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品图 齐洁爽
五一劳动节到来的时候,看了深圳摄影人施平先生拍摄的一组劳动者黑白影像,反映的都是深圳重大工程的建设者,没有讲话剪彩,没有指导江山式视察,都是最一线的劳动者,他们的劳作,他们的餐饮,他们的休闲时光。照片不多,只有80张;照片拍摄时间够长,整整20年,掐指算起来每年平均才4张的样子。
也是在5月,劳动节刚过的第一个周末,《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在深圳开展,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英国摄影巡回展,深圳是首站,展览展出了38位著名摄影师和艺术家的400多幅作品,作品涵盖了新闻、肖像、时尚和纯艺术等摄影属类,有些是以组照形式出现的。如果把400幅分配到50多年中,每年的影像也不是很多。
本以为摄影记者施平的作品多是新闻的,结果发现完全是纪实性的作品,一张新闻片没有,一张获过奖的照片都没选;本以为《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摄影展中的照片多是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瞬间经典,结果发现多是英国社会普通人的琐事凡景,不养眼、不震惊、不令人毛孔悚然。
当下的时代是泛摄影时代,几乎人人都是摄影的参与者,人人都在锲而不舍、歇斯底里地生产着影像,每天不是一张而是多打,不是用来珍藏而是现场直播式暴晒。起床、散步、吃饭、聚会、游玩……能记录的都记下了,多是在手机中,多是在微信上。的确,在一个多看自己少看他人的影像消费时代,我们每天所见所闻都是“到此一游”、“到此一吃”、“到此一聚”……分明都刻有“我来了”、“我拍了”、“我发了”之类的快餐式标签,都有网络时代的共有属性:自恋、显摆、矫情。
对于每个公民的摄影情怀我都深表尊敬,摄影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更没有贵贱高下之分。但对于以摄影为职业的人就不能仅仅这样要求,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是一个普通的拍客,可一旦以职业摄影者身份出现的时候,或一旦以职业摄影人心态出现的时候,都应该尽可能拍摄些属于自己的东西,特别是隶属于自己内心与灵魂的东西。
照片可以用来发表,照片可以参赛获奖,照片可以带来功利,因为职业摄影人是靠摄影养家糊口的,生存是第一要务。当然,能在确保活得了活得好之余,如果有摄影理想与摄影追求,就应该兼顾下摄影的品质,多拍摄一些规定动作之外的东西。不用很多,有些只需顺手牵羊,有些只需多用点心。当然,如果你能有一个细水长流的计划更好,如果仅是一时兴起也没关系,选好一个或若干个小主题,慢慢拍摄,细细积累,每年只需要那么有限的几张,哪怕一张都行。
摄影永远都不是以绝对数量取胜的,一天拍摄一千张也不见得比得过几天才拍摄一张,摄影需要修养,摄影需要心态,摄影更需要为自己而摄影——不是自拍自话,而是真心为自己留存点拿得出手的影像。这有点像生活中的零存整取,不可能像投资股市那样大起大伏,也不可能像投资紧俏房产那样保准升值,但细水漫流积攒的是喜悦,是无形的精神上的财富,是有形的物质财富不能取代的。
网络时代摄影如何转型尚在探索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摄影人不应该都去转行搞视频,还是应该在摄影内找出路。摄影可以是大众的摄影,但网络影像浩如烟海,用不了多长时间,人们就会腻烦了、熟视无睹了,大多数影影像都会变成无效传播的僵尸。摄影原初又不是大众的摄影,摄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携带了艺术的基因,真正的艺术永远是小众的,永远都具备特立独行的气质。
看看施平的《筑·地标》,看看《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诸如此类的平实影像看多了总会有启发,看多了会渐渐明白自己要多拍几张什么,要多为自己零存些什么。
栏目编辑|马俊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