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拍照往事】1973:海南岛一瞥

2015年01月07日10:33  品图专栏  作者:许林  

文|新浪专栏 品图 许林

一些本可以拍照下来的瞬间,这里只有说的份了

  1972年年底至1973年1月23日,我到过海南岛采访,历时近一个月。

  说是“采访”,其实是“转悠”。因为当时我不懂随时用照相机纪录所见,只知道新闻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按照党规定的“新闻宣传”精神,拍照片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当年12月,我看到报纸上刊登一批知识青年在海南岛参加生产建设兵团劳动锻炼的消息,这个很符合当时《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宣传方针,我便向摄影组领导提出去海南岛采访,即批准成行。

  先坐火车到湛江,由湛江坐飞机到海口。持介绍信到海口市找到广州生产建设部队(海南岛生产建设兵团,下称兵团)宣传部,进一步了解情况后,提出我要采访拍摄知识青年在兵团劳动锻炼的计划,准备在报纸上宣传。整个行程照章行事,并没有在计划外主动“采”什么,也很少主动“问”什么。因此,除了准备拍摄的照片内容,没有主动抓拍计划外的影像活动,漏掉了许多生动、鲜活和可作为见证海南岛时代特征的镜头,这是我后来感到最后悔的事情。所以,有一些本可以拍照下来的视觉资料,在这里只有说的份了。

岛路难行,人抬汽车

  40多年前海南岛属广东省管辖,经济建设很落后,整个岛上没有什么道路,只有中线、西线和东线三条主干道,路不好走,有些山路非常险峻。兵团宣传部给我们派一辆北京吉普和一位有经验的老司机,从中路出发。有一天我们乘坐的北京吉普在中路中段,过一雨水冲成的浅滩时,被水滩中一块大石头卡住出不来,我们几个乘车人与司机一齐连抬带推,连续喊着“一二三”口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汽车移出,那情景,活脱脱像电影《英雄儿女》里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抬汽车的镜头。

为出彩报始拍彩色照片,在西岛摆拍女民兵

  采访海南岛的照片以黑白为主,也有彩色的,那是为了出版《人民日报》彩色报纸试拍的。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在周总理具体指导下,1972年开始筹备,1973年底试运行,1974年1月1日正式出版了中国第一张彩色报纸。我参与了编辑出版,后任《人民日报·彩色画刊》主编之一。

  在三亚,我们在兵团宣传部同志引导下参观了南海舰队的舰艇,南海舰队由部队摄影干事伍振超陪同我们。他们带我们乘军舰去了西岛,摄影家伍振超出面组织了战士训练女民兵的场面,我对画面稍作调整,用禄来福来双镜头反光相机,柯达120彩色胶片,拍摄了《西岛女民兵》。

台风的烦恼

  海南岛台风频繁,对生态环境破坏很大。从湛江到海口有船和飞机,当时正赶上台风过路海南岛,轮船不能开,我们是坐能载十几个人和运输邮件的小飞机,记得是苏制的安-24,一路颠簸着飞到海口。在生产橡胶的团队,我看到许多橡胶树干齐刷刷地从一米高的地方被砍头似的完全折断,兵团领导告诉我们,那是1972年20号台风来得凶猛,锄头、耙子都被飓风卷到房顶上去了,人若躲闪不及只能趴在地上才不会被飓风刮跑,大片大片的橡胶树被台风拦腰吹断,胶工们都哭了——他们指着橡胶树过活呢。台风过来暴雨即到,刚刚长出的蔬菜,被暴雨打得彻底完蛋,再想吃菜,还要重新种。所以,70年代海南岛蔬菜极其稀缺。

一棵树的荔枝五毛钱,小孩子光屁股上学

  黎母山地区有许多荔枝树。由于70年代海南岛交通极其不便,黎母山的知青告诉我们说,山里的荔枝熟了运不出去,花五毛钱农民会把整棵树的荔枝给你。

  在黎母山,我看到一个七岁左右的小男孩,一丝不挂地背着个破书包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学,挺奇怪的,遂问当地人。兵团老战士对我们说:“山里人穷,买不起衣服,小孩子上学光屁股的很多。”“那如果天气冷了怎么办?”我问道。“冷了也没办法,这里气温低到零上8 ℃就要冻死人的。”他说。听到这儿,我真为那个小孩担心。为了避免“暴露社会主义阴暗面”,我压根就没有拍摄光屁股上学的小孩子的想法,我这个听组织话的摄影记者是多么的愚钝!

  与山区农民不同的是,兵团农工战士孩子的生活条件要好得多,他们的子女能穿上比较体面的衣服,上兵团办的幼儿园和兵团小学。这是“讴歌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事情,我不但拍了,而且拍了彩色照片。

黎族的筒裙

  在黎母山区,我们有幸进入黎族人的村寨。听那里人们说,海南岛的苗族人爱干净,他们的住所一般在上风上水,黎族人比较随意一些。黎族女人喜欢穿筒裙,筒裙布料是黎族人自己织造的土布,一般都织出象征吉祥的二方连续图案。裙子是紧身的,穿上凸显女人曲线,既好看又喜庆。

  那时山里的黎族女人有许多打赤脚不穿鞋,并且有不穿内裤的习俗。这个原来我并不知道,是在黎家山寨参观过程中,偶然见到一位黎家妇女抱着她的小孩,站在她的茅草房旁边,一边发愣地凝视挎着照相机的我,一边微微岔着双腿,我看着她,她也看着我,忽然见到她的筒裙下摆处一股略发黄色的水顺着大腿流淌下来,这时我才意识到,她是在小便。见到此状,我立即躲开了。这个当然更不能拍照片。不穿内裤原来还有这种方便的事情。同样的情景,我与原农垦部宣传处的摄影师胡晓泉在广西壮族农村也见到过。1982年5月的一天,我们去农村采访的山路上,一位壮族妇女内急,也不避讳我们,急忙走到路边,转身把大黑裙子一甩,迅速蹲下,须臾起身,走了。那个麻利劲儿,神了。

  我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那时多数中国汉人也不穿内裤,直接穿缅裆裤。记得50年代我上小学初小时,也是缅裆裤,不穿裤衩。穿西裤(制服裤)和内裤(裤衩)是50年代中期以后受苏联服饰影响才迅速大面积发展起来的。有资料显示,18、19世纪的欧洲也有一些民族不穿裤衩,时至今日,苏格兰人还有穿花格裙子不穿裤衩的习俗。

狗拿耗子

  常言道“狗拿耗子多管闲事”。1973年我28岁,狗逮老鼠我还真没见过。可是,在黎族丘陵地带“大寨田”田间,却目睹了一次“多管闲事”的狗。

  我在照片中的地里拍他们干活时看见一条狗突然扑向田沟,一只田鼠玩命逃窜,狗紧追不舍,一个猛扑霎时就把田鼠叼住,摇着尾巴颠颠地给主人送来。据说黎族人喜欢吃田鼠。不仅如此,他们还吃小蝌蚪、蛇等,我在黎族人居住的山寨外面的田野,看到过他们腰挎一小竹篓,在小溪里网蝌蚪,捉蛇。

婀娜多姿椰子树

  海边椰子树有的粗矮,有的细高,有的风情万种妩媚动人。陪同我们采访的兵团同志说,属文昌县(现文昌市)的椰子树好看,因为热带台风从文昌登陆次数多,那里的椰子树经过台风的吹打,往往从靠近根部的地方倒下,以后再从倒下的部位慢慢长起来,再吹倒再长,时间久了便婀娜多姿起来。喜欢风光摄影的摄影师常到文昌拍摄海边椰子树。

  1973年1月,海南岛广州生产建设部队某团业余文艺宣传队的知青们,经常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活跃部队文化生活。这是他们深入黎寨,为黎族群众演出。

  虽然是1月,海南岛气温仍然比较高,特别是中午时分。在崖县(现三亚市)海边,陪同请一个小伙子为我们摘椰子。说时迟那时快,小青年像猴子似的蹭蹭蹭爬上高高的椰子树,迅速砍下两个椰子扔下来,陪同帮我们打开,刚摘的椰子水清凉解渴,淡淡的甜中略含一丁点咸,清香可口,那滋味至今令人回味。

“天涯”巨石

  在海南岛最南端崖县(三亚)有块巨石,上刻“天涯”两个字,据传是苏东坡所题,后经多方考证,“天涯”石刻实为清雍正崖州知州程哲任职期间的第四年“丁未”(公元1727年)题刻的。当时的三亚海边十分寂静,除记者与广州海南岛生产建设兵团宣传部的陪同外,没有任何旅游者,题字石刻也没有休整过(后经休整字已成红色)。三亚海边的陆地上长了许多仙人掌,我去看了,有的还开着红花,据说花可食。遗憾的是,那时没有随手拍的观念和习惯,因而没有拍照下来。

  从海南岛回京后,1973年2月15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登了《志在宝岛——记在广州生产建设部队锻炼成长的知识青年》的大半个版画刊,其中用了陪同我们一起采访的兵团摄影师的照片,署名“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摄影”。

    注:本文照片分别使用禄来福来双镜头反光相机和徕卡M3拍摄,胶卷分别是135伊尔福黑白和120柯达彩色。

栏目编辑|马俊岩 实习生|安放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海南 人民日报 知青 劳动锻炼 往事 品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家,是这一本相册的主题,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照片中处于“正常家庭”状态下的对象,却是凤毛麟角!

远望武昌,黄鹤楼屹立江中;回顾汉阳,工厂烟囱三四,矗出水面,好像几支毛笔杆,插在笔架上。

一个背着行囊的少年,跨着大步,喜悦地吹奏着心爱的笛子。我们这本新生的《摄影家》杂志,也正在迈开她的第一步。

一位不愿露脸的村民在村里的杂屋里展示一场激战过后村民缴获的战利品,村民在旁边用手电筒和手机布光。

逛巴扎的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都很开心。巴扎上,喧闹叫卖声此起彼伏,艳丽的头巾服饰缓缓流动,制作美食的烟雾热情地蒸腾。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