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时代的印迹——《老照片》二十周年纪念展” 巡展在济南举办

“时代的印迹——《老照片》二十周年纪念展” 巡展在济南举办
2018年04月24日 12:13 新浪图片

  由越众历史影像馆、山东画报出版社主办,冯克力、黄丽平联合策展的“时代的印迹——《老照片》二十周年纪念展”(以下简称“时代的印迹”)自深圳首展以来,受到了众多业内专家、媒体及广大观众的支持与认可。

  本展更于2017年12月被文化部评为2017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项目。有专家评委称此次展览是“一个有温度的展览,应该多出去巡展。”为让更多人了解老照片的价值与意义,分享解读老照片的方法,“时代的印迹”计划在未来于国内外多个城市举办巡回展览。作为文化部2017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展览巡展扶持项目,“时代的印迹”于2018年4月23日至5月9日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第二场巡展。

风气之先的上海 晚清时代,刚刚开埠不久的上海南京路,前景是一所照相馆,远近的人都在恬然地面对着眼前的摄影机。 原载《老照片》第32辑  风气之先的上海 晚清时代,刚刚开埠不久的上海南京路,前景是一所照相馆,远近的人都在恬然地面对着眼前的摄影机。 原载《老照片》第32辑

  此次济南巡展除了文献和100张选自《老照片》的精彩瞬间等常规展览内容外,还特别增设了“济南特辑”。该特辑旨在让广大济南市民透过这些老照片了解过去的济南,照片均为摄于清末至1940年的济南印象,当中甚至包含了1928年的济南航拍图。

  讲述老照片的《老照片》

  提及“时代的印迹”,需先了解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老照片》。1996年12月下旬,《老照片》丛书第一辑正式出版。甫一问世,即以别开生面的图书样式、回望历史的新颖视角,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曾经创下每辑发行30余万册的销售业绩,引发了风靡全国的“老照片文化热”。

张大千的异国情缘 1927年 1927年,张大千与韩国少女池春红的合影。 原载《老照片》第49辑  张大千的异国情缘 1927年 1927年,张大千与韩国少女池春红的合影。 原载《老照片》第49辑

  之所以创办这本讲述老照片的《老照片》,则不得不先说该社出版的另一本书——《图片中国百年史》。1994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刚一成立,便出版了这本收录了2700多幅记述1894-1994年中国历史照片的大型画册。而在实际的编辑过程中,出版社搜集到的历史照片共计5000余幅。

  如何利用那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选用的照片便成为当时的编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同时,他们还希望将在编辑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老照片的一些特殊感受传达给读者——照片展示的历史是直观的、全息的,有时一幅照片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抵得上千言万语的述说。

  1995年八九月份,时任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汪家明提议出版一种名为《老照片》的丛书,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后于1996年年初委任当时的图书编辑室主任冯克力专职创办《老照片》。

模范监狱 20世纪30年代初 山东模范监狱建于1911年,30年代时内设裁缝厂、木工厂等,参加劳动的犯人可获得相应的报酬。图为服刑的囚犯在缝制国旗和国民党党旗。 原载《老照片》第73辑  模范监狱 20世纪30年代初 山东模范监狱建于1911年,30年代时内设裁缝厂、木工厂等,参加劳动的犯人可获得相应的报酬。图为服刑的囚犯在缝制国旗和国民党党旗。 原载《老照片》第73辑

  该丛书以“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主旨,“以专栏为架构,同时编发独立成篇的稿件”,并“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将文字量“适当加大”,使“图、文在总体上所占比例为图1/4、文3/4”。

  同时,在面向读者的“征稿启事”中要求“所提供的照片需是20年以前拍摄的,且有一定的清晰度”,且“文章须围绕照片撰写”。总之,“照片耐看、文章耐读,是对稿件的基本要求,但无论怎样,都要以事实为依据,纪实——这是丛书的灵魂。”

秩序单 20世纪40年代 庆祝双十节时的节目秩序单,写有“静默三分钟”等字样。摄于20世纪40年代。 原载《老照片》第93辑  秩序单 20世纪40年代 庆祝双十节时的节目秩序单,写有“静默三分钟”等字样。摄于20世纪40年代。 原载《老照片》第93辑

  在此后的二十年里,该书以在当时来说独有的图文结合的方式,带动了中国“图文书”出版的热潮,从而也为历史照片这一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走出了一条新路。

  2009年,《老照片》入选“共和国60年60本书”。入选评语中写到:“十余年来,不断出版的《老照片》以朴素而温情的独特方式定格历史,使我们得以在过去朦胧的霞光中,重新想象遥远的过去,重新认识和反思切身的社会生活。”

  从《老照片》到“时代的印迹”

  值《老照片》出版二十周年之际,《老照片》编辑部与越众历史影像馆联合策划此次展览。谈及举办此次展览的契机,越众历史影像馆执行馆长黄丽平表示:“‘收藏、研究、展示流失海外和散落民间的中国历史影像’是越众历史影像馆的学术定位,与《老照片》收集记录‘个人生命和时代记忆’的创举,是不谋而合的。对于年轻的越众历史影像馆来说,已有20年丰富影像资料积累的《老照片》是其学习和展示的根本;对于《老照片》来说,多元的展陈和与观众即时的互动,是新时代下‘编辑’形式的拓展。”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园即景 1935年12月30日 1935年12月30日,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一位年轻的幼教老师带着孩子们在草坪上做游戏。 原载《老照片》第6辑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园即景 1935年12月30日 1935年12月30日,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一位年轻的幼教老师带着孩子们在草坪上做游戏。 原载《老照片》第6辑

  此次济南巡展的内容主要由选自文献、《老照片》的100个精彩瞬间以及新增的“济南特辑”三大部分组成。与以往展览不同的是,策展团队未对展出的100张照片(常规内容)进行分类。这些照片按照拍摄的时间排序,并沿着展厅现场唯一的一条时间线展开。在时间跨度上从晚清至1980年代,内容上既有各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亦不乏一些并不太常见的名人形象,这些照片及其背后讲述的故事近乎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图说史。正如胡适先生所言:“古代文人往往不屑记载这种刮刮叫的大事,故一部二十四史的绝大部分只是废话而已,将来的史家还得靠那‘识小’的不贤者一时高兴记下来的一点点材料。”(《上海小志·序》)

革命年代的婚礼 1966年11月21日 1966年11月21日,山东沂蒙山区的两位农村青年胸佩红花、手持农具和毛主席著作,举行了一场“革命化”婚礼。 原载《老照片》第37辑  革命年代的婚礼 1966年11月21日 1966年11月21日,山东沂蒙山区的两位农村青年胸佩红花、手持农具和毛主席著作,举行了一场“革命化”婚礼。 原载《老照片》第37辑

  此外,由于每张照片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在《老照片》中都有相应的文章对其进行详细的解读,因此策展团队在展厅现场设置了线上、线下等不同的方式供观众自主阅读。在呈现这100张老照片及背后的故事之余,本展以胡适在《上海小志•序》中关于“大事”与“小事”的一段论述作为导言,辅以从细节着手分析某张老照片为范例,借此表明本展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分享历史影像的研究方法以及看待历史的方式。而且所有展品皆以开放式的姿态接受观众的评点,连同手稿也采用既保护原件又可以在上面画重点写评论的方式展出,希望引起观众的兴趣,从而加入收集、记录和研究影像史的行列。本次济南巡展还将深圳首展和青岛巡展的观众留言集合呈现,并在展厅现场留出一面白墙,供观众分享自己或家族的老照片及背后的故事。

  “济南特辑”:清末至1940年的济南印象

  展出的文献部分包括创办之初的“《老照片》(丛书)出版构想”和“征稿启事”等手稿;创办期间的读者来信、作者来稿、媒体报道;同时还将集中展示第1辑至第116辑的《老照片》单订本。

珍珠泉大院 1928年5月22日 这张航拍照核心景象是珍珠泉大院。公署内建筑自南向北按中轴线分布,从大门算起有七进院落,各院错落有致,清巡抚大堂是中轴线上最宏伟的建筑。后院之后是一个遍植树木的花园,西与濯缨池相通,池中可见古戏台(今仍尚存)。由濯缨池沿玉带河上溯,可见一个方形泉池,这就是昔日的珍珠泉,泉池比今天略小。这张照片的涵盖面积超过了济南老城的四分之一,包括珍珠泉大院东面、东南面的城内建筑、新东门和东南角楼——九女楼。从照片中还能看到东圩子墙,两墙之间有种着树的小山坡。此外,在珍珠泉大院西面,还能看到王府池子,今天它大致是方形,当年却是明显的“L形”。 原载《老照片》第75辑 p126-127  珍珠泉大院 1928年5月22日 这张航拍照核心景象是珍珠泉大院。公署内建筑自南向北按中轴线分布,从大门算起有七进院落,各院错落有致,清巡抚大堂是中轴线上最宏伟的建筑。后院之后是一个遍植树木的花园,西与濯缨池相通,池中可见古戏台(今仍尚存)。由濯缨池沿玉带河上溯,可见一个方形泉池,这就是昔日的珍珠泉,泉池比今天略小。这张照片的涵盖面积超过了济南老城的四分之一,包括珍珠泉大院东面、东南面的城内建筑、新东门和东南角楼——九女楼。从照片中还能看到东圩子墙,两墙之间有种着树的小山坡。此外,在珍珠泉大院西面,还能看到王府池子,今天它大致是方形,当年却是明显的“L形”。 原载《老照片》第75辑 p126-127

  照片部分则重点展示从《老照片》所刊登过的过万张照片中精选出来的100个精彩瞬间,包括清末的新军会演和禁卫军出洋考察;19世纪末的北京城崇文门一带的风光、开风气之先的上海南京路、青岛前海一线的欧人区;20世纪初山东烟台某教堂里内设的育婴堂、乡村马戏团表演、在兰州举办的一次西餐会;20世纪初英国统治下的威海卫;1919年高等学堂的自修室;1929年举办的全国首届国货博览会;扫大街的前上海滩“大佬”黄金荣;20世纪20年代山东胶东的某村庄、普通农民家庭的合影、莱州城和博山城的景观;20世纪30年代初的模范监狱;1938年活跃于敌后战场的山东省抗战游击队;20世纪40年代沂蒙山区某地正在野外上课的小学生们;1966年沂蒙山区的一场革命年代的婚礼;1980年山东省临沂市芦花市巷的路边小吃摊;80年代初来中国访问的前法国总统费朗索瓦•密特朗等等。

1911年的济南火车站 原载《老照片》第88辑 p1271911年的济南火车站 原载《老照片》第88辑 p127

  此外,策展团队特为本次巡展新增了20余幅拍摄于清末至1940年的济南老照片,包括1928年的航拍济南;1903年的小清河济南段风光;1908-1909年的某外国摄影师拍摄的一组济南府;1912年的大明湖南岸;20世纪30年代初的趵突泉一角和千佛山;清末和五三惨案后的济南府城墙;1911年和20世纪30年代的济南火车站等。

责任编辑:马俊岩 SN112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