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019丽水摄影节丨影像语言的“呼吸”——年轻摄影师9人联展

2019丽水摄影节丨影像语言的“呼吸”——年轻摄影师9人联展
2019年11月12日 10:39 新浪图片

  2019年丽水摄影节摄影大咖云集,其中不乏年轻摄影师。本届摄影节展览《呼吸》聚集了9名从摄影专业院校毕业的年轻作者的毕业作品。他们影像语言多义,从文学、电影、绘画、音乐等艺术中获取灵感,重建叙事。暗房是魔法师的盒子,数字明室也是百宝箱。

展览海报展览海报

  《呼吸》9人联展

  策展人:朱炯

  参展摄影师:

  陈渊博、⻩紫白、谢⻉儿、施月琛、唐子儒、王淇奥、曹润、张书源、张王思文

  关于展览《呼吸》:

  《呼吸》展览聚集了了9名从摄影专业院校毕业的年轻作者的毕业作品。他们影像语言多意,从⽂学、电影、绘画、⾳乐等艺术中获取灵感,重建叙事。暗房是魔法师的盒⼦,数字明室也是百宝箱。有人陶醉于现场搭景、演员扮演, 有⼈坚持纪实⼿法,跟拍真人。有的照⽚比商业⼤片还要精致,也有脱焦、⽋曝或过曝的照片,还有⾮可见光的影像记录。摄影的基本标准被抛弃了。我把那些看似拍坏的照片,单张看似乎要扔掉的照片称为“坏照⽚”。⽽这些“坏照片” 的语⾔就是反摄影的语言。它们不是对经典摄影的反对,它们是对摄影本身的反对。坏照⽚也好,好照片与坏照⽚的混搭也好,在破坏摄影的同时,也建构了摄影。

  策展人朱炯称:

  我作为他们的师长,目睹了作者们创作思路的萌芽与发展,见证了创作的艰辛探索。我知道他们如何以专业院校训练有素的影像能⼒和开拓性的思考,来拍“坏照片”。这9位年轻作者,摄影手段和影像语⾔风各异,但是,他们的作品有⼀种聚集在一起的⼒量,他们都很坦率地遵循了内心的旨意,或者在内心深处抽象的寻找,或者用当代的犀利视觉在历史的纵深处寻找回忆,建构回忆。他们的作品如同残酷⻘春的呼吸之气,带着对⽣命价值与意义的追问,带着对存在的真实与虚无的追问,带着对个体之间或个体与时代之间情感的坦率追问。他们的影像表达有⼀一种“向死而⽣”的庄严感和可贵的、勇敢的、内在的生命活力。呼吸,生命的体现,维持⽣命的方式。残酷⻘春的体验,社会、时代的折射,都在作品中表达。

施月琛 《白噪之域》施月琛 《白噪之域》

  作者自述:《白噪之域》的灵感来源于都市人的死亡恐惧。化学污染、过量辐射、城市噪音……我思考城市生活令人产生死亡恐惧的原因,并将自己的想法拍摄进作品中。被凝固的瞬间和死亡都可以理解为一种永恒。

曹润 《错觉》曹润 《错觉》

  作者自述:“过去的生活和记忆像是一场梦,在那个时间点突然被叫醒,在一片黑暗中慢慢适应。昏暗的红色房间里,我寻找撕开幻觉的方法,将这一段时间来积压在心里的情绪全部发泄在相纸上。我在相纸曝光后先喷洒定影液再将其浸入显影液中进行显影,原本的影像开始变得斑驳。当我第一次见到这种影像时便意识到,我又回到梦里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尝试,不知不觉地,“错觉”这个词便慢慢在脑中浮现。”

唐子儒 热感成像摄影《4月5日踏青》唐子儒 热感成像摄影《4月5日踏青》

  作者自述:“这是一组热感成像摄影作品。顾名思义,热感成像设备记录的是热量世界。一切有温度的物体都会在热感成像设备中成像。在热量世界中,我认为生命的温度是最富有情感的,古人云:“位仙者,吸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当生命之火熄灭,物质便归还给了宇宙,开始新的循环。在这组作品中,生命的热度被永远定格在画面中,然而这些生命有一天终将会被这冰冷深邃的宇宙扑灭。生命将去向何处?人们在向谁祈祷?人类的另一种相貌?热世界中的一切一切都如此陌生,人们惊讶,恐惧,好奇,但是这些都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体内。我们只是肉眼看不见,即便我们用手可以感知热,但这如同盲人摸象。而热感成像摄影使得人类获得了另一种视觉,除了早已成熟的科学应用,我相信热感成像在艺术领域更是有巨大的潜力。”

张书源 《城堡》张书源 《城堡》

  作者自述:“启发我创作这组作品的是捷克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城堡》,讲述了K想要进入一处神秘的‘城堡’,终其一生也未能如愿的故事。阅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我深深地被书中弥漫着的神秘、压抑的气息所吸引,不时被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所感动。这组作品呈现的是我虚构的主人公K对平行世界的观察。”

张王思文 《渐入佳境》张王思文 《渐入佳境》

  作者自述:“爱丽丝在第一次小时候来仙境的时候,对疯帽子说:‘你知道为什么乌鸦看起来像写字台吗?’疯帽子说:‘我不知道。’后来在爱丽丝最后一次要走的时候,疯帽子一次又一次的问爱丽丝‘为什么乌鸦看起来像写字台?’爱丽丝觉得莫名其妙,她只能回答不知道。疯帽子想用这句话来提醒爱丽丝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和情感,除了这句莫名其妙的话语之外,似乎没有什么能再证明他“存在过”的事情了。《渐入佳境》系列作品是在试图寻找一些属于事物本身的,弥散在其话语体系周围的一些规律,并希望能借此寻找现实可能的样貌。

陈渊博 《忆池》陈渊博 《忆池》

  作者自述:“每个人对老家都有一份独一无二的体会,而我在这个老家的一切经历,本身就是支离破碎地存在脑海中。它所留下来的老物件,所留下来的老照片,会让我怀念起它。甚至当我们离开它时,身处在另外空间时,身边也会出现那么些陌生而又亲近的事物,它就像一个无形的力拉拢着我的思绪又一次的想起了老家。这大概就是那份怀念吧,这份感受是有着瞬间的刺激,有着长久的叠加,有着错综复杂的意外拼凑而成。对老家的想念,是时间,让我的牵挂更加的强烈。重拾起那一点点破碎的记忆,与陌生的亲切感,重塑一个那独一无二的‘老家’。”

黄紫白《当海水交汇的时候》黄紫白《当海水交汇的时候》

  作者自述:“我尝试把我对社会、历史、爱情的看法隐藏在以“纪实风格” 为外衣的虚构作品中。陨石的带来了不确定的危险,但仍让人 趋之若鹜。危险已然过去的今天,这份平静下是否暗藏波澜? 错综复杂的环境下,结为夫妇的青年男女逃避现实发生的一 切,抱有最后一丝希望离开这片土地,连绵沙丘的背后究竟是 什么? 作品命名的灵感源于雷蒙德·卡佛的诗歌《海水交汇的地方》。当海水交汇时,表面平静,而海底潜藏如谜。”

王淇奥《遍寻无处》王淇奥《遍寻无处》

  作者自述:“每一次归乡长途跋涉从北至南,截然不同的景物让我迷失在时间和空间里。我在过去和现在的感官交替里无所适从,故乡变为异乡,归处成了旅栖,处处熟悉却处处疏离,这几乎是所有长大离乡的成年人的宿命,而我也不可避免变为外来客。我试图亲近又无从下手,害怕提起武器引起周围人的注意,所以更倾向于远远地观看,或是索性逃离。我曾经以为海水已经渗透进我的细枝末节,却发现许多的经验已经不是来自原先的地方,从前的记忆也早已在这种远距离观看中遍寻无处”

谢贝儿《宝物》谢贝儿《宝物》

  作者自述:“恋爱之中的亲密关系,具有一种单纯、脆弱的美感,像是一件需要放在手心里的宝物。对我而言,这是一段令我沉溺但又不得不脱离的关系。我通过对生活痕迹的整理,尝试找到恋爱中打动我的时刻,沿着这条线索寻找这份亲密关系的核心。我不断问自己关于过去和未来的问题,在美好和不安中徘徊。最后,也许没有核心,也没有答案。”  

展览时间:2019年11月8日-11月12日

展览地点:丽水市大学生创业园一楼

责任编辑:王卫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