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笔记】长城——八路军与日军对峙的战场

2014年06月19日14:43  品图专栏  作者:潇含  
摄影|沙飞等

文|潇含

  1937年10月,沙飞带着实现摄影作为一种抗战武器的坚定信仰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受聂荣臻重视成为抗日边区的第一位摄影记者,拍摄八路军在前线的战斗生活。沙飞受鲁迅左翼文艺思想的影响,十分明确地主张“摄影是暴露现实的一种最有力的武器”[ 见沙飞《写在展出之前》,原载《沙飞摄影展览会专刊》1936年12月,广州。转引自王雁主编《沙飞纪念集》,海天出版社,1996年,第98页。]的观点。沙飞摄影不同于一般普罗文艺下“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摄影,在于他将摄影的“武器论”与毛泽东“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融合起来,摄影在执行讴歌记录人民战争、打击暴露敌人的武器功用的同时,也在有意识地建构一套服务于解放区抗日与民主政治运动的革命意识形态的图像话语。

  “古长城”是解放区摄影中的象征符号,在沙飞的镜头下被赋予民族主义精神的国家认同意义。学者何咏思认为沙飞开创了一种表现长城的新的摄影方法,照片暗示出共产党与中国的历史与未来相连接,并恢复了长城原始的军事功能,促成共产党的战争宣传意图[ 见何咏思《艺术、记录与中国的战时宣传——沙飞的摄影》,司苏实译,2010年,文章载“沙飞影像研究中心”http://www.shafei.cn/HYS2013_home.htm。]。

  沙飞拍摄的“古长城”作品系列,在战争年代主要是靠《晋察冀画报》的刊载与叙述进入图像的传播与象征系统。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以沙飞拍摄的《塞上风云》为封面(图1),这幅作品是1937年沙飞未参加八路军之前以“全民通讯社”记者的身份到杨成武部队随军采访时拍摄,报道的是“1937年10月向长城内外进军之杨成武支队”。

  当时杨成武指挥部就设在河北保定涞源县的浮图峪孟良城长城上,沙飞1937年10月至12月在此拍摄了大量带有报道摄影特征的作品如《战斗在古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八路军在长城上行进》、《插箭岭战斗,八路军指挥所》、《八路军收复插箭岭》、《八路军在古长城欢呼胜利》、《战后总结会》等[ 司苏实认为沙飞“战斗在古长城”系列作品“拍摄自同一个时段:自1937年10月中下旬起,结束于12月初”。见司苏实《沙飞和他的<战斗在古长城>系列作品》一文,文章载“沙飞影像研究中心”http://www.shafei.cn/center/treatise/treatise_latest_050.htm。]。

  有意味的是,当沙飞任晋察冀军区宣传部科长并创办《晋察冀画报》时,这组“古长城”的摄影作品被有效调动起来作为晋察冀八路军的抗日象征。

  《晋察冀画报》创刊号的宗旨是要向全国同胞及全世界正义人士展现晋察冀边区的状况及五年来的抗战事实[ 聂荣臻在《晋察冀画报》创刊号中写道:“五年的抗战,晋察冀的人们究竟做了些什么?一切活生生的事实都显露在这小小的画刊里:它告诉了全国同胞,他们在敌后是如何的坚决英勇保卫着自己的祖国;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的正义人士,他们在东方在如何的艰难困苦中抵抗着日本强盗!”见《晋察冀画报》1942年7月7日创刊号。],这一期画报上发表的照片超过了150幅,其中沙飞的照片大约82幅,在观看上已经很详实地构成特定的“边区文化”。

  用作封面的《塞上风云》突出的是矗立的长城岭和斗志昂扬向敌人大后方挺进的八路军,原“长城内外进军之杨成武支队”的图像所指被模糊。长城与八路军成为一对鲜明的图像主体。内页专题“抗日根据地在炮火中成长”选用《战后总结会》(图2)一幅,所附的照片说明是“一九三八年浮屠峪战斗中,我边区八路军在长城岭上开战后检讨会。浮屠峪是万里长城一隘口,位于涞源、易县交界之处,相传为宋代杨家将练兵御番之地。”[ 见《晋察冀画报》1942年创刊号,转引自罗光达主编《<晋察冀画报>影印集》,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28页。]

  同样突出的是长城与八路军两个视觉主体,照片上赫然映现“收复失地”的标语,照片说明强调浮屠峪长城的地理位置及其作为军事要塞的历史。1943年第3期《晋察冀画报》目录后一页以大幅长城照片配以“冀东是我们的”标题文章(图3),巍峨雄伟的古长城是中国历史文明的象征,也是八路军与日军展开军事对峙的战场。内页专题“突破伪满国防线,转战古长城内外——冀东区子弟兵”,第一幅照片用的是沙飞1937年秋摄于浮图峪长城的《八路军机枪阵地》(图4),在此处被挪用说明冀东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上[ 照片附说明“1942年,端阳节战斗中,子弟兵在喜峰口附近向敌人阵地扫射。”

  喜峰口是伪满边界的重要隘口和要塞,这里曾是国民革命军与日本关东军“喜峰口战斗”的战场,为保全华北而失陷东北的《塘沽协定》也与此防线息息相关。

  司苏实在《沙飞和他的<战斗在古长城>系列作品》文中认为,此期画报中的两幅长城照片是沙飞为冀东抗战专集,也是雷烨的纪念特辑而送给雷烨的,为帮助雷烨补上没有长城照片的疏漏。]。1943年第4期,在“晋察冀八路军的战斗胜利”专题中,沙飞1937年秋在河北浮图峪拍摄的《战斗在古长城》(图5)也被挪用于冀东抗日的主题(照片附说明“转战在喜峰口外的晋察冀八路军”)。

  在沙飞的摄影图像中,“古长城”的确切地理方位被有意消解或曲改,得以强化的是八路军在地理空间上对以长城为伪满“国界线”的攻破收复,“古长城”在图像上被赋予了什么?

  摄影术发明之前,长城形象最早是以地标和铜版画的形式出现,1584年亚伯拉罕·奥尔特留斯《中国地图》上用5座手绘烽火台标识出长城作为防御工事(图6),撰说明“中国修筑这堵墙是为了防止鞑靼人入侵”[ 见(英)威廉编著《百年长城》,李竹润译,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1798年出版的《大不列颠国王使臣觐见中国皇帝实录》中附铜版画《古北口附近的中国万里长城》(图7),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出蜿蜒盘曲的长城景观,使西方人想象中的这堵“墙”视觉化。

  以摄影记录长城景观并在西方世界传播最广的是1907-1908年威廉·盖尔全线探险从山海关至嘉峪关一线的万里长城,并于1909年出版《中国长城》一书,长城成为20世纪初西方人探险中国的一大旅行胜地。民国北京哈同照相馆摄制的长城风景明信片,也是这一旅游目的下的风景副产品(图8)。

  1920年代由日本探险家在中国境内拍摄采集的长城照片,就带有战略地理的考察性质。《亚东印画辑》中收录有一张古北口长城的照片,在说明文字中详细说明古北口的重要性及万里长城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文明价值。1933年日军在此发动了古北口侵略战争并与国民党签署了以长城为“伪满”国防线、占领东北及热河的《塘沽协定》。可以说,作为观光旅游的长城被军事化对峙的长城取代,在战争年代,长城成为塞外抗日收复失地的地理标识与精神象征。

  在1942年7月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制的《华北敌我形势图》(图9)中,沿长城一线内外被标识为“敌占区”,在战略和军事上,冀东是日占“伪满”在华北地区的咽喉和重要资源供给地,冀东抗日对于巩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并实现反攻收复东北失地至关重要。由此,沙飞挪用早期拍摄的八路军与长城系列照片就具有现实指向,它是冀东抗日的地理标识,八路军与以古长城为“国界线”的伪满洲国日军形成地理空间上的军事对峙,在图像上,八路军占据长城的制高点向以北方向的日军扫射,自觉担当起收复长城及东北失地、统一中国的新的历史主体。

栏目编辑|马俊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抗日 长城 晋察冀 品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他不相信我是喀什人,更不相信我在这里生活了18年。后来还是google告诉我,哪里是喀什老城,哪里是高台民居。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定义着喀什。

如果摄影真的能够改变世界,一定是从改变人心开始的。因为人性中的丑陋和不美好才是这个世界上一切社会弊病的根源。

那些带血的GDP不仅肮脏,如再不制止,还会像毒瘤一样蔓延。

我在新闻摄影上经历了“抓拍”—“摆拍”—“摆中抓”—“抓中摆”,在“S”形弯道上摇摆着一路走来,不知对错。

1944 年长衡会战时,胡宗煊所在师部奉命增援广西柳州,当时陈喜梅因有了身孕不能继续随军,留在了湘阴。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