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工作室:一个摄影工作坊的“深度+”

2015年11月04日14:53  新浪图片 收藏本文

  四天,五组作品,这可能是目前最小的一个工作坊,因为,只有一个导师:我,和五名摄影师。这就是2015绍兴“深度+”摄影工作坊。

2015绍兴“深度+”摄影工作坊2015绍兴“深度+”摄影工作坊

             流动

  身处当代,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流动之中。流动,已经由一个动词,进化为一个形容词,乃至一个名词——名我们真实的生活,状我们真实的精神。

  这也是我为什么将“流动”作为2015绍兴“深度+”摄影工作坊命题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绍兴素有“水城”之誉,“流动”之于绍兴,之于绍兴人,当更有一番领悟于心。

  我告诉五位入选摄影师,绝对不能简单粗暴地拍摄农民工进城来交差。因为,任何一种浮于表面的理解,最终,都只能得到一个止于形式的结果。

  作为最能直接反映现实的艺术手段,摄影真正的价值,只有在现实中才能最大化;而对于个人而言,它只有在独特的生命体验中才能最大化。

工作坊成员工作坊成员

  9月25日到28日,我和五位摄影师骆善新、陈刚、郭斌、支雷鹰、郑志炜一起,每天在拍片、讨论、编辑、推倒、重来中度过,从开题、破题到执行,以及后续大半个月的完善和充实;几位摄影师的朋友圈天天发的都是“崩溃、焦虑、受虐、失眠、挑战、痛并快乐着……”的字眼。

  最终,五位摄影师用作品展示了他们对于“流动”的不同理解。

  ■骆善新作品《虚妄的财富》

  资本流动是现代经济社会十分重要的内容,民间借贷、企业互保纠纷案件大幅增加是中国当前十分突出的现实问题。上万亿民间资金脱离实体经济空转,脆弱的资金链条一旦断裂,便带来一系列严重的连锁反应。从前的“抱团取暖”,立刻变为“拉手跳河”。

作品展示
《虚妄的财富》
作品展示《虚妄的财富》

  如何用摄影去反映这样一个重大经济题材?还真是有些让人头疼。一直到26日凌晨,破题还没有结果。只剩下自己,骆善新几乎想放弃了。他手上其实还有容易操作的选题。但我觉得,越是有意义的选题,越不能轻易放弃。

  终于到快凌晨2点的时候,我想到可以尝试用扮演+还原新闻现场的方式来重置这些资金断裂的遗留物。大家毫无睡意,兴奋地继续讨论和丰富细节。

作品展示《虚妄的财富》

  最终,善新以不同的典型个案交上了他的作业。充满荒诞感的演员在几近废弃的昔日繁华地重现当时隆重的仪式,略觉蹩脚的扮演更突出了讽刺的意味。而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则是希望人们从中省思这一繁荣归零的深层原因。

作品展示《虚妄的财富》
作品展示《虚妄的财富》
作品展示《虚妄的财富》

  【工作坊体会】:

  这次李楠老师出的题是:《流动》。太普通的题目,太宽泛的外延,我该如何下手?李楠老师又提示了:比如民工之类的题材就不要再去考虑了。这个提示很简 单,但很深奥,我直觉李楠老师不会喜欢太普通的题材。于是我在微信里去讨好老师,希望老师给我提示一下选什么题材。可老师的回答是:“我不会告诉你答案 的”。第一次,我感觉到了:其实“美女”真的很可怕!!!

  为了我的破题一直到了26日凌晨1点多还是僵在那里,我曾经有过放弃的念头,幸亏李楠老师坚持要做这个题,终于在七嘴八舌后,到快凌晨2点的时候,导师 想到了用仪式来演绎,用荒诞的形式来呈现置。在崩溃边缘,终于灵光一现,天开眼了。回家的路上,汽车疾驰在会稽山脉,我丝毫没有倦意,脑子里不断在浮现一 个个模糊的拍摄场景。

  这次拍摄对于我自己来说完全是一次需要勇气的挑战,因为涉及的是比较敏感的题材,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事先的拍摄计划做得很细,小到要准备金项链、手表都列好道具清单,拍摄位置事先空镜头取好,人员也精心挑选,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回来后,我还在继续完善我的“作业”。国庆假期算是彻底完蛋了,整个人也像热恋中一样,吃饭、睡觉、开车、走路都在想着拍摄,真有点精神崩溃的感觉。

  李楠老师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工作坊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一个摄影师没有问题,可能就是最大的问题。摄影家的风格是建立在高度个人化之上的,不是类型化之上;摄影必须特别,你越特别,你就越普通,越真实。

 

  ■陈刚作品《尘与霉》

  陈刚拍摄的是一个突发事件:塌楼事故。但同样,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群社会底层生存者是如何在一夜之间丧失了安身之所,却又神奇地捡回性命——小人物无常流动的命运,折射的却是大时代更加吊诡的背景。

作品展示《尘与霉》
作品展示《尘与霉》
作品展示《尘与霉》

  陈刚有意为之的“新闻报道”式照片,我没有看中。反而是他“无意为之”的覆满灰尘的杂物和霉变的食物,让我看到了这些“伤逝”的细节之于一群流离失所者的重要。

作品展示《尘与霉》
作品展示《尘与霉》
作品展示《尘与霉》

  于是,我让陈刚用“物”的肖像和“人”的肖像共同构建这组作品。那些因害怕不敢出镜的住户,在展板上留下刺眼的空白。这空白令人哀伤。它们像是一串无声的叹息,沉沉地落在我们的心头。

作品展示《尘与霉》
作品展示《尘与霉》
作品展示《尘与霉》
作品展示《尘与霉》

  【工作坊体会】:

  摄影,它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它始终围绕着你自己的问题,不断地死缠烂打。摄影,它是一种“私摄影”,是自己心灵的一面镜子。如李楠老师所说:“所有的情 绪、内心和感受都是无法拍摄的,但它们在现实的投影,确是可以拍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摄影,就是面对和寻找自己这些影子的过程,和别人,其实没有太大的 关系”。

  摄影,还是一个温度的问题。摄影不是冷酷无情,摄影也不是歌颂催情,摄影需要一种有体感的温度。这次我的作业《失去的家园》,李楠老师一眼看中我几张布满灰尘的静物照片。她说这种照片有温度,而我拍摄的几张扭曲的家什照片,她却说太冷。

  最后李楠老师对每个摄影师都做了点评。真佩服她敏锐的洞察力和睿智的思考力。能够准确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与不足,这比老师灌输自己的思想给学生来的太重要了。“模糊控制,精确打击”,这对于老师和学生都至关重要。

 

  ■郭斌作品《现代农民》

作品展示《现代农民》

  郭斌的《现代农民》源于他做记者的职业积累。的确,农民,是这个社会流动特别突出又特别复杂的一个指标。

  这些从农村走进城市,并当上老板、过上体面生活的人们,既是农民,又不是农民。他们拥有一个流动的身份;这个身份与他们真实的生活之间有着微妙的关联。

作品展示《现代农民》
作品展示《现代农民》
作品展示《现代农民》

  因此,我建议郭斌将身份证件与人物的环境肖像并置,意即将身份的蛛丝马迹与生活的横截面并置。他们是中国城市化大潮中流动的水珠,既在摸索自己的方向,也参与汇成了这股洪流。

作品展示《现代农民》

  【工作坊体会】:

  这几年来,我多次参加浙江省摄协主办的培训、工作坊,并且听了多场讲座。老师们提到最多的便是当代摄影。然而对于当代摄影,我的内心是矛盾的,我曾试着去接受,但也总有千百条理由来反驳。抱着一系列的疑问,我焦急地等待着工作坊开课。

  这次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专题讲座、图片编辑与实地拍摄。李楠老师公布了拍摄题目“流动”后,艰难的选题过程也就开始了,经过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否定,最终我敲定了拍摄主题:现代职业农民。

  “不管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摄影师必须带着观点去拍摄。”对啊!李楠老师的这句话,一下帮我解决了我一直以来最想要解决的问题。表现手法只是一种形式,摄影师只有带着个人独特的观点去拍摄,作品才会鲜活。这一刻的我豁然开朗。

  ■支雷鹰作品《像素》

  支雷鹰的《像素》,是比较有当代意味的作品。在数字化和碎片化生存的今天,人类自身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被扁平化和压缩化了。

《像素》《像素》

  在海量的数字图片中,人,仿佛成为一颗颗小小的像素,没有个性、没有温度;人们只是在图片汪洋中流动的一粒砂子,随波逐流,毫无意义。

《像素》《像素》

  我给支雷鹰的建议是:制作《像素》作品的过程,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在貌似简单的重复中,积累具备典型意味的标本。

  并且,一定要产生令人窒息的挤压感——这种视觉上的挤压感,带来的是心理上的失重感。

《像素》《像素》

  【工作坊体会】:

  1、工作坊是一种很好的近距离学习与交流方式,效果特别明显。

  2、以前虽然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但是创作系统十分混乱,没有清晰的脉络,目前相对明确了。

  3、我是慢性子,第一次在工作坊这么快节奏地做作品,也促成了一件自己想做而一直不敢做的作品。

  4、图片编辑是一个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环节。李楠老师说:“虽然我们身处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堆砌的时代,但是,懂得舍弃,才是真正的自信”。

  5、艺术家只是一块土地的孩子,我只能在自己的土地里种出属于自己的作物。

 

  ■郑志炜作品《手机二次元》

 

  《手机二次元》是郑志炜的选题。他试图通过人在手机功能化世界里的存在,与现实世界的差异与隔离,来表达对“手机改变生活”的观察与反思。

 

《手机二次元》《手机二次元》
《手机二次元》《手机二次元》
《手机二次元》《手机二次元》
《手机二次元》《手机二次元》
《手机二次元》《手机二次元》
《手机二次元》《手机二次元》

  那么,这组作品的关键是:两个世界的关系的准确对应。我的主要精力,也是花在和志炜一起建立这种关系上面。建立富于逻辑又富有张力的关系,是摄影师很重要的一门功课。最后一张是:内容被删除的手机页面,对应着一片空白。

 

《手机二次元》《手机二次元》

  【工作坊体会】:

  “痛”是从李楠老师布置任务的那一刻开始持续的,而工作坊中真正面对面的授课和交流更是把这种“痛”从脑力延展到了体力。双重“痛”体验让我感受到了李楠老师一开始所的“虐”的滋味,连续几天都只能睡4-5个小时。

  每天的作品交流都是对自信心的不断打击,但我知道这种打击才是一种锤炼。

  “现象堆积是没有意义的”,李楠老师这句话,对我触动最大。之前我拍摄的作品呈现的多为现象,现象背后的意义也都是在完成一张作品后,硬想象出来,并强加上去的。现在,我重新定义了摄影。

  这五组作品,是在高强度、高密度体力与脑力消耗的摄影工作坊中完成的作业。某种意义上说,它们都只是一个开始——当然,不仅仅是一部作品的开始,我更希望,是一种摄影思维和摄影精神的开始。

  在一个影像泛滥的时代,摄影更需要有深度的观看,有深度的表达,以及有深度的传播和交流。这是我操持“深度+”摄影工作坊的主旨,也是努力的目标。

  也许我们都将面对一个令人沮丧的现实:理想的光芒,坚持的勇气,终将在流水一般庸常无聊的岁月中褪色、稀释、无处可寻;取而代之的,是高高在上的地位,万人仰慕的声名,和无法独对的灵魂。

  正因为我们深知这样的考验必然来临,才更需要在一段安静的时间,与摄影坦然相对,心无旁骛,全情投入,以自身的纯粹锻造摄影的纯粹。

  这是一个提醒: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深度+摄影工作坊参展海报深度+摄影工作坊参展海报

 

文章关键词: 工作坊 摄影 李楠 深度 骆善新 陈刚 郭斌 支雷鹰 郑志炜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