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暴改农家院 自建百草园
1/17
7月傍晚的成都,暑热还没有褪去。三圣乡驸马联合5组的一座精致小院里,黄葛树、香樟树、拐枣树都长得很是遮阴。成都人韩远辉和妻子梅梅享受着舒适的下午,任由两岁半的儿子小野趴在院里的石板路上看花园里的小蚂蚁爬进爬出。
晚上7点,余晖洒进院子,把白色小楼一层客厅的墙面照得透亮,整栋房子都泛着一层金光。这是他们一家人在这个小院里的第三天生活。
2017年初,夫妻俩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暴改了这栋租来的农家小院,亲手在院子里种上超过百种的植物。6月的最后一天,他们全家搬进了这座百草园,为得就是给两岁半的儿子多一些接触大自然花草和泥巴的机会。
韩远辉是个70后,从小在农村长大。作为摄影师的他很早就在大城市里安了家,买了房。但随着孩子的出生,他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自己小时候的生活片段:山野间的树梢里常常传来打谷鸟的叫声,夏天在清澈凉爽的溪水里游泳抓鱼;夜里有月亮的时候,老屋四周亮得像白天一样清晰,他和伙伴们就在房前的院坝上追萤火虫玩,萤火虫肚子里发出的萤绿色光让他们感到神秘又惊喜。回忆里这样的生活让他向往。
妻子梅梅是位安徽美女,通过网络和远辉走到了一起。“我们给孩子建个花园吧!”2016年儿子小野1岁半的时候,韩远辉给妻子说出了在心中盘算了整整两年的想法。“回到我们自己心中最想做的事,让小时候的那些记忆能慢慢的呈现出来,是我们必须给孩子做的事情。”听到丈夫的想法,梅梅又惊又喜,义无反顾的支持丈夫寻找记忆中的田园生活。
幸福有时候很简单,当夫妻俩几乎跑遍了成都二圈层,行程上千公里,探访了郫县安德、友爱村、新津、龙泉……大小几十栋农家小院都无果的时候。2017年初,距离成都三环路仅几公里的一座农家院与他们不期而遇了。
院子的主人是在这里住了40年的老两口,屋子不大有些老旧,上下两层仅100多平方米。但院子前后的200多平方米空地很是打动他们。夫妻俩当即和屋主签了10年的租约。4万多一年的租金其实也不便宜,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但想想终于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改造整个院子,他们觉得这一切又是值得的。
接下来的4个月时间,夫妻俩天天都泡在这,院子在他们的手里一点点发生着惊人的变化。拆掉原本老旧狭小的木窗,换成宽大透亮的落地钢窗;打掉老套的门洞变身成精致的圆弧拱门;重新给外墙涂上肌理感十足的白色涂料,灰暗小楼顿时变得洋气十足。
最大的困难是院子里没有泥土,原来的院坝都是水泥地。为了实现给孩子建花园的梦想,夫妻俩硬是把门前屋后的200多平方米的水泥地全部敲碎运走,重新填了几吨泥土。韩远辉自己用1800多根竹片给小院围起的70多米长篱笆墙,这样的搭建节约了几千元的工钱不说,还成功让他减肥10多斤。看着这些成就,夫妻俩很是得意。
院子雏形初现,夫妻俩就忙着给它张罗各种植物来装点。按远辉的说法,院子就是要高低错落处处是景,每季每景各不同。花草的搭配,前后高矮,各自习性,包括今后生长的方式都在考虑范围内。为了实现这些苛刻的要求,夫妻俩为买花买草前后跑了几十趟,最远的一次驱车120公里就为买一种草。
“花草其实还要看缘分的,有的花草有时跑几趟都不一定能找到。” 院子角落里有株巨大的龙色兰,是这里一位村民转让给韩远辉的,当时光抬进门就找了4个人帮忙。如今小院里已经种满了超过百种植物,绿意盎然,抬头望去真是处处是景,光花草就有10余种。
为了方便儿子亲密接触它们,父亲特意在花园中间铺了条宽宽的石板路。这条精致平整的石板路是韩远辉亲手铺设的,为了铺得满意,他返工了好几次,既要精致美观,还要考虑植物们的生长,还要考虑儿子滑踏板车的安全,这里的每块重达百斤以上的石板倾注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这间玻璃屋子是新建的,远辉就是想要一间能看天接地的屋子。房子的外面有4株大树,还有一大片竹林,看着窗外的绿色,很难想想它以前的样子。
院子旁边有块300平方米的大菜园,韩远辉需要人工除草,接下来他要当好农民,种上蔬菜,让自家吃上自己种的菜。院子里的肥料都是夫妻俩自己制作的,他们就靠平时的一些生活垃圾来自己堆肥。
韩远辉的午饭是一个自己蒸的包子和一碗牛奶。梅梅是家里的大厨,他们一家都是喜爱素食,平日里吃的很是清淡,低盐低油不加味精。
入住小院才几天,儿子小野就发生了不少的变化。“真没想到他一下就变得更独立,更外向了,连吃饭都能自己搞定了。”这让夫妻俩很是欣慰。
夫妻俩结婚10年来一直有个习惯,每年都要去川西自驾1、2次,他们向往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2017年他们为了自己的小院耽误了自驾的行程,但院子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等几个月后院子更加绿植葱郁,枝繁叶茂时,他们又将带上儿子踏上自驾之旅。
2018-01-02 1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