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拍照吧少年”行摄游记:在乌市偶遇年少的自己

“拍照吧少年”行摄游记:在乌市偶遇年少的自己
2017年12月15日 18:57 新浪图片

  “拍照吧少年”是由新浪图片主办的公益性摄影工作坊,面向热爱摄影的年轻人招募学员,挖掘的学员已逐步成长为中国摄影新秀力量。第五季“拍照吧少年”在中国农业银行的大力支持下,扬帆启动。经过一个月的征集,本季活动从两千余名年轻人中甄选出16名优秀学员,分为4组,从11月16日起,分别前往乌鲁木齐、重庆、上海、厦门,各自跟随导师开启5天的摄影之旅。

  如果说登上高峰才知何为险峻,面朝大海方解何是广阔,或许也只有来到新疆这片土地,才能领悟到西域风情为何物。地处新疆中部的乌鲁木齐,有着“亚心之都”之称,自古以来是沟通东西商贸的重要枢纽。在这个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大型城市,学员们和导师在这里用镜头记录下了这里的神秘、丰富、活力与宁静。

  (以下内容为导师助理于燕妮的自述)

  静默的冬月,仍旧温暖的广州,香港,重庆与祖国疆域边界的辽阔草原相隔甚远,专业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似乎也与摄影没什么必然的联系。但一个摄影工作坊——新浪主办农行赞助的“拍照吧,少年”,让这一切有了发生的理由。11月的新疆虽然不是我想象中的瓜果飘香,热情奔放,但因为我们正好赶上了乌鲁木齐的第一场雪,也让新疆在我心里留下了不一样的色彩。

  四天三夜的故事匆匆过去却也难忘,这一路我们途经光影,植物,雪山,和少年的自己。

学员正好赶上了乌鲁木齐的第一场雪。学员正好赶上了乌鲁木齐的第一场雪。

  在来新疆之前,我只觉得它应该是一个辽阔的地方,有16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99个北京,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但是来到乌鲁木齐之后,我却深深地被这个丰富多元的城市所打动。就在今年,乌鲁木齐成功被评为了全国文明城市,在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既有快速便捷的BRT,又有“腾云驾雾”的高架桥。而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地铁,预示着乌鲁木齐更“快”的未来。第一天和学员们一同回酒店放下行李后,我就迎着小雪去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展馆展示着新疆各民族原生态生活风情,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西域文明:有壁画木雕、阿勒泰石人、陶器储蓄罐、玻璃制品、精美的丝织品、久远的文书官印等,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楼兰美女干尸。这具古尸距今已有3800年,但保存得很完好,似乎在向世人静静地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在博物馆的一个多小时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被新疆的神秘与丰富所震撼。

  当我走出博物馆时,雪停了,天却没有黑。乌鲁木齐的日出日落都是默默的,不张扬。不经意间天是一点点黑的,又一点点的亮。好像太阳贴心地,不想让你轻易察觉白昼的消逝,更不愿惊扰清晨的美梦。

学员陈瑶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去记录乌鲁木齐城市的发展与变迁。陈瑶/摄学员陈瑶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去记录乌鲁木齐城市的发展与变迁。陈瑶/摄
维族的妇女带着孩子在拆迁后被推平的废墟散步。陈瑶/摄维族的妇女带着孩子在拆迁后被推平的废墟散步。陈瑶/摄
学员廖宇霄前往了吐鲁番进行拍摄,希望通过作品传达出城市与乡村不同的生活方式。廖宇霄/摄学员廖宇霄前往了吐鲁番进行拍摄,希望通过作品传达出城市与乡村不同的生活方式。廖宇霄/摄

  第二天我按照以往的习惯一觉睡到了8点,起来后才发现这时的乌鲁木齐人还没有完全醒来,宽阔的街道显得格外安静,只有城市保洁人员在清扫着道路的积雪。因为新疆的广阔,它与北京相隔两个时区,所以时间也相差两个小时,北京时间的8点相当于新疆时间的6点。我又回到了酒店,安心等待着天亮,等待着去传说中的红山一看究竟。

  红山是乌鲁木齐市的标志性景观。在刚来乌鲁木齐的时候,一位出租车师傅给我讲了一个关于红山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从博格达山上的天池里跑出一条赤色巨龙,在这里被王母娘娘追上后拦腰一剑砍断,后来,在被砍断的两段红色巨龙处,各形成了一座山。西边的那一座被称为雅玛里克山(又称妖魔山),东边的就是红山,宝剑变成了乌鲁木齐河。尽管这是传说,但是从航空勘探所拍摄的地形照片上观察,红山和雅玛里克山确实是一个整体,只是因为地层断裂,才被分割成两座昂首相望的山峰。我吃过早餐后就打车来到了红山公园,从公园进来,大概走上30分钟,就能来到红山的顶端。在这里俯瞰全城,感觉豁然开朗,加之天气很好,披在树上和铺在地上的雪景尤其的美,远处就是皑皑的雪山。

  从自然景观丰富的红山公园出来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往大巴扎,去品尝美食、感受浓郁的西域文化。从红山公园出来,在新民西街的红山西路站坐61路公交到二道桥站下车,大约半小时车程就能到大巴扎。

  新疆国际大巴扎,于2003年6月26日落成,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在这里不仅能买到独具特色的民族纪念品,还有种类繁多的干果和美食。冬天有自制的酸奶和新鲜出炉的烧烤,夏天有美味的冰激凌和刚刚切开的本地西瓜。

  周四下午的大巴扎是繁忙而热闹的,享誉全国的名气并未让它失了迷人的烟火气,十几块的奥斯曼眉笔,一百元出头的帽子,爱美的维族姑娘们在摊位前频频驻足,精挑细选。耳边喧嚣着三四种你听不懂的语言,但这并不影响善意的传递与感知。于是你不敢走慢一点也不敢走快一点,生怕在下一个突然而至的转角,冲撞了某个天使般的笑容。

大巴扎里的商家。陈瑶/摄大巴扎里的商家。陈瑶/摄
在大巴扎,一位维吾尔族小姑娘害羞的通过门帘打量着拿着摄影师。苏泽朗/摄在大巴扎,一位维吾尔族小姑娘害羞的通过门帘打量着拿着摄影师。苏泽朗/摄

  在到达之初,热情招待的农业银行负责人率先强调,新疆的美食种类繁多,但要切记不能浪费,新疆人虽有淳朴好客的本性,但也忌讳对于食物的浪费。下午回到酒店稍作休息,我们就开始留着口水,满街寻找着当地的特色美食了。乌鲁木齐夜晚的热闹并没有比其它城市更晚到来。琳琅满目的烤肉馆烤馕店,在霓虹与积雪的映衬下,乌市的夜晚是属于颜色的。

夜晚的二道桥,烤肉摊在灯光下散发着热气。陈瑶/摄夜晚的二道桥,烤肉摊在灯光下散发着热气。陈瑶/摄
  学员苏泽朗的作品大多是在夜晚拍摄,他喜欢记录在霓虹灯下的城市。乌鲁木齐的夜色在他的镜头下显得丰富多彩。苏泽朗/摄  学员苏泽朗的作品大多是在夜晚拍摄,他喜欢记录在霓虹灯下的城市。乌鲁木齐的夜色在他的镜头下显得丰富多彩。苏泽朗/摄

  走上街头,戴着皮帽子拎着一大包馕健步如飞的维吾尔老大爷或许是每个摄影师取景框中的常客,但在大巴扎这个悠久的国际商业中心门前跑酷的维族少年们,则用这项最为新潮的运动方式,给乌鲁木齐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摄影:赵明

  学员赵明的作品记录了两位曾经在喀什玩跑酷的少年,如今他们已经来到乌鲁木齐学习,为即将就读大学做准备。图为两位跑酷少年在中国农业银行前练习跑酷。

  走上街头,戴着皮帽子拎着一大包馕健步如飞的维吾尔老大爷或许是每个摄影师取景框中的常客,但在大巴扎这个悠久的国际商业中心门前跑酷的维族少年们,则用这项最为新潮的运动方式,给乌鲁木齐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赵明/摄  走上街头,戴着皮帽子拎着一大包馕健步如飞的维吾尔老大爷或许是每个摄影师取景框中的常客,但在大巴扎这个悠久的国际商业中心门前跑酷的维族少年们,则用这项最为新潮的运动方式,给乌鲁木齐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赵明/摄
  学员赵明的作品记录了两位曾经在喀什玩跑酷的少年,如今他们已经来到乌鲁木齐学习,为即将就读大学做准备。图为两位跑酷少年在中国农业银行前练习跑酷。赵明/摄  学员赵明的作品记录了两位曾经在喀什玩跑酷的少年,如今他们已经来到乌鲁木齐学习,为即将就读大学做准备。图为两位跑酷少年在中国农业银行前练习跑酷。赵明/摄
赵明在两位跑酷少年的学校里拍摄。于燕妮/摄赵明在两位跑酷少年的学校里拍摄。于燕妮/摄
学员们在酒店内与导师讨论照片。于燕妮/摄学员们在酒店内与导师讨论照片。于燕妮/摄

  一转眼,3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新浪图片“拍照吧,少年”乌鲁木齐站的摄影工作坊也告一了段落。

  早出晚归的少年们携满善意的目光,日日走上因积雪而泥泞的街头,在好奇的探望与笃定的观察后,寻找日光下的新事与那些未被惊扰的寂静。疲惫的夜晚里与同伴们聚集,讨论不止于真实与美,摄影与边界;也关于城市的过去与未来,人群的迁徙与回望,以及日常的忽明忽暗。

 

责任编辑:蒲潇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