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维视点】90年代的自行车流

2014年12月05日10:57  品图专栏  作者:邓维  
摄影|邓维

文|新浪专栏 品图 邓维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1年,地点是大庆石化总厂大门口。中午12点左右,午饭时间到了,刚才还静悄悄的厂区里突然出现了自行车车流,浩浩荡荡又秩序井然地流出厂门,仅仅不到10分钟,一切又归于平静……我本能地反应得拍下这个画面,就以最快的速度爬上厂门上方,连拍了十几张。

  5年以后,这张当时并不起眼的照片竟成了我作品中的典藏,其原因让我刻骨铭心。

  按说我这个年龄应该从小就在北京长安街上看惯了蔚为壮观的自行车洪流,怎么会对这张自行车流的照片这么珍视?30年前全中国哪都是这样的画面,有何稀奇?问题就出在这,正因为司空见惯,所以才熟视无睹。那时我们报社就在王府井,我天天能看到早晚上下班的自行车洪流,也曾经想拍一组专题照片,又想不着急,反正什么时候都能拍到,没当回事。

  后来我们报社搬得远离了主要街道,我自己的家也远离了主要街道,自然就远离了自行车洪流,久而久之,拍摄自行车洪流专题一事被渐渐遗忘了。

  1996年我去台湾,当地摄影师提出若能来北京,最想拍的画面是他们可望不可即的北京自行车洪流的壮观画面,我拍着胸脯打保票,包在我身上,你来找我。数月后他果然来了,住在长安街边上的北京饭店,我跟他约好第二天一早7点准时见面,就在王府井路口拍摄手拿把攥的自行车洪流画面。

  7点,7点半,快8点了,等待中的画面一直没出现,骑自行车的倒是有,但稀稀拉拉不成规模。过了8点半,自行车索性就星星点点了。台湾摄影师不解地问我怎么回事,我答不上来,就去问路边的义务交通安全员。那老头听我是北京口音却问这样的问题,甩给我一串北京话:听您这口也是北京人,怎么,到外国活泛去了?都啥年月啦,哪找自行车还洪流去!看看,现在满街跑的是“面的”,要不您就拍这个……

  稍纵即逝,常常用以形容抓拍新闻瞬间。我是专业摄影记者,却浪费了数年的时间没拍到极具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的自行车洪流,与之永远失之交臂,这是不能原谅是失职,无可弥补。这个教训太深刻了,深刻到一想起这事我就无地自容。

栏目编辑|马俊岩 实习生|杨云鬯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自行车 摄影 邓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家,是这一本相册的主题,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照片中处于“正常家庭”状态下的对象,却是凤毛麟角!

远望武昌,黄鹤楼屹立江中;回顾汉阳,工厂烟囱三四,矗出水面,好像几支毛笔杆,插在笔架上。

一个背着行囊的少年,跨着大步,喜悦地吹奏着心爱的笛子。我们这本新生的《摄影家》杂志,也正在迈开她的第一步。

一位不愿露脸的村民在村里的杂屋里展示一场激战过后村民缴获的战利品,村民在旁边用手电筒和手机布光。

逛巴扎的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都很开心。巴扎上,喧闹叫卖声此起彼伏,艳丽的头巾服饰缓缓流动,制作美食的烟雾热情地蒸腾。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