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拍照吧少年”的三位年轻学员在北京闪亮登场!他们是李铭珅、赵宇、尹孝勉。他们跟随导师赵钢,开始“报道纪实组”的工作坊培训。
经过“拍照吧少年”第一天的报道摄影理论授课后,导师赵钢与三位学员稍微熟悉起来。隔天上午实际是学员们提出自己的选题方向,为接下来的三天时间准备拍摄计划。
赵钢在授课之前也曾经犹豫,是否需要给学员找备选方案,如果他们三天内什么都拍不出来怎么办?毕竟是在北京——一个对学员来说过于陌生又庞大的城市。
终选投票环节得票最少的学员,如何证明自己?
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李铭珅,是摄影专业的研究生。他提出四个选题,但是赵钢建议他选择其中一个抽象的选题:选题涉及北京多个区域,没有讲述具体故事,却可能是引起大家共鸣的故事。
对此导师赵钢的建议是:“可以尝试拿同样的尺子去度量每一个人。”
李铭珅是学员中长得最魁梧的一个,年纪也是同组三位学员中最大的一个,早已经在报社实习。有社会上的磨砺,他的言谈举止都透露着稳重。或许因为性格原因,他没有选择传统的报道形式。
接下来的三天拍摄,他将跑遍北京城大大小小的地方,需要与不同行业操着各自口音的人进行大量的沟通采访,同时带回来一组形式感统一的作品。导师对李铭珅的选题有所期待,希望他的拍摄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在报道纪实组中,李铭珅是入选最终授课环节中得票最少的学员,只有第一名尹孝勉的一半票数,最终他该如何证明自己?
虽然传统,却是一个可行的报道任务
赵宇听到李铭珅一下说了四个选题,他也开始忐忑起来。在来到北京之前,他其实也有充分的准备,但是完全没有想到小伙伴能够准备四个,而且听起来都还很不错的样子。
赵宇稍微显得有些紧张,马上轮到他自己陈述选题了。
作为中南财大新闻系的在读研究生,赵宇已经在全国几家有影响力的媒体上发表过稿件。他与其他两位小伙伴相较有操作选题报道的经验,来到北京后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选题方向——在京郊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区,拍摄一个围绕儿童生活的故事。
赵宇遵循着传统的报道摄影拍摄方式,导师赵钢对他的选题与方式也感到认可:虽然传统,却是一个确实可行的报道任务。随后正式拍摄的第一天,导师陪赵宇一起开始选题创作,希望为他开一个好头,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的一半。
第一天晚上的点评中,导师赵钢认为赵宇的工作还有改进空间。赵宇有新闻专业的训练,但是在实操中仍然会面临很多现实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故事整体叙述上。
随后两天的拍摄中,赵宇将持续陪伴他的拍摄对象们,穿梭在北京五环外的棚户区中,一个隐没在高楼大厦阴影中的区域。他竭尽所能去发掘更多被摄对象的细节,力求真诚地呈现一个内容丰富的报道。
即便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有了带领进入他人生活的向导,赵宇在通往终点的路上会得到些什么?
一度没有合适的拍摄对象,也没有人愿意接受他的拍摄
摄影师需要有观察这个世界的独特方式,有的事情和能力少不了人生经验的累积。1995年出生的尹孝勉比他另外两位小伙伴差了三岁,他在四川音乐学院学习编导,正在读大二,缺乏报道经验的他却获得了同组的最高票,他对生活有着自己的思考。
尹孝勉在陈述自己选题时充满着不确定性。事实上,他选择了与北京交通相关,又棘手得多的事件介入:没有事先线索的寻找,也没有合适的人带他进入拍摄对象的生活。在互相的探讨中,小伙伴们并不是很看好尹孝勉的计划,只能请导师赵钢给出一些建议。
尹孝勉第一天的拍摄并不顺利,没有合适的拍摄对象,也没有人愿意接受他的拍摄,完全在四处碰壁的状态下摸索。对于年轻的学生,这是难忘的一课。
第二天大早,尹孝勉试图再次尝试第一个计划未果,立刻与导师沟通更换了计划,还是与交通有关,但相对有操作空间,导师也陪伴他进行拍摄。晚上回到驻地点评照片时,导师赵钢学着尹孝勉拍照的样子,在街头只知道用连拍按快门“咔嚓咔嚓”地连拍,好似一部只会按快门的机器。赵钢看着这位正在发愁的学员说:“今天早点睡,明天还有一天。抓紧,细致观察。”
看到两位小伙伴都带回来了照片,尹孝勉沉默地坐在一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选题无论对谁都是压力,每个人都如此。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拍照吧少年”北京站,报道纪实组的学员需要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中展开创作,他们能否打动冷漠的陌生人?你我一定也曾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或徘徊在街头,迷茫、怀疑自己,甚至质疑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座城市。
让我们跟着导师赵钢与学员,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中探索这座城。敬请期待两个月后的纪录片,精彩全程将展现在你的眼前。
在纪录片出炉前,按照惯例,让我们先睹为快,看看三位学员都拍到了哪些精彩图片。
7月25日,报道纪实组的工作坊培训就要结束。但请不要走开,持续了解活动进展,让我们共同期待工作坊第三站——由储璨璨老师带领的手机摄影组将于7月28日在重庆开启。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