了我的注意,而我的注意或许也令他们好奇。但互相打量对方后,又各自转移了目光。如果不是参加“拍照吧少年”工作坊,我想我也不会再回头。是的,我是摄影师,我要拍照。我推着车子径直穿过马路,走向他们。
我想所有的故事都会有一个开始,而之后发生的一切,或许在意料之外,但一定都在情理之中。
正如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在一个陌生的县城,和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在一个烟雾缭绕、有人收“保护费”的网吧里,面对面地用QQ聊了通宵。虽然已不太记得我们都聊了什么,但一直记得,当我第二天眯着熊猫眼再去找他的时候,他笑眯眯地向他老板介绍:“这是我姐。”然后带着骄傲地回头对我说:“中午在我这吃。”
三天后,我和阿阳在他打工的饭店门口告别,他没有出门,仍然像我们第一次见面时那样,躲在别人身后,我和他说了再见,但他只是低头不愿开口。直到我们的车快要离开县城的时候,他忽然打来电话,说借了辆摩托车赶来见我,想再我送我一程。
后来我回到北京,我们还会在QQ上聊天,只是内容少了很多,但阿阳每次都会问我同样的两个问题,我也会一一回答,并同样问他:
“在吗?”
“在的。”
“吃过饭了吗?”
“吃过了。你呢?”
或许我们的世界离得很远,但对于阿阳而言,知道远方还有亲人,知道她不愁生活,就已觉得足够。
我很感谢阿阳,谢谢他萍水相逢的信任和不远万里的惦念。正如我很感谢每一段故事的开始,不论过程与结尾。
“拍照吧少年”把我活生生投向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让我们自己去寻找开始,以及之后许许多多的故事。我很深切地感受到,作为摄影师,需要时刻准备着迎接开始,带着诚意,走进未知的世界。
现在,我以摄影记者的身份重新出发,继续去发现并讲述我们身边熟悉的人,和陌生的故事。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