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之书】改造日常图像的游戏

2013年11月05日11:15  品图专栏  作者:海杰  
艺术家高岩的作品《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

文|海杰

  对图像原始意义抱有深切信任,并试图以此来定义图像真实性的观众得小心了,当你观看艺术家高岩的作品《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时,你得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令你深信不疑的图像,背后存在着令人惊愕的诸多解读的可能性。

  高岩放弃了直接拍摄的创作方式,而是利用了当下最重要的媒介平台——互联网,他从网上下载了各种不同的照片,以艺术评论的方式煞有其事地为它们书写评论,将这些日常图像“作品化”,赋予它们虚构的作者,为它们命名,设置这些图像新的创作空间,描述作品的创作动机,使其具有艺术合法性。

  网络让大众有了拍照片随意分享的机会,让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在一种普遍的创作民主中拥有了人人创作的权力。他们藉此向外界释放和传达他们所持有的图像意义,并理所当然地认定这些图像意义的持久性和唯一性。也就是说,图像意义的日常霸权也顺应这种创作民主而产生,并迅速流行开来,“流行艺术是那些由观众组成的群体创作的,而前卫艺术是为那些由艺术家组成的群体创作的”(鲍里斯·格罗伊斯语)。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在今天,我们如何去甄别这些权力拥有者是观众,而不是艺术家?还有,我们如何去拥有看上去均等或更为开放民主的观看的权力,并使其接纳陌生的意义成员?

  高岩完全把这些日常图像放置在当代艺术犹豫、繁杂、悬置、互动、试探的语境之中,他在改造图像语义的同时,也挑衅了日常图像政治:即图像原创意义不可更改的成见。这是现代主义图像观遗留至今并试图竭力推进的价值。高岩的评论诚恳地、饶有兴味地完成了对图像意义的构建,并且显得十分可信。所以,此刻去追问图像的原始意义,既显得有价值,又有些无意义:有价值,体现在图像所产生的歧义和新的阅读语境,这似乎是一个无限扩散并茁壮成长、不断移步换景的存在和生长方式,它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当代艺术开放的语境魅力,也是对图像极权的有效降解。而之所以说又无意义,是因为图像的符号性,正是造成这一改造图像政治和语境行动成功的中介,是它让艺术家的评论与图像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最后,原始意义已经在艺术家新的语义生产行动中被大面积蒙蔽与消解。

  高岩选择的这些图像不似经典大众文化时期的那般壮烈而掷地有声,或者博人眼球,而是具有不经意的日常习性,这些图像不会令人震惊,反倒看上去令人疲劳。因而,高岩的创作不但转换了这些图像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转换了它们的身份,将他们从“大众性生产、可见性很低”的“弱图像”转换为“被大众所沉思”的“强符号”。他强化了日常图像的可见性,一种“弱的、虚拟(virtual)的可见性”,观众并不介意这些可见性的现实来源和真实性。我们身边事实上充满了这样的“弱图像”,马列维奇式的“弱图像”,即人们见到就说“这我也能拍”的图像。

  解读高岩的《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时,我们不得不继续援引鲍里斯·格罗伊斯的高论,并高度赞同,比如“只有当人们把自己当成艺术家时,他才能成为观众”。如此评价这组作品并不意味着他为这些图像新的意义构建就此定格,他只是恰到好处地完成了他的读图和语义游戏,并让观众在观看时惊慌:原来我们竭力所认定并坚持的价值完全可以被轻而易举地抹去并被新的价值替代。这不仅仅是揭示图像的价值空间,也对我们的日常行动带来了冲击,因为我们所有的日常景观都寄存在图像之中。

  对于高岩来说,这些图像被他当作艺术行动的简单图示,一方面,他提供了我们对于“原创”的质疑与审视,这种质疑与审视,在萨义德那里,就开始有所警觉:“思考独创性的最佳方法,不是寻找某一现象的最初例证,而是观察它的复制、平行手法、对称、戏拟、重复、回应等复杂形式。”而在高岩那里,“独创性”既是他质疑的对象,也是他要占领的一个高地,他需要利用这个“独创性”来对原始图像进行改造,以确定自我意义生产的主体性。另一方面,高岩呈现了当代艺术创作的多条创作线路,在他的创作实践里,他用评论的方式完成了基于那些图像素材而扩展的艺术行为全过程,他掌控了它们的意义走向。

  读到这里,大家想必觉得我对这个作品的评论该收尾了,你们大致会带着不屑的表情质疑: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系及其评论难道非得依赖于这样一套陈腐拗口的说辞?是的,我完全理解你们这样的质疑,但作为评论者,让读者清醒地面对艺术现实与作品的关系至关重要。好吧,我们来放松一下,换个口味来感受高岩的意图:在高岩这个向度的作品批量出现之前,我们似乎看到高岩在这种严谨地有些装模作样的行为中也嘲讽了当代艺术的诸多范式,这些范式中当然包括那些貌似庄严得需要大量文字去装饰的图片,还有当代艺术界一味追求体量庞大的资本玩具(而高岩的作品展出只用了A 4纸)。我们不妨说,他的创作在设置陷阱,在这个看似构建策略的艺术体操中,他越煞有介事,我们深陷其中的可能性就越大。

  高岩作品的有趣之处还在于,如果我这篇讨论他的作品的文章笔锋一转,那么他极有可能成为我的艺术品,或者成为我构建一个新语义的原始素材。

  或许,他已经是这样了。

栏目编辑|马俊岩


   

文章关键词: 高岩 海杰 萨义德 鲍里斯·格罗伊斯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他不相信我是喀什人,更不相信我在这里生活了18年。后来还是google告诉我,哪里是喀什老城,哪里是高台民居。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定义着喀什。

如果摄影真的能够改变世界,一定是从改变人心开始的。因为人性中的丑陋和不美好才是这个世界上一切社会弊病的根源。

那些带血的GDP不仅肮脏,如再不制止,还会像毒瘤一样蔓延。

我在新闻摄影上经历了“抓拍”—“摆拍”—“摆中抓”—“抓中摆”,在“S”形弯道上摇摆着一路走来,不知对错。

1944 年长衡会战时,胡宗煊所在师部奉命增援广西柳州,当时陈喜梅因有了身孕不能继续随军,留在了湘阴。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