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文革照相馆故事

2014年04月28日10:35  品图专栏  作者:敖翔  

文|敖翔

  摄影从清末进入中国,最初一直是属于达官贵人专属的奢侈品。那时的人们照相必定会穿上时下最流行的衣服如西服、长袍马褂、旗袍等,穿西装还要打领带,非常注重拍照时的形象。

  解放后,光顾照相馆的人已不再只是那些达官贵人了,翻身得解放的广大人民群众,也纷纷换上最好的衣服,到照相馆来留下自己的影像。那时照相最时兴的服装是中山装、列宁服,还有从苏联传入的布拉吉、鸭舌帽。到照相馆拍照的人整天络绎不绝,摄影师们忙得不亦乐乎。

  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后,大多数的照相馆都相继合并,成为了各地饮食服务公司的下属单位。不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摄影需求,还担负起了用镜头记录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轰轰烈烈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任务。国营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和学校的各种活动、大小会议、毕业留念也由饮食服务公司下属的照相馆包揽,甚至还承担了公安部门的刑侦摄影工作。

  文革初期,各地的照相馆为了响应时代潮流,纷纷改名,如东方红照相馆、朝阳照相馆、红卫照相馆等。当时因革命需要和条件局限,许多地方的照相馆还担负起了一项伟大的政治任务,那就是翻拍毛主席像,供新华书店统一销售。由于该项任务大多需求量动辄数十万张,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要求高,照相馆的职工需不分昼夜、加班加点、保质保量的完成,经常晒相晒得手都僵硬了。由于这一政治任务的特殊性,稍有纰漏就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扣上阴谋反对毛主席、破坏“文化大革命的帽子”,而成为批斗的对象,因此在工作中需格外小心。

  在那个时期,虽然各行各业都停业闹革命,但照相馆的生意却格外红火。不管是文攻武卫,各个造反派都纷纷前往照相馆去拍照留影,争着请照相师傅外出拍照,记录自己的革命行动。所以照相馆始终灯火通明,门庭若市。

  当时前往照相的,不管男女老少,多是中山装和绿军装,胸前毫无例外地挂着毛主席像章,手中挥舞红宝书。忠字舞姿是当时人们最流行、最喜欢摆弄的姿势,那满脸的狂热和愚忠都清晰地留在了“海鸥”的镜头里。

  1979年姜昆和李文华曾说过一段相声,名叫《如此照相》就说的是文革时期照相的故事。在当时那个年代有许多照片是不许照的,比如结婚照是不许照,属于低级趣味;逆光像不许照,逆光像发黑象征黑暗;烫发的不许照,象征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照相必须摆出革命姿势,不摆革命姿势也不给照。进门还得喊革命口号,否则也不许照相。

  当时的照相馆里甚至还贴出了一份极具革命意味的顾客须知:凡进我革命照相馆照革命相之革命群众,进我革命门,问革命话,需先高呼革命口号。否则,我革命职工一概以革命态度,坚决不给予革命回答。此致,革命照相馆。

  作为当时的时代特征,那时的照片上大都会印上各个照相馆的LOGO并附上那个年代特有的“最高指示”,如“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那个时代的结婚照,可以说就是双人“大头照”。新郎新娘都是清一色的蓝色制服,时髦一点儿的则穿上绿军装式的“红卫兵服”,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男的还在上衣左上侧的口袋插着一支钢笔。两人都不化妆,只是简单地梳理一下头发,按照男左女右坐在一起,将头微微靠向对方,表情严肃。这样一张双人“大头照”便成了记录年轻人爱情生活的一个符号。

  随着文革的结束,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新的照相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引进,各类照相馆不断出现。各地饮食服务公司下属的照相馆渐渐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在了。

 

栏目编辑|马俊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文革 革命照相馆 摄影 品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他不相信我是喀什人,更不相信我在这里生活了18年。后来还是google告诉我,哪里是喀什老城,哪里是高台民居。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定义着喀什。

如果摄影真的能够改变世界,一定是从改变人心开始的。因为人性中的丑陋和不美好才是这个世界上一切社会弊病的根源。

那些带血的GDP不仅肮脏,如再不制止,还会像毒瘤一样蔓延。

我在新闻摄影上经历了“抓拍”—“摆拍”—“摆中抓”—“抓中摆”,在“S”形弯道上摇摆着一路走来,不知对错。

1944 年长衡会战时,胡宗煊所在师部奉命增援广西柳州,当时陈喜梅因有了身孕不能继续随军,留在了湘阴。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