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戈戈】白南准:相看两不厌

2014年12月19日12:53  品图专栏  作者:颜长江  
白南准作品《电视佛》、《活体雕塑的电视胸罩》。

文|新浪专栏 品图 颜长江

  装置,一般很难引人看下去。

  比较优美而智慧的,是一代名作,《电视佛》。

  佛在看电视,电视背后有个摄像机。于是佛看到的是自己。

  并不是一定要现代的东西才可以做作品。

  东方的文物也可以变成当代艺术。

  大艺术家那里,直入本真,没有界限。

  《电视佛》,完全是美妙的哲学文章:人与外物的对望,古代与当代的谈判,东方与西方的袭夺。

  仅仅三样就可以提出这几个巨大问题。而且极有禅意。

  观看众生,不如看清自己。于我而言,这作品提醒我:自己才是通向世界的孽障。不能度己,安能救人。

  作者是视频艺术宗主,韩国人白南准。他的历程,确实与禅有关。

  他1932年生于汉城,1949年,为躲避可能发生的战争,一家人逃到香港,后来又是日本。他在东京大学完成了音乐学业。作为古典音乐门徒,他又到德国的慕尼黑大学进修音乐。

  1958年,白南准在德国听了一次美国人约翰·凯奇的实验音乐,从此改变人生。

  约翰·凯奇,特点是将禅宗意识引入当代音乐。白南准对这点有些怀疑。他好奇一个西方人如何对待他的东方。不过大出意外,他听到了“空”:

  “到音乐会结束时,我已经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了。”

  一位充满西方古典意识的东方人,被一位充满东方意识的西方人改造了,并且让你重新认识东方。

  哟,好像《电视佛》。电视(装着东方画面的约翰·凯奇)告诉你(白南准),你想要的是你自己。

  他大悟。不再虔诚地搞古典音乐———据说他手指短,也确实不适合弹钢琴。他搞“行动音乐”,解放声音,一切声音都是音乐。他开始表演:摔鸡蛋、砸玻璃,还挥一大斧头,劈烂了钢琴!他认为,那钢琴的破裂声,就是音乐。

  1960年,他在一次演出中,突然从台上跃下,跑到观众席上,剪下约翰·凯奇的领带———他认为是男权的象征。以后他经常这样干。被突袭的约翰·凯奇,对此很感满意。

  他们成为好友,也都是激浪艺术的代表人物。

  那时,正是电视与摄像机刚刚风行的时代。他很自然地,将表演中的配角电视机作为创作主角,开始电视装置。从此,他开创了视频艺术。

  1963年,他将十一部电视机摆在一个房间里,里面放的是同一个模糊不清的画面。这就是《禅之电视》。各大商场的电视屏幕墙,是后来的事。这一年被视为视频艺术的开创年。

  1965年的一个视频中,白南准拖着一把小提琴在海边散步。人家遛狗。他遛琴。

  他和大提琴家夏洛特·摩尔曼开始合作。其中一个作品叫《只允许成人听的奏鸣曲一号》,他裸露着,摩尔曼小姐半身赤裸的身体在他身上拉来拉去,是为人体大提琴。

  他们因此被捕。出来后,他得了灵感,创作了《活体雕塑的电视胸罩》:用两台小电视遮住摩尔曼小姐的双乳。

  总之,图像、物体与声音结合。他的艺术是当时的新形式,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艺术。现在,你去各大双年展看看,视频装置依然是主流,如果没有那就很不先锋。白氏遗风。

  以至于现在的中国艺术青年中,视频还是最牛的时尚:俺是搞VIDEO的。

  1988年,白南准找到韩国的一位年轻的电视工程师,在一个月内装出1003个电视显示器,堆成一个二十米高的通天电视塔。这是他最大的作品,是向汉城奥运会献礼之作,也是回报祖国之作。

  他在祖国,就像赵本山在中国一样出名。

  2006年,世界当代艺术领军人物,唯一来自亚洲的大宗师白南准仙逝。活了73岁而已。

  一辈子,他艺术偏激,永葆先锋,但生活中,和西方同行不一样,他是个公认的东方好人。

  他不喝酒,不抽烟,甚至不开车。他只爱待在他的电视维修厂,打通机关,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该做的事做完了,就像电视断了开关,佛与他的镜像一起消失。早是早了点。

  ……葬礼上,来宾们纷纷剪下领带,扔进棺材里。

  在场的小野洋子也这样做了。白南准走了,勉强能继承他的亚洲光荣的,只能是她了。

  中国的蔡国强、徐冰等人,是国际一流,但还不是开宗立派的大师。

  不要紧。斗命长吧。

栏目编辑|马俊岩 实习生|安放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品图 电视佛 白南淮 相看两不厌 装置摄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家,是这一本相册的主题,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照片中处于“正常家庭”状态下的对象,却是凤毛麟角!

远望武昌,黄鹤楼屹立江中;回顾汉阳,工厂烟囱三四,矗出水面,好像几支毛笔杆,插在笔架上。

一个背着行囊的少年,跨着大步,喜悦地吹奏着心爱的笛子。我们这本新生的《摄影家》杂志,也正在迈开她的第一步。

一位不愿露脸的村民在村里的杂屋里展示一场激战过后村民缴获的战利品,村民在旁边用手电筒和手机布光。

逛巴扎的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都很开心。巴扎上,喧闹叫卖声此起彼伏,艳丽的头巾服饰缓缓流动,制作美食的烟雾热情地蒸腾。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