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涛
小时候,我上学每天都要路过一片土坯房子,这片土坯房子之间只有很窄的巷子可以通行,像迷宫;放学回家,我们经常就在这片土房子附近玩捉迷藏和打仗。所谓打仗,其实就是拿着一个木头棍子,互相指着,然后用嘴模仿出子弹发射的声音。不知觉中,太阳已悄悄落山,巷子里飘出饭菜的香味,再然后,妈妈们在各家门口召唤着自己的孩子。我们借着微弱的灯光开始找寻回家的路,但,永远不担心迷路,只需手牵手,顺着六脚砖的地面就可以走出这片迷宫,而以方砖铺地的小巷,会通向死胡同。后来,我长大,去别的城市上学,工作。
有一天,有个去过喀什的人问我:
“你去过高台民居吗?”
“什么是高台民居?”
“去过喀什老城吗?”
“哪个是喀什老城?”
他不相信我是喀什人,更不相信我在这里生活了18年。后来还是google告诉我,哪里是喀什老城,哪里是高台民居。这件事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定义着喀什。
喀什,英文Kashgar。喀什老城,是以市中心解放北路的艾提尕清真寺为中心,放射出来的老城街道。所以,游览喀什老城,最好乘车先抵达这里,然后再向其他方向游览。
“艾提尕”——“节日礼拜与集会之所”,艾提尕清真寺因此得名。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了,公元1426年开始兴建,先有几座小的清真寺,后几经扩建,到公元1872年,才达到现在的规模。
艾提尕清真寺地位的显要并不全在于其规模,还在于这里是穆斯林“聚礼”之地。每星期五下午,远近的穆斯林都要到这座大寺去做一周之内最庄重的礼拜,称为“居玛日”。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是穆斯林重要的节日,全疆各地都有人来参加,加上本地的穆斯林,人数可多达10万。大礼拜之后,大寺外的广场上,穆斯林们兴高采烈地跳起舞蹈,通宵达旦。
艾提尕清真寺的正门非常气派,根据资料显示,其顶部竖起的象征伊斯兰新月的宣礼塔高达18米,进门后,有一个绿树成荫的庭院。正殿、侧拜殿廊、净水池、教经堂等院内建筑错落有致。正殿进深16米,面宽160米,廊檐十分宽敞,内有158根图案精美的雕花立柱,藻井彩绘,屋梁浮雕,充分表现了维吾尔工匠的艺术水平和风格。正殿正中设壁龛,据说正对着麦加方向。旁设桥式宣礼台,上置棍杖。每逢大礼拜,大毛拉就站在这座三阶之高的台上,宣讲《古兰经》。教徒们进殿后,依次排列,先殿内,后殿外,面向西做礼拜。
你可以清晨9点起床,打车来到这里,的确是9点,因为喀什和内地相差已经有3个时区。这个时候,艾提尕广场上游人稀少,朦朦亮的天空中,回荡着一种声音,从清真寺里传来的阿訇代真主的召唤声,洪亮而悠扬,让人身心安宁,维吾尔人就在这种声音里起床、净身,开始一天的生活,几百年来从未改变。
既买票进入清真寺参观,也可以在艾提尕广场逛逛,留影,拍照。逛了广场,你可以选择两条线路开始游逛老城区,一条是从广场的东北角出发,过了马路,一条叫欧尔达希客(又译:五地西卡)的马路,一路走下去,就是所谓的喀什老城的恰萨区,很多错综复杂的老巷子,最后会到达著名的东门大巴扎;另一条路,沿着清真寺大门的南侧往西走,去逛著名的吾斯唐博依街区,除了老巷子和街道,还有很多手工艺品的作坊。
如果走第一条线路,走在街上,马上就可以领略到西域的特色饮食,街两边维吾尔族饭庄一家挨着一家,每家门口都能见到一个烤羊肉的摊子,一位浑身油腻的维族小伙围着围裙,左手挥动一个木制的大扇子,右手不停的翻动木炭上的羊肉钎子,钎子上的肉正在炭火下滋滋作响。羊肉串很有讲究,每串5块肉,4块瘦肉,一块肥肉,烤的时候,肥肉经过高温会有油渗出,落入木炭中,火势更旺,烤出来的肉才更有味道。每家饭庄前,照例都会摆一个桌子,上面高高摆着许多的馕,一种维吾尔族的烤面饼,相当于内地的馒头,是每餐必吃的主食。
过了餐饮集中的街道,马上就看到喀什老城区的形态,城内20余条街巷是“目前中国唯一保存十分完整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 ” 街区民居以土木和砖木结构为主,街巷纵横交错,参差不齐,蜿蜒而行,曲径通幽。老城区因此成为喀什最受游客欢迎的人文风景区。城市街区的地面铺有两种材料,六脚砖和方砖,铺有六脚砖的小巷可以走通,而铺有方砖的地面是死胡同,掌握了这个原则就不会在这些迷宫一样的街区里迷路。
在维吾尔族的日常生活中,宗教占了很重要的部分,这在老城区的建筑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几乎每个街区都有一个清真寺,据统计,老城区里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共有110多座。清真寺、民居、街道、餐馆和商店,这些共同构成了老城区里居民生活的社区。
还有一条线路,就是沿着清真寺大门的南侧往西走,去逛著名的吾斯唐博依街区,手工艺品一条街就在这个街区。没走多远,马上就看到,一个接一个的手工艺品作坊占据了街道的两边。
这些手工作坊还保持着最古老的手工工艺制作,很远就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响个不停。铁匠铺里,烧得通红的铁条被铁夹子拿出来,用铁锤敲击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最后在扔进水盆里冷却,最后抛光制成各种不同实用的物品,马掌子,铁铲,锄头……农耕时代的铁器制作一直延续至今,上千年的手艺代代相传,没有太大的改变。
木匠也是非常有名,维吾尔族的许多日常用品,例如擀面杖,婴儿摇篮,都出自他们灵巧的双手。乐器作坊也是不得不看的一道风景,维吾尔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日常生活中少不了乐器,其中,弹拨乐器占多数,最有名的就属西域特色的乐器都塔尔和热瓦普。每一种乐器都有几十道制作工序,但谁都无法说得清楚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这些秘密只掌握在老师傅的大脑里。乐器作坊的墙上琳琅满目的挂满了本店制作的乐器,如果你驻足观看,老板会慷慨的为你取下来演奏一段。
人类使用铜器的历史非常久远,铜勺、铜锅、铜碗、铜壶、铜盆,凡是能用铜制作的家伙都能在喀什的铜器作坊里制作出来。在这里最大的乐趣就是观看这些铜器的制作过程,你可以就在任何一家小的铜器店门前,站着看到整个铜器的制作过程。
走累了,就在街边驻足休息,抽一根莫合烟,这种散卖的烟草是维吾尔族烟民的最爱。用两大铁盆装着烟草,一盆是绿色的叶,一盆是黄色的梗,都已经研磨成细末;喜欢辣的就多加些梗,喜欢淡的就多加些叶。不成文的规定是,抽一根是free的,买才要付钱。而且超便宜,烟民可以尝试一下,不过每根都要自己来卷,考验你的耐心。
在老城里,如果你足够悠闲,那每走几步,可能都会给你带来惊喜。因为要寻找那个马可波罗曾经看到的古老喀什的踪迹,你可能只有深入到老城才可以。因为今日的喀什,站在老城以外的街道上,只能看到宽阔的马路和崭新的高楼,我只希望这种变化慢点再慢点。
栏目编辑|马俊岩 实习生|杨云鬯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