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祁石辉,1994年在中央工艺美院摄影专修班学习;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专题《窝棚》2008年参加平遥个展;专题《窝棚》获得第18届人民摄影“金镜头”年度杰出图片专题奖;专题《城市力工》获得第六届华赛新闻人物类组照铜奖;专题《城市里的蜉蝣》获得2011“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铜质收藏。
大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海拔2000—3500公尺,丘陵起伏,顶部平坦,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自古以来通往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和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还过着很封建很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多子多福还是当地的传统观念,0到14岁的儿童占到大凉山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医疗卫生、教育落后,很多孩子连小学都没毕业就缀学,选择年复一年的围绕着土地转或外出打工。
在美姑县依色村有一户彝族人家,丈夫叫阿叁,32岁,妻子叫阿妞,今年38岁,就有7个孩子,6男1女,这7个孩子中,年龄在1到14之间不等,其中最大的男孩叫石叶上小学六年级后就辍学了,最小的孩子叫尔布才1岁多,这里的孩子们都要早早的挑起生活的重担,从小就要照看比他们小的弟弟妹妹,和干家务活,孩子们相互关照,相互玩耍,共同与父母在农田劳作,常年围绕着土地转,农田里种植马铃薯、玉米、荞麦、萝卜等,非常艰辛和劳累。
这个九口之家,住房是简陋低矮的土坯房,人和家禽家畜共处。每天主食基本上只有马铃薯,燃柴为火,土坑为炉;孩子们穿的是好几年不换的破旧衣服,几乎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谨以此影像作品,呼吁全社会关注大凉山那些陷入困境、缺少生活来源的贫困家庭,呼吁有关部门尽早出台对凉山彝族扶贫开发的救助政策,完善儿童福利制度和教育体系,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大家力所能及的力量和智慧。
凄美之地
翟红刚
新浪网图片总监
初秋,阳光灿烂,暖暖地照耀着大地。
这是最美的季节。
当你坐在办公室里静静地敲打着键盘的时候,当你和朋友笑着谈论着房价涨跌的时候,当你抱怨餐厅的饭菜不合口味的时候,你无暇顾及万里之外的大凉山,你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
即便看到这些影像,你也无法想象那里的贫瘠,更难以想象生活在贫瘠中的人们,依旧能保持自己的笑容。
这里是另一个世界。
一个穷得让人感到残酷,苦得让人感到绝望的世界。
我们可以选择漠视,但却无法否认这个世界的存在。世界还不是平的,至少在这个偏远的疆域,还有这么一群人,忍受着贫穷,保守着自己的观念和习俗,与现代社会若即若离。
摄影师祁石辉所记录的是一个独特而典型的当地家庭,缩影着大凉山的常态:三十来岁的男女主人,大大小小七个孩子,一座没有窗户的土坯屋。
在这里,孩子们像是野生的,他们衣不蔽体,躺在泥土地上,旁边是乱拱的猪崽;7岁的小哥哥照顾着3个月多大的弟弟,那个比她更弱小的生命甚至还不能站立;他们常年的主食是土豆,和家里的猪吃的几乎一样;从会走路开始,就要在土地里劳作,这就是他们的童年。
但孩子们似乎已经习惯苦难,并把这当作生活的常态。也许是因为无知,他们更容易快乐。他们不会追求城里孩子玩的ipad游戏和迪士尼乐园。一个奔跑的游戏,就能让他们忘记生活的艰难,满血复活,兴奋起来。
这正是这组作品一个突出的特点,和许多在大凉山拍摄的作品不同,摄影师除了揭示苦难,还呈现了温暖和欢乐。尽管生活不易,他们却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从影像角度而言,祁石辉没有追求静态的仪式感,而是不断放大瞬间的纪实性,画面中的人物是流动的,他们动作丰富,表情十足,无乱是喜怒哀乐,还是奔跑立正,都体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天性。
在注重纪实感的同时,摄影师非常强调构图的完美性,对画面中各个元素的协调搭配,尤其是人物与环境的结合,堪称极致。摄影师对影像语言的精准运用,使得作品在对大凉山现状纪实传播的同时,具备了更强的艺术观看的价值。
环境是粗粝的、惨淡的,却充满苍凉之美。在这种浑然天成的凄美中,人的苦难显得更自然,更悲壮。在这里,人是自然的奴隶,被自然折磨,却倔强生长。他们对苦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生活也没有太多奢望,似乎只要能活着,就很好。
能给孩子们希望的只有上学求知,愿他们能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孙先进 SN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