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图】南水北调淅川大搬迁

2014年12月11日16:36  品图专栏  作者:周一渤  
河南淅川2009-2011年南水北调大移民影像纪实。摄影|王洪连

文|新浪专栏 品图 周一渤

  一

  以纪实的方式直接从现实生活场景中拍摄照片,那些仅仅可以用于实证的照片相对容易获得,而真正比较有味道,能让人的目光长时间“流连”耐人寻味的照片,则少之又少。摄影的这种偶然性,便是常常困扰我们摄影师,也是我们的摄影爱好者懵懂的意识里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不仅仅是生产照片的拍摄过程具有这样的特点,就连摄影师的成长或摄影家的诞生也是具有这样的偶然性的。纵观摄影圈子,还真有好几个拿起来相机没有几年便成为具有不错业绩的摄影家。这个较为偶然的事情在胶片时代可是相对不多见的。

  王洪连便是这样的一个偶然性结下的“果实”。最近在一次全国性的摄影比赛中,他的以南水北调大移民为主题的一组照片“偶然性”地获得了大奖,他本人也获得了“十佳摄影师奖”。用他自己的话说,也绝对“太偶然了”。

  而事实上,从他的照片文本来看,那是实至名归。摄影的“偶然性”在王洪连身上呈现的就是如此富有魅力和妙趣。

  已届花甲之年的王洪连,先后做过行政和宣传部门领导,由于平日喜爱文艺、收藏等,进而涉足文化部门,到了2008年下半年从地方文联主席离岗时,却又被糊里糊涂地推举当上了淅川县摄影家协会主席,对于还没有拿过相机的他来说,这不能不说是另一种“偶然”。

  河南淅川是全国移民大县。一条丹江,因为南水北调而举世闻名;一座县城,因为环保丹江库区而备受瞩目。淅川,这个豫西南小城与水结下不解之缘。为了丹江口水库的建设,自1958年到1978年,20多万移民西进青海、南下荆门,告别桑梓,远涉他乡。当年的年轻人已经变成了老人,移民有了第二代、第三代。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时代特性,使淅川移民流传下了很多可歌可泣和感天动地的故事。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导致影像档案的缺失,当时并没有留下移民的任何影像资料,足以让人感喟的历史成了空白,这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遗憾,更是淅川人的遗憾,也让时在工作岗位上的王洪连和一些有识之士,不止一次地唏嘘感叹。由于工作上的需要,过往淅川移民影像资料的欠缺的事实,不仅让作为移民家庭出身的王洪连心存失落和感概,又让他生发了一种责任和夙愿。照片的史证功能给王洪连上了生动的“一课”。

  王洪连第一次觉得,照片对于留着我们的生活乃至生命中的一切过往是多么地重要,不仅仅对于一个地区或整个社会的历史档案留存具有特殊的人文、历史和社会意义,就是关乎移民不可忽略的故乡情怀来说,也必将是至关重要的念想。由此,王洪连刚刚拿起相机,就亲身体认了摄影的最重要,也是最主要基本功能——纪录。这为他以后持续三年的大移民拍摄记录活动提供了摄影本体上的关照和忠实记录上的保障。

  南水北调这一举世瞩目的工程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008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作为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的淅川县,为确保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北方上亿人口2014年能够吃上丹江水,再次肩负起了16.5万大移民的重任!自2009年7月,迎来了首轮首批库区移民的搬迁。这意味着,南水北调工程进入标志性的一年。迁徙,这个最具有复杂情感的词语,在国家大局和小民生计之间,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在此让淅川别无选择。

  刚刚离开行政岗位,“偶然”成为县摄影家协会主席的王洪连,却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以及又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大移民迎头“遭遇”。这让王洪连激情满怀,感到该是自己实现“记录世纪大搬迁,为历史留下印记”的夙愿的时候了。这次的“偶然”相遇,不能不说是王洪连的“造化”,更是为有所准备的人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遇,让“偶然”的机遇变成了“必然”的拍摄行动。2008年11月,随着淅川县丹江口库区试点移民搬迁工作的开始,从来没有“真正摄影”过的王洪连也开始了自己的大移民纪实摄影实践。

  3年时间,1000多个日日夜夜,,有寒冬凛冽,也有酷暑炙热,王洪连全身心投入到拍摄之中。背负十几公斤重的照相器材和必备药品,王洪连不分昼夜晨昏,走遍了全县11个乡镇185个移民村,将即将消逝的村庄、老屋、古树,将最后的叩头祭祀、最后的家族团聚、最后的泪洒课堂一一记录;移民现场的拆房、等车、装车、欢送、惜别等等的移民事件全过程也被他悉数摄入镜头。如此3年的坚持和努力,王洪连留下了3万多张淅川大移民的照片,留下了一个具有历史观察点和史实的大量影像资料及视觉文本。除此之外,作为淅川县摄影家协会主席,他还为了更多地留存历史,丰富记忆,积极组织协会会员,分组定片包村,进行拉网式拍摄记录。他和他的会员们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具有历史观察点和史实的海量影像资料及珍贵的视觉文本。为了拍摄,他们常常是半夜两三点起床赶往移民村,而酷暑期间的拍摄让人难以招架,连续数日的如此拍摄更是一种常态,难怪我在淅川的时候,太多的会员们给我陈述着一种事实:别看王主席身材不大,拍摄移民的热情与激情可是没人能比。

  一次“偶然”的机遇,一个“必然”的选择,收获的也必将是由无数个“偶然”转化成“必然”的结果。当王洪连邀请我为他策展并筹备出版大移民画册的时候,我花了几天时间,看到了他的几乎全部原始拍摄数据影像资料。我感佩着王洪连的选择与执着,随他沉浸在移民的搬迁现场,更是感佩着移民们为了南水北调工程数十年来“不盖新房”、“不搞长期经济项目”的艰苦卓绝和“舍小家,顾全局”的无私奉献精神。泪水不止一次地溢出我的眼眶,难以抑制。我知道,王洪连的移民家庭背景,让他的全部真情实感融入到了拍摄过程以及影像表达当中了。这种朴素而真切的情感的投入,让王洪连的照片具有了感情的底色和充沛的气场,也从而让照片具备了很强的感染力。这是拍摄移民影像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言语的“调味品”,也是让照片与读者之间的“粘合剂”。有了这些,照片的表现力、感染力便有了着落,有了提升。

  王洪连从“偶然”地亲身体认了摄影的记录本质以及影像的记录意义和独特的“记忆”价值,到他个人移民身份生发出的真情实感的投入,让王洪连通过3年的摄影实践,实现了他的“忠实记录”以及由自我情感转化成影像认知的愿望。有了对摄影的直接进入和理解以及充满情感的关注这两个必备条件的建树,让王洪连的拍摄走向了成功。其实这也是他身上很多的“偶然性”所积聚生成的“必然”结果,更是他丰富的自我内在的“语言”实现影像“语言”和“言语”形态转化的结晶。这样的事实,难道还不足以给我们以启发吗?

  二

  说实话,拍摄移民题材不容易。移民整个过程环节的繁杂与事件的流动发展样态,都会给拍摄带来挑战。太多的场面、太多的人物、太多的场景、太多的环境和细节,值得记录,而又需要选择和摄取,对于王洪连来说,应该是一个考验。也就是说,太多精彩的“偶然”的摄影瞬间就在等待着他,就看王洪连怎么下手了。

  摄影最大的妙处就在于拍摄的偶然性,摄影的偶然性也是非常大的。我的朋友、文学与摄影双栖理论家藏策总是说“摄影的瞬间就是拍‘造化’”,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在纪实类摄影中,摄影师是不能全面的控制影像的。一个摄影师的学问再大,修养再高,他的想象力也毕竟是有限的。个人的想象怎么也不可能替代大千世界中造化之功的精彩;而真正精彩的瞬间,也绝对不可能是先想好了再设置到拍摄中去的。所以说,抓拍比摆拍更精彩的道理就在这里,而不是真实与不真实的问题。也所以,藏策一再强调要“解放影像”,要讲究拍摄过程中的“造化”。

  针对摄影,王洪连获得最初的直接“教益”的是“邮票”。因为他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邮票收藏爱好者,并且已经达到了以专题论邮票的收藏境界和阶段。方寸之间凸显大千世界,一片枝叶蕴含丰满情愫的把握,让他有了对于摄影的技能转化。其实,对于一个这样“半道出家”的摄影人来说,很多的经验也只能更多地得益于“间接经验”。

上一页12下一页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南水北调 大移民 摄影 品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家,是这一本相册的主题,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照片中处于“正常家庭”状态下的对象,却是凤毛麟角!

远望武昌,黄鹤楼屹立江中;回顾汉阳,工厂烟囱三四,矗出水面,好像几支毛笔杆,插在笔架上。

一个背着行囊的少年,跨着大步,喜悦地吹奏着心爱的笛子。我们这本新生的《摄影家》杂志,也正在迈开她的第一步。

一位不愿露脸的村民在村里的杂屋里展示一场激战过后村民缴获的战利品,村民在旁边用手电筒和手机布光。

逛巴扎的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都很开心。巴扎上,喧闹叫卖声此起彼伏,艳丽的头巾服饰缓缓流动,制作美食的烟雾热情地蒸腾。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