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呈像】习惯一座城

2013年11月21日16:00  品图专栏  作者:孔繁利  
摄影|孔繁利

文|孔繁利

  刚来上海的时候,水土不服得厉害,冬天感觉寒冷似乎是从骨头缝里往外冒,无论你穿多厚的衣服盖多厚的被子;冬天挨过去以后,又要应付梅雨季节,像雾像雨的天气,能一连持续几周,便利店常年供应的粽子多是咸蛋和肉馅儿的,而不是红枣豆沙……

  除此之外,公交车女售票员的上海话报站,吐字发音滑如泥鳅,一个字都抓不到,常常下错站;有回在公交站见一中年男子穿着大红睡衣,吓得我趔趄很远,结果,公交车一开门,人家很正常地上了车;商场的服装导购阿姨会说“小姑娘,侬勿要太好看喔”,换来我一副迷惑不解的表情,心里嘀咕“好看有错么”;南京东路或西路的地铁口,我总是不记得来时路……

  那时我的心,还停在上一个城市,时常在梦里和醒着的时候,都固执地想念那里的一切,那里的天气,那里的海滩,那里的蜿蜒曲折分不清东西南北的小街巷子,那里的樱花郁金香,那里的服装店,那里的烧烤鱿鱼,那里的辣炒蛤蜊,……

  一晃两三年,再一晃五六年,居然就那么在上海停留了下来,记忆的东西,如同房间暗角那个经年没有打开的旧箱子,尽管你也知道那里可能装了很多重要的好东西,但是,你却极少再去打开它。

  当有一天,我可以随意徜徉在南京路,不会再怯怯地问交通协管员地铁口在哪里,可以步行走到陆家嘴的绿地中心看在建的高楼又长了几米,不过,我会刻意躲开热闹的旅游景点。

  最初,我还时不时去滨江大道走走,看看江水和对岸的景致,走到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的跟前,近距离感受一下商业中心的氛围,不过后来,越来越少去,有时,一整年去不到一两回,总觉得,就在附近,几步路抬脚就到了,想去就去,何必着急,竟至很少去。

  我对便利店的蛋黄肉粽早点也不再排斥,甚至开始觉得很好吃;小区的菜场,知道哪家的菜新鲜又实惠;周边的超市,哪家的米便宜,哪家的面实惠,哪家卖正宗北方花生油,诸如此类,我都门儿清;偶尔会在熟悉的公园邂逅免费的艺术展,如同发票刮出钞票一样惊喜。

  我也会在这个城市做随机的旅游,或者随机乘地铁随机下车,或者随意步行,看到老弄堂,就停下来看看拍拍,看到繁华的商业街,也会跟着人群随意走,不必在意路程、时间和目的地,就是游走。

  在这些漫无目的的游走中,会有许多有趣的邂逅,在街边就地摘菜的妇女,或坐或蹲在路边闲聊的阿叔,粗犷质朴擦肩而过的农民工,拎着早点匆忙赶路的男白领,学写汉字地书的老外,陆家嘴天桥上的清洁工……

  更多时候,我会在小区公园或附近体育场去散步,看小孩子蹬玩具车,看老年人跳集体舞,偶尔,还会看到树杈上风干肉和裤衩一同晒太阳的豪放与幽默来。

  春暖花开的时节,我脑中会有一张赏花地图,比如哪条路上的玉兰花开得盛,哪处的桃花开得最好,哪个公园的樱花不错。遇见迷路的人,也能很有把握地给人指点迷津了。桂花盛开的时节,只要闻到那股清幽的暗香,便能感觉到秋天心旷神怡的存在着,仿佛触手可及似的切近。

  这个城市的高楼弄堂,大街小巷,人情风景,树影花香,都随着时光,慢慢悄悄地渗透进我的生活里,成为一种习惯。

 

栏目编辑|马俊岩


   

文章关键词: 上海 陆家嘴 东方明珠 外滩 便利店 弄堂 摄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他不相信我是喀什人,更不相信我在这里生活了18年。后来还是google告诉我,哪里是喀什老城,哪里是高台民居。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定义着喀什。

如果摄影真的能够改变世界,一定是从改变人心开始的。因为人性中的丑陋和不美好才是这个世界上一切社会弊病的根源。

那些带血的GDP不仅肮脏,如再不制止,还会像毒瘤一样蔓延。

我在新闻摄影上经历了“抓拍”—“摆拍”—“摆中抓”—“抓中摆”,在“S”形弯道上摇摆着一路走来,不知对错。

1944 年长衡会战时,胡宗煊所在师部奉命增援广西柳州,当时陈喜梅因有了身孕不能继续随军,留在了湘阴。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