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青未了——山东青年摄影联展即将在丽水摄影节展出

青未了——山东青年摄影联展即将在丽水摄影节展出
2019年11月07日 10:26 新浪图片

  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山东省摄影家协会承办、山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协办、积成影像执行的《青未了——山东青年摄影联展》,将于11月8日在2019丽水摄影节上展出,展期为11月8日—11月12日,展览地点为大学生创业园一楼展区。欢迎大家前往观展,敬请期待。

  策展人语

  无限的可能

  宁舟浩

  近年来,齐鲁大地上一些年轻的摄影师,特别是80后摄影师逐渐成熟起来。他们不仅用自己的作品阐释了齐鲁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对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感,同时又用最鲜活的当代摄影语言表现出对自己内心的关注。他们努力地把个人体验、时代感受和艺术素养不断融合,形成多元化、个人化的摄影作品。

  这次参展的10位摄影师,年龄均不到40岁,从这一代人开始,世界进入了读图时代。他们幼年形成基本记忆的时期,恰逢电视普及直至泛滥的阶段,他们的视觉启蒙多数来自于电视、VCD影碟、动漫及连环画等媒介的观看和阅读体验;继之而来的互联网,颠覆了电视但又带来了完全消费化的影像资源以及更加广阔、开放的视野。数字影像技术应用之后,影像变得极易改变,照片再也没有以往人们相信的那种真实的确定性。这些经历不仅导致影像价值判断标准的改变,还给这个时代的摄影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信息和极具个性化表现的可能性。年轻的摄影人们开始意识到:摄影也不再局限于明确表达和陈述,作者对影像进行取舍和控制意识凸显。感知、经历、身体这些表面而肤浅的感受对于个人恰恰是最确切的。

  这次展示的摄影作品,图像类型涵盖社会纪实类、个人表现性的和观念化的影像类别,展示方式也涵盖了传统照片、图书和多媒体。从这次参展的摄影师身上,可以折射出一些山东青年摄影家所共有的特征:一是富有创新精神,不断突破。他们极富个性,每位作者都在不断尝试去突破陈规、突破自我。二是不好高骛远,深入挖掘属于自己身边的富矿,认定一个题材,就绝不放松,长时间持续不断地深入拍摄。三是不盲目拍摄,对创作项目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和详细的规划,而且随着项目的深入,不断修正完善。

  “岱岳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本次展览只是展示山东青年摄影家创作成果的一个开始,10位摄影师的作品虽欠完美,但是已初具蔚然之势,是从高原到高峰的必由之路。我们期望能够以此展为契机,激发更多的齐鲁青年投身其中,在不远的将来,看到更多优秀的作者和作品,看到山东摄影无限的可能。

  2019年10月30日于济南

  关于作品

  青未了-山东青年摄影联展

  (以展览方向为序)

  季芮民 《灵光》系列

  作品阐释

  苏珊·桑塔格在她的《论摄影》中曾这样写道:“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摄影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来说,每一张照片都是拍摄者亲身经历的证明,时间和空间在瞬间被记录,而曾经发生的时间再变成“历史”的那一秒在镜头前变成切片。

  那些平常的,那些生活的,那些静态的,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那些似曾相识的光影,那些人或者物就在这里被定格。

  摄影是什么?每一个接触摄影的人都会问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也在寻找自己心的安置之所,寻找灵魂的归宿。

  我每到一个转折点,总有很多不安,像“森山的狗”一样四处游荡,遇见了这些“灵魂”,是生,是死?我拍下的只是他们的表象,他们原本就是这个样子嘛?我拍下的是真实的他们?还是我内心的他们。

  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评语

  他创作了《灵光》中的作品都是日常生活的缩影,它们是平常的、生活的、静态的、稍纵即逝的瞬间,那些似曾相识的光影,那些人或者物就在按动快门的那一刻被定格。“我每到一个转折点,总有很多不安,像‘森山的狗’一样四处游荡,遇见了这些‘灵魂’,是生,是死?我拍下的只是他们的表象,他们原本就是这个样子嘛?我拍下的是真实的他们?还是我内心的他们。”在季芮民镜头下的这些瞬间里,这些带有哲学意味的“不安或疑惑”展露无遗。画面里的点点滴滴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一瞥,而相机定格下了它们存在的痕迹,赋予了它们拍摄者的思考,让不经意的片刻也有了情绪和温度,正如转瞬即逝的灵光,只是,它们需要有心人去“捕捉”、去感知。

  感受《灵光》,也仿佛在感受季芮民对于摄影的探求过程,他的摄影之路刚刚启程,还会有更多精彩的“灵光”在他的镜头里乍现、定格、永恒、闪耀,我们期待。

  ——金俊(雅昌影像艺术总监)

  王大可 《东张西望》系列

  作品阐释

  这些照片是从2015-2019年拍摄的底片中选出来的。对于照片来说,文字是多余的。其实,这些照片也是多余的,因为它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为了打发我无聊的时间。我没有能力给“所谓的创作”一个存在的理由和物质基础,让一切看起来更像一回事。

  我一直坚持用胶片拍摄,大概就是为了故意拉长过程,拍摄、冲洗、暗房……经过许多步骤和时间才能得到照片,这样更容易打发时间。

  评语

  当“无聊”成为存在的唯一诱因的时候,这倒是一种黑色的幽默。王大可的粗微粒片子中透露着一份无机质的生活感觉。焦躁的发展步伐背后,拍摄者的镜头却聚焦于那些缺失的角落,在漫无目的的场境中,交集着无关痛痒却又煞有介事的冲动,没有缘亦没有果。

  ——秦伟(独立策展人、艺术家,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 “摄影深造文凭”课程统筹主任及讲师)      

  武靖力 《消逝》系列

  作品阐释

  关键词:中国东部城市、老龄化、年轻人流失、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这座小城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省份的一个内陆城市,地域面积小、城市竞争力差。年轻人留下或者离开始终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多种问题交织,导致城市间差距越拉越大。

  人们曾以自己的方式改造自然,按照自己的理想化的规划。我是一个追踪者,寻找各方留下的痕迹,而这一切本身都被困在现实中,但它必须在它永远消失之前被找到。

  评语

  这是武靖力的新作,我想也是他的转型作品之一。摄影师有新作是很正常的,但愿意去突破的摄影师不多——因为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困难。摄影师放弃了以前惯常使用的135相机近距离逼近的拍摄方法,采用一台中画幅相机保持一定距离去拍摄。这一点在拍摄自己生活的城市题材中难得可贵。因为我们身处其中,很难跳出原有的视角去观察。我相信,武靖力一定意识到了自己的生活体验转化成艺术创作的某种冲动和可能性,于是才有了这组新作品。这种摄影师的原始冲动,才是摄影作品最好的阐述。因为这组作品就是关于他自身,他朋友,他的城市。作品传递的美感和情感都有着摄影师自己的观察视角和体验,这才是艺术创作最可贵的点。

  ——陈荣辉(荷赛、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等入选者,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院读研究生)

  白杉《永珍》系列

  作品阐释

  2018年母亲节,我给60周岁的母亲杨永珍,制作了一本同名日记体家庭影像书《永珍》。书中的文字均来源于她不同时期、不同心情下的手写体日记。

  父亲自2004年离世后,母亲一直思念他至今。偶然一次,在她的日记里,发现她有轻生的念头,我追根溯源,整理出她十三本日记,梳理出一条她围绕对父亲絮叨为主的线。

  依循这根主杆,我把老照片、快拍照和手写体文字进行匹配,以她自言自语的方式,呈现出作为劳动者、女性、母亲多重角色为一体的永珍,在丈夫离开、儿女在外、孤身一人生活的“心灵史”。

  父亲去世后,她的精神、经济上压力山大。家里2009年拆迁建楼,2013年告别冬天不再冷、夏天不热的日子后,生活上改观了很多,这几年一切在好转,她也逐步衰老。 

  生活中,对父亲的思念、怨恨体现在了他们的合影上。她把父亲的照片撕裂又粘上。她说父亲不管这个家了,“我不记得你爸爸的模样了。”其实我觉得是她思念过度导致。

  在日记里,除了对父亲的诉说外,也有对我和小妹的不满与祝福。那些摘抄的语录,有感而发的对点滴生活的感受,更像一部生命哲学的散文。而她的情绪更是在这个循环里反复着。

  “让我失忆吧,你过你的,我不操心了!”

  “以后送我去养老院得了!”

  “上公交免费了,说明我是60岁的老人了!”

  “你还没结婚啊!”

  “你好久不给我打电话了!”某一次通话后,我特意看了通话记录,2个月,保持了37次电话。平均两三天一次,但对于她来说,两天却也很久。

  2019年7月中,母亲做了一个脂肪瘤手术,我索性退掉了上海的房子,回到了山东临沂老家。这两月,是我成年以来,呆得最久的一次了。

  “学会和命运握手言和。福兮祸兮都要珍惜,失去得已失去,得到未必永存……我是儿子港湾,为他守护归途”。这是她日记里的一段话,经历各种悲欢离合后,她逐步看开了。只是我未婚的事儿,却让她感觉无地自容。这也是我们很多事儿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涌的根源。

  在这三万张的图片素材,十五年的记录中,依循她的视角,讲述了这个普的故事。这样的图文方式,也是我们之间的一次对话关系吧。

  我也在问我自己,为什么要给母亲杨永珍梳理制作《永珍》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为什么不呢?这位平凡不普通的女性,不就是很多如永珍一样的伟大母亲的写照吗?

  献给母亲杨永珍,愿彼此永远珍惜。

  评语

  白杉用母亲的名字“永珍”命名自己的这组作品,无疑是把这部作品当做了自己和母亲和家庭之间最深入、重要的一次内心告白。

  2004年父亲去世,母亲永珍独自在生活的颠沛流离中努力保护子女、保护自己,争取尊严。除了“经济上抬不起头”,在精神上,母亲永珍也经历了比平常人更多的艰难和坎坷。被盗、搬迁、繁重的劳作都没有让母亲放弃对未来生活的追求。

  于此同时,在外漂泊的白杉敏感地感知到母亲生活的重压,开始用照片拍摄母亲的日常。在做这本书时,他参照了母亲在父亲去世之后的日记和家庭的老照片。用一种双线索的方式呈现了母亲对父亲的留恋、面对日常生活的重压时毫不掩饰的无奈甚至绝望的呻吟。

  从白杉之前的作品《31》那些充满张力和欲望的照片,再到《永珍》中这些朴素、内敛的影像,我看到白杉对于影像的控制收放自如。《永珍》中质朴的影像,来源于家庭最亲密成员间最没有戏剧感、仪式感的日常生活。但是,这些质朴的影像却让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家庭的爱。整组照片和母亲手写随意、潦草的日记匹配的天衣无缝。

  白杉是勇敢的,他敢于通过母亲的日记,回首当年艰难日子的种种不堪,白杉又是温情的,他用这样一组作品,作为送给自己和母亲的最珍贵礼物。这本书从自己私密的母子关系激发了更加广泛的共鸣。把一个北方小城中母子的个人生活,变成了富有时代感的公共表达。

  ——宁舟浩(山东摄影师)

  袁寒松《且听风吟》系列

  作品阐释

  《且听风吟》借山水以言志,阐释《论语·雍也》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儒家精神,希望人有像风一样抚育万物而无私欲的仁爱,顺应山脉肌理而川流不息的智慧,从中感悟宇宙万物之理,到达“仁”的境界。

  评语

  风是乐谱,袁寒松的《且听风吟》是作者面对大自然时的吟唱。通过这些遥远的场景,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作者对未来的一丝迷茫和期许。

  袁寒松显然摆脱了那些局限于“简陋化的美学”——好看的自然景观题材的照片。他没有被题材所局限,反而让“美”回归事物的本质,更进一步回归到了自己的内心表达。

  对于作者而言,形式的美是他布下的诱饵,在发现了美之后,人们会立刻意识到:在美之后,“真”才是这组作品的内核。然而“真”又是什么?我们无法用理性定义它,无法通过语言描述它,无法通过视觉找到它。但是通过袁寒松的照片,我们可以用心来感受到它。

  ——宁舟浩(山东摄影师)

  刘磊《潘庄村》系列

  作品阐释

  我的老家潘庄村,是山东的一座普通村落。600多年来,潘庄村民的工作和生活是一体的,农耕被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直到有村民到城市里打工,人们才会认为他有了工作,而在村子劳作则被称为“在家里”。

  在中国乡村快速城镇化时代背景下,潘庄村的生活也发生着改变。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信息流入村庄,融入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一些等不及潘庄村经济自然发酵的村民走进城市。就这样,有的村民成为不常在村村民,有的村民成功融入城市脱开了农民身份。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定论潘庄村的衰败。外流人口也为潘庄村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力,还有一些村民坚守和回归村庄,为村子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当地现代经济模式的发展也在影响着潘庄村。

  这就是潘庄村当前的发展状态。

  评语

  《潘庄村》是一组拍摄长达14年的作品,也是一组不断发展的作品。刘磊拍的是自己的故乡,正是由于他对其的谙熟,这个小小的村庄在他眼中却有着庞杂的结构,这不仅因为这里的每个人对刘磊而言都是具体的,有故事的,更是因为“村庄”这一传统形态的人类生存聚落,当下正处于变革之中。村庄似在收缩,又好像在延展。基于上述出发点,并非让照片佐证一个定论,摄影成为刘磊勘察村庄的工具,他拍摄潘庄村人与人的关联,人与村庄的关联,以及潘庄人与当代社会的关联,这个拍摄计划是庞大的,线索纵横交错,但这些不断累积的图片,似乎正推进着一个整体面貌的呈现。

  ——任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新闻系副主任)

  刘伟光《双重生活》系列

  作品阐释

  我们可以把父亲和母亲的双重生活看作是一种生活状态,也可以看成是一种间断的离别。然而,这种状态在我心里更多的是一种对子女爱的付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双重生活的发生呢?我想城乡结构的变化是其中核心的原因之一。一份权威的调查资料中提到:“城乡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城乡人口流动的方向、形式和强度。……另有研究指出,203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潜力将丧失殆尽。……农村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已经实现了向城镇的就业迁移,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现象十分突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城乡结构的变化可以说是历史发展前进的重要特征表现之一。在变化之初难免会出现两代人在城与乡的分开居住,父亲和母亲的“分居”只是这个状态形式的一种。将来有一天,父亲也会来到城市生活,然而目前的这种生活状态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容易的。

  拍摄自己的父母既简单也困难,简单是因为人物比较好切入,没什么障碍,难是因为太熟悉,照片的“內爆”点往往力度不够。但是,也正是因为拍摄才真正体味到父母的那种平凡所折射出的伟大。

  总之,这份爱的记录我会一直持续下去。(节选)

  评语

  这组《双重生活》以身边的父母为出发点,用最简单与质朴的语言诉说最日常的情景,以并置的表现形式表达两位老人为了孩子而分居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虽含有几分凄凉,但又是质朴的,是感人至深的。之所以有这种情感,是因为在拍摄的过程中,伟光除了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同时也是一个介入者——他用相濡以沫的细节缓缓平和地表现这种间断的离别,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伟光是山东摄影界的后起之秀,摄影语言独到而纯粹。他所创作的《封印时光》《星空畅想》《爸爸的故乡》等作品在各大比赛中都收获了不错的成绩,充分地展现了一名当代青年摄影师的新锐视角。这些作品多以艺术摄影与纪实摄影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创作,依据个人生活体验的同时,更着眼于当下的时代诉求,拥有很强的人性温度和视觉感受,彰显了伟光的创作潜力。

  最后,希望他能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谷永威(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山东画报》社总编辑)

 

作品阐释

  刘书彦和刘山保是我小学和中学时期的小名,刘书彤是我证件上的名字。通过影像把自我意识和对外界的感知,建构成我的作品。

  在生命的浪涛中,截取具有浓烈私人属性的非决定性瞬间,这是源于自我生命存活的客观记录,也是源于个体内心的主观展示。

  随着对人生轨迹和生存规则的探寻,这种日常的重复性、规范化、模式化和现实生活的“互证”,让我不断地发现新的“大陆”,如罗曼·罗兰所言,生命中的这种反思犹如一次伟大的探险。

  这个过程充满焦虑、痛苦和挣扎。

  我用了一种司空见惯的叠加形式,尝试梳理承载着自己生存记忆的时间碎片,这也可以理解为自我认知、感知外界的旅程。

  生命中有太多的假装忘却,这些自我生命体验的痕迹,或许只和自己彼此产生怀疑、矛盾和共鸣,与生命和人性本身产生对话,有高潮,有余庆。

  这个过程对于愚钝的我而言,漫长且难挨。

  评语

  发现刘书彤的这组作品,对我而言是一次惊喜。在当前的摄影评选中,难得有作品能够很好地把个体生命体验、真切的时代感受、艺术素养以及观念与思考巧妙自然地融为一体。刘书彤这组静止影像和活动影像相结合的作品,恰恰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在这件作品中,正是作者“对人生轨迹和生存规则的探寻……日常的重复性、规范化、模式化和现实生活的‘互证’”,使得他能够不断地发现生命经验与影像世界的“新大陆”。此外,刘书彤作品的活动影像部分,是目前我所看到的由摄影家创作的影片中最出色的。

  ——高世强(当代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空间影像研究所主任)

  曹红梅 《未来世界》系列

  作品阐释

  国家因工业化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的作品将尝试构建一系列场景来反应塑料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威胁。系列作品旨在通过画面呈现白色污染不仅带来了“视觉污染”,而且带来了许多难以察觉的潜在危害。

  评语

  我认为曹红梅的作品非常精彩。我们给到索尼世界摄影大赛专业学生组决赛的主题是描述白色污染,你会发现其它作品虽然表现方式很好很切题,但是显得过于直白。我认为摄影的美妙之处在于,你创造了一个平静的画面,并让观众在观赏画面时将自己带入其中,与你的思想碰撞。他们透过表层去理解你想要表达的故事,然后这些故事就会变成他们的一部分。我认为,曹红梅将树干包裹起来的叙事方式非常美,也让她的作品脱颖而出。这就是我所期待的,来自中国的作品。7、8年前,来自中国的作品更多是纪实或纪实风格的作品,而现在我们看到更多中国摄影师使用更加艺术化的手法来呈现作品,这真的非常棒。

  曹红梅,她没有因为别人的影响而偏离自己的轨道,坚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要表达的,这非常好。她的作品那么棒,她没有模仿任何人的作品,她从别人那里获得灵感,但是坚持自己的独特性。

  我再补充一下,曹红梅来自山东,所以我认为她较少受到北京、上海、纽约、伦敦的影响。她的作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非常纯粹和敏锐,很有中国文化的韵味。从拍摄呈现方式看,她似乎没有进行过什么处理,但其实包含了自己的巧妙构思,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我认为,恰恰因为她的作品是源自内心的,她才获得了成功。

  ——史考特·葛瑞(Scott Gray,世界摄影组织主席)

  陈茂辉 《尘世——从0到9的尘埃》系列

  作品阐释

  死去的动物被制成标本,摆成活着时候迁徙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奇异的存在,它们似乎是介于生与死之间,如同肉体与灵魂的交汇点,成为被人类强加赋予某种永恒存在意识的载体,不可避免地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循环往复于归尘与重生之间。

  然而这种永恒存在的人类主观意识的状态,某种意义上,无异于柏拉图主义的轮回再生:万物皆数,只有理念和形式才是绝对和永恒的存在。于是,我在思考着这些有着某种永恒性的存在意识形态的标本,在万物皆数的理解下会是怎么样的呢?

  2016年至今,我拍摄于博物馆动物迁徙标本,试图用这从0到9的数字微尘的无限循环的观念,来描述出一种处于永恒存在意识的状态,数即尘埃,是生,也是灭。

  评语

  陈茂辉在本不应该对生死有这样深刻体验的年纪拍摄了一部直面生死以及生命存在状态的照片,其最基本的创作动机源自他的一次生病的经历。

  在这个荷尔蒙四溢,充满激情和欲望的年龄中,严肃地谈论死亡似乎有些没有朋友,但是正是在这个本应生命茂盛繁茂的时候来谈论生死,似乎多了一丝豁达或者说是无奈。我想,这组照片就是陈茂辉的答案。活着本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探寻活着的意义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从尘埃中来,并必将回归到尘埃,犹如从0-9的轮回一般。陈的照片告诉我们,其实生和死并没有所谓明确的界限,这只是我们在时空中存在的一种状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的状态,做到自己理想的样子:不惑,不忧,不惧。

  ——宁舟浩(山东摄影师)   

  2019丽水摄影节展区分布图

责任编辑:孙先进 SN216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