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暖——互联网改变的100张面孔》图片展亮相乌镇:讲述普通人故事

《暖——互联网改变的100张面孔》图片展亮相乌镇:讲述普通人故事
2018年11月07日 12:37 新浪图片

  2018年11月7日至9日,正值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一个题为《暖——互联网改变的100张面孔》图片展亮相浙江乌镇,与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企业精英、社会人士和媒体朋友相遇。展览以影像为载体,聚焦互联网改变下的普通人面孔,展示互联网带来的焕新与生长、普惠与世界。这是乌镇举办互联网大会以来的首个摄影展,成为今年峰会的新亮点。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这40年的发展中,互联网的勃兴无疑是最显著的特征。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最显性的特征是科技融入生活,提升获得感,让普通人获益。无论是科技创新、政策推进,还是产业演变、企业成长,最终都以让老百姓获得更美好的生活为依归。于是,《暖——互联网改变的100张面孔》应运而生。展览以“暖”为主题,意为暖科技,倡导科技应以创造真实价值,解决现实问题为价值观,旨在以专业影像体现互联网给予普通人的获得感,以人物故事诠释互联网行业的成长及其价值。100张美好的面孔,勾勒出一幅幅鲜活而充实的中国互联网的图景,呈现互联网的世界意义,向新时代致敬。

  本次摄影展采取公开征集和定向拍摄两种方式,最终征集和拍摄超过10000件图片。来自新华社、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视觉中国的专家们从中遴选出了100件作品。最终入选的100位普通人,来自全国26个省份及地区,以及12个国家,最远的来自澳洲和非洲安哥拉。

  展出作品

杨抒怀 摄杨抒怀 摄

  66岁的鄂尔多斯牧民敖特根这两年边养羊边种树。他把千里之外的网民在手机里种的虚拟树种到了家乡。现在,他家的沙场大部分地方都种上了可以固沙的沙柳。

邹红 摄邹红 摄

  李广富从小喜欢霹雳舞,50岁的他花1万元购置支架、声卡、灯光设备等,通过网络直播给粉丝们带来快乐。

胡丽 摄胡丽 摄

  歌剧演员杨光退休后文化生活丰富,除了演话剧、拍广告, 71岁的她还是一名老年服装网店的“麻豆”,一个月能拍千套服装,专业程度不输于青年模特。

张磊 摄张磊 摄

  19岁的山东女孩王琪天生患有成骨不全症(俗称瓷娃娃)。十几年来,她从没能站起来过。2016年,她通过互联网得知天津一家医院可以治疗成骨不全症,经过两年的治疗,她慢慢站起来了。

郝羿 摄郝羿 摄

  在全国两会上,光明网记者孙佳涵全副武装,被大家戏称为“钢铁侠”。这是光明网打造的全媒体报道单兵设备,现场只需一名记者即可快速实现视频、全景、VR等内容的同步直播与录制。

王勤 摄王勤 摄

  四川大凉山悬崖村小学受到社会关注。彝族小伙儿某色苏不惹,汉族名叫杨阳,从小在悬崖村长大,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悬崖村,他学习使用软件上传“天梯”视频,相关视频几乎都上了热搜。

邹璧宇 摄邹璧宇 摄

  Lianna(右一) 3岁时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的福利院被来自美国费城的家庭领养。20185月,她在网上寻亲志愿者的帮助下,通过DNA比对寻找到了亲生父母,并与他们团聚。

曹阳 摄曹阳 摄

  49岁的河北保定英语教师胡彦锋在录制网络课程。自开通英语课直播以来,不到半年,他吸引了4万多名全国各地的粉丝。

许海峰 摄许海峰 摄

  2001年,上海。两名青年男女通过相亲网站在网上相识,最终走到线下相恋。各种婚恋网的出现迎合了年轻人新的择偶观。

陈晶 摄陈晶 摄

  贵州省贵阳市百鸟河数字小镇,有一个容纳400多人的数据工场。标注组长小广,和伙伴们把人工智能需要识别的数据,通过分类、画框等方式标注出来。

陈昌昊 摄陈昌昊 摄

  家人赶鸬鹚下水捉鱼,他拿自拍杆直播。“80后”王海一家靠180只鱼鹰创业,并通过网络推广,一年能有数十万元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民学会利用互联网改变生计。

夏可欣 摄夏可欣 摄

  元宵节刷屏的“汤圆姐姐”,其实是重庆服装设计师敖珞珈。为了推广汉服及周边产品,她装扮成吃汤圆的唐朝胖仕女意外走红,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打造唐文化IP

韦苡珊 摄韦苡珊 摄

  韦苡珊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从大学开始独自旅行,目前已行摄30国,撰写旅行游记和自拍攻略,“一个人旅行如何自拍”获得超千万的阅读量,在社交网络上深受欢迎。

柴程 摄柴程 摄

  23岁的藏族小哥次仁格旦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开了一间“帐篷茶馆”。到珠峰旅游的各地游客都可以用手机支付购买他家的甜茶。

孙琳 摄孙琳 摄

  22岁的尚育康是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最年轻的养殖户,养着2000只鸡。他同时也是一名有着30万粉丝的农村题材短视频达人,拍摄灵感都来自日常的饲养生活。

张士博 摄张士博 摄

  97岁川籍老兵胡定远,20岁被抓壮丁离开泸州合江老家,一别77载。胡老家属通过网络寻亲求助,让老人回到了相隔77年的老家。

苏子桢 摄苏子桢 摄

  入狱十几年的小军刑满释放后,“像穿越一样来到互联网时代”。经过一段时间熟悉,他开了一家网店,利用服刑期间学到的缝纫手艺制作衣服,走出了一条创业脱贫、重返社会之路。

铭庭 摄铭庭 摄

  90后杭州网约导游胡娜娜,国庆期间的工作记录走红网络,被称为“导游中的一股清流”。随着自由行成为风尚,个性化的网约导游进入大家的视线。

陈京 摄陈京 摄

  25岁的广州小伙钟超能设计的萌萌哒表情包,获1.5亿下载量、近50亿次转发。表情包行业逐渐发展壮大,撬动出一个规模巨大的市场。

霍建斌 摄霍建斌 摄

  在深圳信息无障碍研究会,视障IT工程师王孟琦在测试一台手机的无障碍功能,以便让更多视障用户也能享受暖科技的便捷服务。

薄高鹏 摄薄高鹏 摄

  80后”薄高鹏是一名公益摄影师,2015年创办自媒体发布三农及贫困家庭等影像故事。他与公益机构一起,3年时间为大病贫困家庭募集善款3000多万元。

李涛 摄李涛 摄

  70后”李涛,从传统媒体编辑转型做线上影像培训教育。他的教学内容覆盖数百万互联网用户,被网友戏称为“中国PS第一人”。

  年过就九旬的川籍老兵胡定远、被美国家庭领养的Lianna通过网上寻亲志愿者找到亲人;彝族小伙儿某色苏不惹、“80后”王海通过直播宣传家乡和自己所从事的行业;“70后”的李涛从传统媒体编辑转型后,开始做线上影像培训教育;25岁的杨敏,虽然身患小儿麻痹症,但她利用互联网向外求助,吸引了50多名志愿者前往湘南山区三元岭村支教……他们有珠穆拉玛峰脚下的帐篷旅馆的老板,有中国制造之都东莞的数控工厂工人,有北京中关村的创业者,还有脱贫攻坚的第一线的新农民,更有年过八旬却掌握多国语言的老人,和身体残缺,但牢牢掌握命运,从不服输的残障人士……他们从不曾在现实世界中被聚焦,却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书写个人的故事,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参与者、推动者,也是受益者、鼓呼者。他们体现了世界是平的,无论国籍、肤色、种族,共筑命运共同体;科技是暖的,无论年龄、身份、贫富,同享民生获得感。

  在小桥流水,充满生活气息的千年乌镇,《暖——互联网改变的100张面孔》铺陈开来,整体设计融于乌镇,融于水乡特色,以焕新、生长、普惠、世界四大板块内容,集中和分散展示的方式呈现。无论是在与会嘉宾参与论坛的场外盛庭通道,嘉宾驻地之一的乌村村委会,还是在乌镇西栅景区、通安客栈、枕水酒店等地,都可以欣赏到这些图片。在观看展览的同时,主办方还在盛庭通道的集中展区增设了互动装置,采用镜面材料,让观众在看展时,自己身影也可以在镜面中呈现。此外,还专设了留影互动的仿真展板,观众可以在画面中间驻足留影,寓意互联网改变的“我”。

  为了体现互联网展览特色,展览还设置了线上展览专区并同步在乌镇大会官网呈现。每张线下展览图片均附有二维码,通过扫一扫,即可进入线上展区,100张图片故事尽在指尖。

  本次展览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蚂蚁金服集团承办,桐乡市世界互联网大会承办工作委员会、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视觉中国协办。

责任编辑:孙先进 SN216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