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间·人世间
——梅生摄影艺术作品展
[展期]
2018年12月15日——2019年1月13日
[地点]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东海东路88号朗艺美术馆
[主办]
朗艺美术馆
很荣幸宣布,《天地间·人世间——梅生摄影艺术作品展》将于2018年12月15日在朗艺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集结了梅生先生20年来的经典摄影作品40余幅,是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哲学思考和影像表现。
前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四十六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地球诞生。自此,乾坤有序,海田沧桑,山岳巍峨,江河浩荡,形分上下,道合阴阳,困缘轮回,动静恒常。
五百万年人类史,演化遗传,物竞天长。游牧农耕,仕学工商,科学艺术,文明传扬。天下大同,泽被万方。
一个摄影人在世界上游荡,用影像表达观照与思想。问影求道,空谷传声,文献与艺术,概念与价值,主观与客观,意象与真相,感性抒情与哲学解释,精神升华与图腾信仰,超以象外,得其寰中。
摄影人的眼睛里/镌刻着人类的天空/神秘的星象/一个个走来/一个个离去/钟声鸣响/镜头中/撕裂大地的吟唱/怆然绽放出/摄影人玄奥的诗行。
梅生
2018年12月於朗艺美术馆
梅生
梅生,世界遗产影像学专家,学者型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评委,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
主要作品有《古都寻梦—中国皇家文化系列》,《沧海遗珠—世界遗产系列》,《历史与现实—非洲人文地理系列》等;主要著作《山川行旅》,《中国的世界遗产》《江山社稷》等14部。摄影足迹遍及中国所有省份及世界七大洲五十余个国家,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学术团体举办二百余场摄影学术讲座,以中国摄影家身份参与了国际国内二十余项重大摄影比赛与摄影展览的作品评选工作。
近年来尤为注重‘世界遗产影像学’体系的创立与整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以摄影的方式对于世界遗产进行了大量的拍摄与研究。鉴于在‘世界遗产影像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2007年荣获世界遗产基金会颁发的‘世界遗产弘扬奖’,2016年荣获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颁发的摄影领域最高个人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2017年在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上由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IAP)授予‘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影像大使’荣誉称号。精于思考,勤于创作,兼及摄影评论与摄影学术文章的写作,立论严谨,对中国摄影在文化深度层面上进行了有益的拓展,是中国摄影界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家。
梅生不仅仅是个摄影师,他亦是背着相机行走在路上的文化学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践行,成就了其一系列经典作品。他说:‘一半在书房,一半在路上,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书房是思想的卧床,路上是生命的天堂。在摄影的生命历程中,呈现天地万物的自在,传达人类心智的清明,印证思想精神的美丽。’
著名摄影理论家陈小波曾经有过评论说梅生是影像诗人,从小学习绘画使得梅生的摄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古典文学的修养在影像中表现为深沉浓郁的文人气息。近十几年梅生拍摄的作品里渗透了更多的学理成分,是一种从情感到精神的升华。影像本身的元素在弱化,内涵在强化,摄影成为梅生进行文化研究的一种语言方式。
本次展览部分作品一览
天地间系列
▲ [云山意象]黄山 一九九九
▲[山像]丹霞印迹 二〇一七
▲ [石缘]三清山 二〇〇九
▲ [寒穹]南极 二〇一三
▲ [混沌初开]天山大峡谷 二〇一三
▲ [魅像]青海妖女湖 二〇〇四
▲[冰像]冰岛 二〇一四
本次展览部分作品一览
人世间系列
▲[背影]人世如戏戏如人生 二〇一八
▲[背影]隆务寺小活佛 二〇〇三
▲[皇家乐手]西班牙 二〇一二
▲[火山下骑车的孩子]冰岛 二〇一五
▲[柏柏尔少年与沙漠之狐]突尼斯 二〇一二
▲ [背影]撒哈拉沙漠里的牧驼人 二〇一〇
✎……关于摄影,梅生如是说……
文化是摄影的底蕴与内涵,文化是摄影的品味与格调,文化是摄影的命脉与灵魂。在摄影的生命历程中,呈现天地万物的自在,传达人类心智的清明,印证思想精神的美丽。为此,我将不懈地努力。
摄影要有品貌,不是刻意的装扮,要有底蕴,麻袋上绣花不行。品貌是白云,天空是背景;底蕴是大树,土地是根基。
当思想平庸时,相机也无奈。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这些挑战国人底线的人 今后要有大麻烦...
- 【 军事 】 T-34坦克是如何从二战烽火中走来的
- 【 财经 】 过半日本婴儿望活到100岁 政府出钱赶...
- 【 体育 】 欧冠-皇马大轮换0-3惨遭双杀
- 【 娱乐 】 孙俪难得承认“邓超有魅力”
- 【 科技 】 共享充电宝专利战背后:盈利能力匮乏
- 【 教育 】 湖南12岁弑母男孩:回不去的学校和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