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辰影像】落差——谈卡法卢的重新发现

2015年10月30日10:13  品图专栏  作者:华辰影像  

文|新浪专栏 品图 杨岳  王一飞

  “谈卡法卢”这个名字,来自于摄影师亚瑟•德•卡瓦略(Dr. Arthur Alfred de Carvalho)在其作品上使用的一枚印章。这个一度让我们一筹莫展的名字,这位长久以来不为人知的民国摄影师,伴随着他尘封的原作重新面世,也吸引我们通过他回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活跃的摄影艺术氛围。

  一、从画意到现代主义

  本次秋拍中的一组谈卡法卢作品,共计八十多幅他于民国时期拍摄制作的大尺寸摄影原作,题材涵盖人物肖像及其生活场景、江中船景与各地建筑风光等,并且呈现出他静谧唯美且极富生活气息的独特摄影风格。他的人物肖像摄影,多为底层大众日常生活特写——僧侣礼佛、孩童识字、街头赌博、江畔洗衣、照看婴儿、专注劳作等。他放弃了广阔视角带来的人景合一的画意美感,运用长焦近景拍摄,并且注重直接的瞬间抓拍,来表现人物最自然生动的一面;深入挖掘蕴于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之美,使得其作品亲切生动,富于情趣,摆脱了外国摄影师普遍的猎奇视角,甚至表现出同时期本土摄影师都鲜有企及的亲切感。

  细细观看谈卡法卢的作品,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一位同时期的画意摄影师——唐纳德·曼尼(Donald Mennie)。两个人都是外国摄影师,都在上海长期工作与生活,都对上海地区以及江南地区的风物很感兴趣。两个人的关注点很接近,但是相比于曼尼浪漫的画意风格,但谈卡法卢的摄影语言受到了当时西方现代主义摄影的影响,在他意象丰富的风景作品中,并不仅仅表现被摄环境的静谧与唯美,而且运用特殊的光线与大胆的框取赋予日常化的景观一种新的呈现方式。他拍摄的黄浦江岸渔船在逆光下形成厚重的剪影,如雕塑般的船影与波光粼粼的水面形成了具有强烈压迫感的画面。古典的画意影响深远,以至于当他面对风景时,富于传统意趣的画面自然就会跃然纸上。然而谈卡法卢毕竟身处工业经济十分发达的上海,现代生活的发展与冲击是不能避免的,现代主义思潮、风格及手法不仅成为了他的摄影风格,也自然地形成了自身的一种文化与精神状态。来自画意摄影与现代主义摄影这两种不同方向的视觉的交融与碰撞,形成了他作品独特的风格,最终呈现出一种厚重与浪漫结合,随意与平和共在的独特气质。

  如美国艺术史学者理查德·肯特(Richard K. Kent)所言,民国时期的上海艺术摄影,正经历着从画意摄影到现代主义摄影的转变,而谈卡法卢的作品中也正蕴含了这一时期两者相互交融的特质。并且,与当时带有普遍焦虑的中国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不同,谈卡法卢并未背负将艺术摄影本土化这样极富民族主义色彩的文化愿景,使他得以更加自由的游走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汲取养分,并不断丰富自己的摄影创作,从而成为民国时期上海摄影文化转型中重要的个案。

  值得一提的是,谈卡法卢流传至今的摄影原作,无论从创作还是制作的层面衡量,都称得上是民国摄影的上乘之作。所以近年来,即便是在对他知之甚少的情况下,他的作品也在各类影像交易中有着不俗表现。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外收藏机构开始重视谈卡法卢这一时期的摄影创作。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USC Library)就藏有三十多件谈卡法卢创作于1930s的摄影作品。而2014年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在筹备“东方花园——1850s-1940s的印度尼西亚摄影”(Garden of the East--Photography in Indonesia 1850s - 1940s)展览时,收购并展出了多幅谈卡法卢的摄影作品。而该馆的年度报告中也称这批作品“极大地增强了其‘亚太画意摄影’收藏的实力”, 谈卡法卢也因此得以在东南亚地区摄影史中留名。

  二、上海艺术俱乐部

  而谈卡法卢和他的作品对于中国摄影史应该有着更大的意义。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至今仍难在中国摄影史的研究资料中找到关于他的只言片语,但是他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摄影圈中却十分的活跃。

  民国时上海,发达的传播媒介环境与强劲的商业文化环境,形成了上海的影像文化生成、接受与流通的富足环境。足够数量的“有闲”中产阶级所拥有的高涨的影像消费能力,以及上海文化人的影像生产,都使得摄影在上海这个地方能够作为一种商业,也作为一种文化得以成立并且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摄影艺术团体百花齐放,发展迅速,如郎静山、胡伯翔等创立的中华摄影学会,兼容并包吸纳各方优秀作品,逐步成为当时上海影响力最大的摄影团体。1930年由陈传霖、聂光地成立的黑白影社,在抗战爆发前举办了四次颇具影响力的展览,对之后的摄影发展影响深远。

  1928年,谈卡法卢在上海参与创建了新的艺术团体——上海艺术俱乐部(Shanghai Art Club)。它定址于上海福煦路(Avenue Foch,现延安中路)290号,与当时大量兴起的艺术团体一样,旨在增进艺术家之间以及各艺术门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展览将艺术家的作品和理念推介给普罗大众。1928年10月27日,俱乐部的首次艺术展也在这里开幕。谈卡法卢与俱乐部主席班尼特(C. W. Pennett)及美国总领事夫人坎宁安(E. S. Cunningham)一起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他的多幅作品也在展览中展出,此后他更多的摄影作品不断在俱乐部的展览中出现,并屡获好评,从而成为俱乐部摄影门类的中坚力量。而上海艺术俱乐部作为一个开放的国际化艺术团体,其会员来自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中国艺术家。从其第一次展览开始,就不断有中国本土的艺术家活跃其中。1931年11月的上海艺术俱乐部第八次展览时,音乐分部邀请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参加展览演出。此外六名国立杭州艺专的画家也参加了这次展览,包括时任国立杭州艺专校长的林风眠。虽然此间谈卡法卢与中国艺术家的交往细节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是就上海艺术俱乐部等艺术团体的展览层面而言,他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生于香港的谈卡法卢,童年时代即生活在中西方文化交汇之地,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中国在沪行医。对于长期生活于上海的谈卡法卢来说,上海是一个实际存在于他的日常生活中的城市空间。尽管谈卡法卢拍摄了大量的上海及周边的景象,但他似乎并没有专门以上海为主要创作题材。或许可以说,他并没有把一个具体的地点直接的表现出来。这种隐藏地域式的拍摄使得他的画面更加干净与纯粹,他刻意避免去拍摄上海的高楼大厦、洋房汽车,减少现代化工业气息对画面的侵染,这种将城市浪漫化为乡村诗意的本事,是谈卡法卢的拿手好戏。他的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同时也往往带入质朴的农家生活。与同时代的外国摄影师相比少了许多猎奇感与疏离感,亲切自然的视觉是他摄影风格的一大特色。在这些山明水秀的地方,他拍摄了逆光中的帆影日落,运用染色工艺进行制作了宝塔晚影等。这些传统的江南景色的照片,都以一种自然随意的视角表现出当地的风情与美景,而且在风格上比单纯的画意摄影更为明快,这些画面看似随意,但他的光线运用与拍摄角度都经过拍摄者的精心考虑,当中的许多逆光剪影,拍摄时的太阳角度与曝光控制十分出色显示出其高超的摄影功底。

  三、摄影展览与原作

  谈卡法卢的作品亦广获各类展赛认可,曾在伊斯曼·柯达国际摄影比赛中获得江苏省一等奖及全国二等奖,并有四幅作品入选了1932年的巴黎第27届国际摄影艺术展(27e Salon Internationl D’Art Photographique)。或是受此鼓舞,此后谈卡法卢开始在上海等地频繁地举办个展,表现出极大的创作活力。1932年12月9日,谈卡法卢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Y.M.C.A)举办摄影展览,展出“250多件以艺术化的视角及简洁的表现手法,描绘中国人民的日常及北平、杭州等地风光的摄影作品”。 开幕式之后,《大陆报》(The China Press)报道以“谈卡法卢摄影作品的简约之美”(A. Carvalho’s Photos Rich In Simple Beauty)为题做了跟踪报道,当天不仅有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出席了开幕式,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还做了题为“艺术与宗教”的讲座,宣讲其著名的“美育代替宗教”思想,而报道中还盛赞谈卡法卢作品中表现出的朴素真实之美——谈卡法卢在上海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谈卡法卢不仅在艺术圈与政界有极大影响力,作为一名在上海颇富盛名的摄影师,他还与摄影器材商AGFA公司关系密切。1932年12月12日,《大陆报》报道了谈卡法卢将于次日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举办摄影讲座的消息,同时还有AGFA公司的赫内斯(Mr. H. Hoene)主讲“摄影中的化学”。1934年谈卡法卢在上海华懋饭店(现和平饭店)举办的摄影展览,更是得到了AGFA的媒体广告支持,AGFA也借助他的影展来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与AGFA公司如此密切的合作,或许也是谈卡法卢高品质作品的客观保障,他在这一时期制作的摄影作品精致完美,时至今日仍不失为精品。

  一年之后,谈卡法卢再次在华懋饭店举办个展。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是他历时一年在亚洲地区广泛游历的创作成果——从巴厘岛到满洲里的风俗景致都呈现在他的摄影作品中。也正是这一次的创作经历及作品,使他的作品在2014年被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纳入印尼早期摄影史的发展脉络之中。

  此外,谈卡法卢还曾在北京举办摄影作品展。而除了上海及周边地区外,他的创作足迹还遍布中国东北、北京、安徽(黄山)、福建等地。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的中国战火纷至。为了躲避战乱,谈卡法卢于1940年移居美国,并于1969年逝世于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享年79岁。他的女儿弗吉尼亚(Virginia de Carvalho)后来成为《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首位女摄影记者。弗吉尼亚对于摄影的兴趣便是缘自谈卡法卢,父女二人在上海期间就一起从事摄影创作。十分难得是,在本次秋拍中就有一张弗吉尼亚签名的作品,让我们得以一睹其少年时的创作风采。

  谈卡法卢的重要性还在于,他在沪期间不断地参加和举办展览,从而积累下了一批制作精美的大尺幅摄影原作,这在当时亦属难得,非雄厚的财力与技术不可为;此外,谈卡法卢战时移居美国,客观上规避了此后在中国发生的许多劫难,使这些作品仍然完好地保留至今,从而成为研究中国摄影艺术发展历程的珍贵样本,是极其重要的民国原作遗存。

  随着中国摄影收藏市场的兴起,越来越多被历史遗忘的摄影师重回大众视野。不仅仅是像唐纳德•曼尼、谈卡法卢,这些曾在中国生活创作的外国摄影师,还有因多种历史原因而被刻意忘却的中国摄影师。而这些被有意或无意遗忘的人身上,往往承载着更多的真实。我们在此抛砖引玉,既是想通过华辰影像的平台,让更多有能力的人去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也希望那些此前被忽视,甚至被遗忘的摄影师与摄影作品能够受到更多的关注,以此不断丰富中国的影像史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ProQuest, Historical Newspapers Chinese Newspapers Collection [DB/OL]。

  [2] Kent, Richard K, Early Twentieth-Century Art Photography in China: Adopting, Domesticating, and Embracing the Foreign [J]. Trans-Asia Photography Review, 2013.

  [3] Ancestry, U.S., School Yearbooks, 1880-2012 [DB/OL]。

  [4] 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 ANNUAL REPORT 2013–14[M], Canberra: Publishing Department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 2014.

  [5]上海摄影家协会、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摄影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6]林茨、王瑞,《摄影艺术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7]陈申、徐希景,《中国摄影艺术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谈卡法卢 民国影像 华辰影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我则老实告诉她,一心只记挂着左胸口袋里的五十张底片,觉得我对不起它们的作者小方。

李媚和于德水坐在老侯的床边,不时低声询问,确认他移交的作品中的一些细节,我站在旁边拍了几张照片,眼泪止不住掉个不停。

照片可以用来发表,照片可以参赛获奖,照片可以带来功利,因为职业摄影人是靠摄影养家糊口的,生存是第一要务。

我们生活的诗意之美,可以到远在天边的地方读取。那里有镜子,能看到想要的自己。

老余戴上墨镜,吞咽了下口水,左右努动腮帮,然后,努力挤出一张左右不对称的笑脸。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