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无锡市博物院程及美术馆、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主办,唐浩武、张曦和秦渊联合策展的“对话:异时空的影像观看--中外摄影六人展”将于6月2日在无锡举行,该展览邀请陆元敏、濑户正人(日本)、朱钟华、卢承德、周密(美国)和袁徐庆等六位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知名艺术家,以两两相对的形式展览他们的摄影作品,同时六位艺术家将通过对谈和讲座等学术活动,来检视和探讨不同艺术家之间的观看鸿沟,以及通过不同观看经验所营造的观看方式带给主题的不同变化。展览将以个案分析的方法探讨观看个体、观看态度、观看方式与作品之间的互相关系,从而为摄影人建构个性化的观看提供经验的指示。
开幕时间
2018.06.02 / 9:30
摄影对谈:如何观看
2018.06.02 / 10:20-12:00
摄影讲座:濑户正人&周密
2018.06.02 / 13:30 - 16:30
参展艺术家
濑户正人(日) / 陆元敏
朱钟华 / 卢承德
周密(美) / 袁徐庆
展览总监:肖炜
艺术总监:杨启明 于效祥
策划总监:李文华 陶曙宏
策展人:唐浩武 张曦 秦渊
形式设计:秦渊
展览地点:无锡程及美术馆(无锡市蠡湖大道500号)
主办:无锡博物院 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
承办:无锡程及美术馆
支持:江苏摄影网 无锡摄影网 无锡企业家摄影书画俱乐部
展期:2018年6月2日-6月25日
地点:无锡程及美术馆(无锡市蠡湖大道500号)
策展人简介
唐浩武,无锡人。摄影师、独立策展人,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无锡市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专注于当代摄影的创作和研究。
前 言
摄影作为观看的工具让观察世界留下痕迹,而摄影的机械复制形态,似乎以描摹世界为己任而画地为牢。但是通过相机的观看受命于观看者本人的调遣,于是摄影的观看就有第二性格:主观的观看。从摄影发展的历程来看,观看的主观性是成就摄影艺术化的主因。摄影作品的魅力也是由主观观看的差异性提供的。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许多专业的摄影师在面对相同或相似的对象时,观看态度或方式上的些微差异,呈现出的观看结果往往是迥异的,甚至能产生观看意义上的鸿沟。因此,我们有必要来摄影讨论摄影师面对相似的对象,是什么左右了摄影师的观看?不同的观看态度为什么能够产生不同的意义?而相似的观看方式能否带来相同的魅力?如果不能,那决定影像的魅力的又是什么?
本次摄影展我们就想通过六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来检视不同艺术家之间存在的观看的鸿沟,以及不同的观看方式对作品主题的影响。以个案分析的方法探讨观看态度、方式与摄影家、摄影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青年摄影人建构个性化的观看提供经验的指示。我们期待艺术家和观众一起探寻摄影的观看之道。
唐浩武
陆元敏&濑户正人
私人空间里的环境肖像是两个摄影家不约而同选择的观看方式。不同的是空间和身份的差异:一个是上海自己的家,另一个是东京租住的家;一个对象是上海的没落“贵族”,另一个对象是在东京谋生的外国(乡)人:“东漂”。在相似的观看之下,我们能够分辨的不仅是摄影师对照片中人物的身份定位,还能体察摄影者与被摄对象之间身份的微妙差异,以及这种身份差异所反馈给镜头的各自独特的“灵光”。观者从中能够体味的是不同社会环境中,作为人的同而不同的咏叹。同时提醒我们,决定摄影作品“灵光”的不是摄影者器材和技巧,而是摄影者与被摄者的品格、学养、气质和态度共同决定了观看的效果和气息。
陆元敏,1950年出生于上海。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普陀区摄影协会会长。陆元敏是上海最具有人文关怀的摄影家之一。摄影作品在中国、日本、韩国、法国、德国、奥地利、爱尔兰和美国等地展出,2007年获得第一届沙飞摄影奖。
濑户正人seto masato(日本),1953年出生于泰国乌隆,父亲是日本人,母亲是越南人。1961年,在他8岁的时候,被家人接到父亲的故乡——日本福岛县,开始了在日本的生活。1975年毕业于东京视觉艺术学校,他是森山大道的学生,1979年担任摄影师深濑昌久的助手,后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并创办摄影艺廊Place M。曾获1989年日本写真协会新人奖;1995年东川新人奖;1996年第21回木村伊兵卫写真奖;1999年新潮学艺奖;2008年日本写真协会年度大奖。后多次担任木村伊兵卫写真奖评委。
朱钟华&卢承德
两位摄影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城市里弄这一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也许是两个摄影家的年龄相近,他们对老城充满记忆与情感。朱钟华是职业从事摄影教学的教授专家,而卢承德是退休后才拿起相机的“新人”。在他们的影像中,我们能够辨识的除了城市的差别之外,还能体察不同的观看方式把对老城的不同感受融入了他们的镜头之中,一个表现了大都市的节奏牵引着老城的脉动,另一个表现了老城在宁静中悄然地改变着历史的流向。
朱钟华,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摄影技师(一级)。在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工作近30年,历任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理论部主任、艺术部主任、教育部主任、上海摄影职业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教务长。1986年至2013年,连续28年担任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原为中国摄影函授学院)上海分院院长兼教务长。1998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新华社摄影部和佳能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日摄影文化交流会” 被授予唯一大奖——“金镜头奖”。1998年12月被上海市摄影家协会授予“优秀摄影教育奖”。1999年获第四届“中国摄影金像奖”。200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五十周年,被中国摄协授予“中国摄影五十年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2009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建院二十五周年,被中国摄协和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授予 “摄影教育突出贡献个人奖” 。
卢承德(网名老卢),老年摄影爱好者。宁波镇海人,现居苏州。对传统的生活方式我有着太多留恋,面对变化我有着更多惋惜和无奈,因此我想留下些记忆。就尝试把老城厢里苏州人的生活样式和他们的内心活动状态,用影像表达出来。为此我记录了对他们既常态又有点非常态的瞬间,或许那样有可能表现他们对住在老房子里的真实感受,也在一定程度上留住了老房子里居民的生活本质。《迎世博》十人联展(姑苏区市民活动中心 苏州 2010年)《老城厢的苏州人》(平遥摄影展柴油机厂展区 平遥 2013年)《老城新事》(丽水摄影节油泵厂展区 丽水 2015年)
周密&袁徐庆
两位摄影家都是通过拍摄生活中的旧物来倾注情感。摄影家周密作为身在异乡的华人,用摄影收集海边发现的遗弃物来制作抵抗时间流逝的罐子;而袁徐庆用带有父辈体温的日常物品建立个人的情感纪念碑。虽然两部作品存在观看上的差异,但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待曾经存在的那个“过去”的心底的涟漪。尽管选择表达和观看的指代物不同,但营造的睹物伤情似的影像情绪,却都能让我们为之共情
周密(美国),1962年生于中国无锡, 1997年获纽约理工学院传播艺术硕士,并在纽约Y&R广告公司任艺术指导。2004年起定居美国旧金山,现为自由摄影师。2008年被Critical Mass评为Top 50摄影师;2009年被圣彼得堡摄影节评为最佳摄影师;2011年入选荷兰Pieter Wisse世界500摄影师。2013年, “The Griots of Oakland”展出于美国奥克兰的African American Museum and Library。2011,“Lost & Found”《失物招领》在巴黎Chic Art Fair展出。2010, “Burning Man”《烧人》系列巴黎POLKA画廊展出。
袁徐庆,江南大学数字影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国家艺术基金摄影资助人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德国哈内姆勒[Hahnemuehle FineArt]认证实验室主管,雅昌艺术网签约摄影师。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当美国又针对中国 印度的这个动作亮了
- 【 军事 】 出鞘:我军登陆台湾会遇哪些决战兵器
- 【 财经 】 管清友谈掏空父母积蓄买房:谁不是这...
- 【 体育 】 NBA-库里准3双勇士会师骑士 火箭遭逆...
- 【 娱乐 】 郑爽儿童节送祝福疑回应发飙事件
- 【 科技 】 小米推出最新“全家桶”,为上市献礼...
- 【 教育 】 40所高校或将改名 新一轮结果正式出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