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鬯言】科学与诗意——柯蒂斯的早期北美印第安土著影像

2015年08月07日15:30  品图专栏  作者:杨云鬯  

文|新浪专栏 品图 杨云鬯

  在恩师邓启耀所著的《视觉人类学导论》一书中,他曾这样写道:“这个时期较成系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影像民族志拍摄,还应该记住这样一位人物:美国人类学家、摄影家爱德华·柯蒂斯(Edward S. Curtis)。”其中,“这个时期”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就是本文上篇的主角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Franz Boas)活跃的年代。

  把博厄斯的“真人秀”照片与柯蒂斯为北美印第安土著拍摄的照片放在一起看时,我最为直观的感受是,这两位人类学家、影像工作者的工作或许有交叉、类同的地方。比如说,柯蒂斯也曾拍摄过夸夸嘉夸族的食人舞仪式,而且他俩都曾经雇佣哈斯廷斯(O.C. Hastings)作为助理摄影师。但在更深的层面上,特别是在对北美印第安土著的再现方式(representation)上,他们二人则有着相当显著的区别。而再现方式的背后,则是二人对摄影在本体论层面上不一样的思考。

  正如前文所述,博厄斯被称为“美国人类学之父”。从英属哥伦比亚的早期北美印第安人肖像到美国本土各种博览会上的印第安土著“真人秀”,博厄斯始终怀揣着对“科学”这一话语体系的崇敬之情,把摄影和摄像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而本文所着重关注的爱德华·柯蒂斯则不然。相比起博厄斯,他所拍摄的北美印第安人的照片没有那么的“科学”,而是走向了更加“诗意”的一面。用今天通俗的话来说,博厄斯更像是科学家,摄影只是他的一种研究工具。而柯蒂斯则更加像是一名摄影师,摄影既是他的一生挚爱,也是他的职业。

  柯蒂斯1868年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童年在明尼苏达州的东南部度过。在柯蒂斯的少年时期,他便表现出了对摄影的热爱,并自己尝试制作简单的相机。1887年,柯蒂斯举家迁往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他的父亲同年去世。仍处于青少年时期的爱德华·柯蒂斯开始为家计奔波。他在1891年时搬到了西雅图,并与朋友合伙开了摄影工作室,承接商业摄影。1856年,柯蒂斯拍下了他摄影生涯中第一张北美印第安人的照片。被拍摄者是安捷琳娜公主(Princess Angeline),西雅图酋长(Chief Sealth,西雅图这座城市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的女儿。随后,柯蒂斯在专业摄影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特别是当时的北美印第安人和他们所居住的土地,让他异常痴迷。远征、探险,柯蒂斯的一生都在路上。他反复不断地对早期北美印第安人进行拍摄,记录下他们的面孔、服饰、习俗、仪式,直到1930年,他的鸿篇巨作《北美的印第安人》得以出版。这本时间跨度横跨30余年的摄影作品不仅记录了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更成为了一个历史的注脚,一段社会变迁的见证。1952年10月21日,柯蒂斯在洛杉矶女儿的家中去世。

  在长达30余年的征程中,柯蒂斯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当时,获得某些富人的资助组团远征是探索“神秘的”印第安文明的主要方式。与民族学家、历史学家、环境专家的长期交往让作为摄影师的柯蒂斯拥有了广阔的跨学科视野。他的拍摄项目,逐渐演化成了一套完备的、具有开创意义的人类学式摄影。除了像人类学家一样用纸和笔记录下他的所见所闻所想以外,足迹遍布80余个印第安部落的柯蒂斯已然成为了这些部落“最为熟悉的异乡人”。与畏惧摄影术会如接触巫术(contagious magic)一般削弱人的肉身的巴尔扎克相反,这些看似更加“野蛮”、“不开化”的印第安人非常喜爱柯蒂斯给他们拍的照片。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通往永恒的方式,照片被直接当做了一种在场证明。

  同是肖像摄影,20世纪初,欧洲大陆或许在桑德(August Sander)的《时代的面孔》中看到了理想中的自己,但这些被打上了职业标签的“理想型”们究竟是谁?也许我们将永远不能得知。20世纪80年代,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的巨幅半身照《肖像》系列让人开始思考肖像究竟能否真正表现出其所指涉的对象这一艰深的哲学命题,而他所选择的是留下这些人的姓氏,隐匿了他们的职业。在桑德和鲁夫的影像中,人是不完整的,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完整,造就了他们的作品对于摄影的边界的科学探索的可能性。

  与他的同期和后继者们相比,柯蒂斯所拍摄的照片是朴实的。这种朴实充满诗意,力图还原一个个鲜活完整的“人”,并表现他们的温柔和庄严。是的,当我们细细观看柯蒂斯和他的团队为这些印第安人拍摄的肖像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些身份不明的面孔。被凝视的“他者”对于即将要通过照相机发生的事情了然于心。他们温和地与照相机后面的白人进行对视,或者有的干脆不会停下手中的活儿。与他在中国带着“帝国主义的怀旧心理”(巫鸿引萨尔多语)在工作室拍摄摆拍肖像的美国同行前辈弥尔顿·米勒(Milton Miller)相比,柯蒂斯真正达到了当时美国的人像摄影行业标杆,即用摄影表现出拍摄对象的个性,将“人物的外貌视为内心本质的标志或表现”(巫鸿引特朗森伯格语)。

栏目编辑|马俊岩 实习生|孙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柯蒂斯 印第安人 影像 品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我则老实告诉她,一心只记挂着左胸口袋里的五十张底片,觉得我对不起它们的作者小方。

李媚和于德水坐在老侯的床边,不时低声询问,确认他移交的作品中的一些细节,我站在旁边拍了几张照片,眼泪止不住掉个不停。

照片可以用来发表,照片可以参赛获奖,照片可以带来功利,因为职业摄影人是靠摄影养家糊口的,生存是第一要务。

我们生活的诗意之美,可以到远在天边的地方读取。那里有镜子,能看到想要的自己。

老余戴上墨镜,吞咽了下口水,左右努动腮帮,然后,努力挤出一张左右不对称的笑脸。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