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拍照往事】1979:文艺复苏进镜头

2015年07月03日16:30  品图专栏  作者:许林  
  图1-6,《丝路花雨》;图7-10,《召树屯与楠木诺娜》;图11,刘德海;图12,盛中国;图13-20,“海峡之声音乐会”。摄影|许林

 

文|新浪专栏 品图 许林

  题记:

  文革后的1979年,遭受了十年冰雪飓风浩劫的中国大地开始回暖,一股改革开放的春风徐徐吹来。人们面向实际,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抛弃了多年来系在头上的“紧箍咒”,从只允许一种思想开始转向多元思想,政治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同时,文艺呈现复苏景象。

  《丝路花雨》《召树屯与婻木婼娜》等新舞剧破土而出,《圣母颂》《波尔卡》《梁祝》等中外名曲重返舞台,《星星美展》《自然·社会·人》等美术摄影展览悄然出世,《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等小说公开出版,《小花》《少林寺》等电影的公映令观众心花怒放……八亿人看八个样板戏的万马齐喑局面一去不复返。我国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曲艺、戏剧、电影、文学等文艺领域,正在走出一枝独秀的专制主义怪圈,百废待兴,百花吐艳,拨乱反正的伟大转折震撼着文艺舞台。

  1979年,人民日报社还在北京王府井大街。

  是年10月,全国各地文艺团体赴京参加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演出地点分布在北京各大剧场,置身于人民日报摄影组的我,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对文艺演出的采访拍照,骑着自行车奔走在位于西单以西的民族文化宫,月坛北街的红塔礼堂等剧场,用镜头纪录了那个火热的年代,透过一个个片断,如实地反映了中国文艺复苏的部分过程。

  我使用的相机是徕卡M3,配35mm、50mm、135mm三个镜头,带上柯达彩色135反转片和负片,另外还带上伊尔福黑白400度135胶卷;还有禄来66相机,带几个后背盒,装上柯达彩色120反转片和负片,既拍彩色片,也拍黑白片,既拍反转片,也拍负片,既拍120,也拍135。记得两个舞剧都是在红塔礼堂演出的,都去拍了两次,忙活了好一阵子。

  拍摄舞剧《丝路花雨》

  1979年10月,由甘肃省歌舞团《丝路花雨》创作组集体编剧、赵之洵执笔、贺燕云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于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之际隆重上演。这是一部以大唐盛世为背景,以恢宏的敦煌艺术为基础,以复活的敦煌壁画舞姿为舞蹈语汇的六场舞剧。

  第一次握着照相机看舞剧《丝路花雨》,感觉它与文革中看过的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不一样,很新鲜。出演英娘的A角儿贺燕云是舞剧挑大梁的年轻姑娘,舞姿优雅活泼,情感细腻多变,剧情跌宕起伏,波斯舞、印度舞、霓裳羽衣舞、唐代百戏班子,穿插于以复活的敦煌壁画中的琵琶舞为主导的舞蹈之间……一幅幅开放式的大唐盛世图景展现眼前,令我目不暇接,眼睛紧盯着相机的取景框,不停地观察、选择、按动快门。

  第一场:敦煌市集,已沦为歌舞伎的英娘含悲起舞,博得众人喝采,恰逢神笔张寻女来到市集,父女相逢相认。在此经商的波斯商人伊努思仗义疏财为英娘赎身,神笔张父女得以团聚。

  第二场:莫高窟内,神笔张呕心沥血画壁画。一幅大型壁画即将完成时,神笔张突然发现还有一方白墙空着,竟不知画什么是好。英娘为了让父亲休息,拿起琵琶且弹且舞。新颖优美的舞姿,激发了神笔张的灵感,他挥笔绘出了敦煌壁画中的点睛之作——《反弹琵琶伎乐天》。

  第六场:英娘面蒙褐纱,跳起了盘上舞。在敦煌27国交谊会上,贪官市曹、恶霸窦虎把抢来的宝石琵琶献给河西节度使,以求升赏。这时,英娘和伊努思化装向节度使请求献艺。英娘蒙纱跳盘上舞,获得了宾主的赞赏。舞罢。英娘扯开面纱,持箭直指仇人,并向节度使呈上暗箭,申诉使书被劫、父亲遭害的经过。节度使伸张正义,下令拿下市曹、窦虎,剪除了丝绸之路上的隐患,确保了中外通好。

  拍摄舞剧《召树屯与楠木诺娜》

  《召树屯与楠木诺娜》也是一场我从未看过的民族舞剧,主演杨丽萍孔雀公主的舞姿挥之不去。初出茅庐的杨丽萍给观众印象是极为深刻的,当时她扮演的孔雀公主与后来她的《雀之灵》里的孔雀,风格迥异,各有千秋。

  1979年的孔雀公主豪放优美又略带含蓄,大气质朴,妩媚动人,拟人化地表现了一个民族传说中的人间美好故事。而《雀之灵》里的孔雀,刻意强化肢体语言,形象逼真一如孔雀,舞蹈动作极其细腻多变,节奏感特强,孔雀的七情六欲被表现得活灵活现,舞蹈通过人的表演,向人们展示了作为动物的孔雀生活状况的原生态,使人百看不厌,叹为观止。

  由于使用传统相机和彩色胶卷,感光度低,现场舞台灯光比现在落后,曝光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光圈设定很大,拍摄难度也相对较大。如果是现在的数码相机,我想,拍摄效果要比这些照片好。

  1979年,我还拍摄了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和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刘德海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央乐团演出会上,为首都听众动情地演出琵琶独奏曲《歌唱敬爱的周总理》。也是在这个10月,盛中国在北京民族宫演出了《圣母颂》、《波尔卡》、《梁祝》等中外名曲。

  1979年12月至1981年12月,我被报社总编室调往夜班编辑组重新做美术编辑工作,期间两年多专攻美术设计而没有拍照片,直至1982年1月又被调回摄影组后,才又接着拍了一点音乐界的演出照片。

  拍摄“海峡之声音乐会”

  改革开放为大陆与台湾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舞台。

  1982年1月20日,首届“海峡之声音乐会——献给台湾同胞的歌”在首都民族文化宫举行首场演出。这场演出是大陆文艺工作者向台湾同胞送去的手足情和相思曲,意在结束两岸之间几十年的对立状态,“化干戈为玉帛”,开启两岸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演出对两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后,两岸文化交流逐步开展起来。

  1982年,在民族宫礼堂第一次听到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而且是由大陆演员唱的,感觉非常新鲜,王洁实谢莉斯二人唱的那么甜美,那么亲切,那么动人,使我久久不能忘怀。我边听边拍照,尽最大努力拍好他们的演唱。

  叶英女高音独唱《故乡恋》,李光曦男声独唱《鼓浪屿之波》,刘秉义男高音独唱《龙的传人》,罗天婵女中音独唱《橄榄树》。还有李谷一女高音独唱《知音》和蒋大为男高音独唱《我的心儿这样回答》。这些,我都将它们摄入我的镜头。

  我是在五星红旗下唱着革命歌曲长大的一代人之一,文革中包括文革后的一段时间不但唱革命歌曲,更唱大量歌颂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歌曲,因为那时没有其他歌曲,即使有也不唱,例如刘淑芳的《鸽子》《西波涅》,印尼歌曲《星星索》,欧洲歌曲《送我一支玫瑰花》等,文革前很喜欢,但文革开始被定性为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靡靡之音”,就不敢唱了,也听不到了,并且十几年听不到。

  这些照片,在改革开放30周年和国庆6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被央视《朝闻天下》和《人民日报》从视觉中国集团CFP图片库下载,分别播发刊登了。它们常常勾起我对改革之初文艺复苏的怀念与畅想。

栏目编辑|马俊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改革开放 文艺 丝路花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我则老实告诉她,一心只记挂着左胸口袋里的五十张底片,觉得我对不起它们的作者小方。

李媚和于德水坐在老侯的床边,不时低声询问,确认他移交的作品中的一些细节,我站在旁边拍了几张照片,眼泪止不住掉个不停。

照片可以用来发表,照片可以参赛获奖,照片可以带来功利,因为职业摄影人是靠摄影养家糊口的,生存是第一要务。

我们生活的诗意之美,可以到远在天边的地方读取。那里有镜子,能看到想要的自己。

老余戴上墨镜,吞咽了下口水,左右努动腮帮,然后,努力挤出一张左右不对称的笑脸。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