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看得见的贫穷线

2014年05月19日20:04  品图专栏  作者:摄影眼  

  那是些看起来千篇一律的照片。背景是一张报纸,中间整齐地放着一些青菜、馒头、橙子、鸡胸、大蒜......照片下有一行小字:3.28元人民币,0.49美元,2688万人口,2010年拍摄于北京。

  赵峰解释,在中国,这是处于贫困线上的人一天的购买力。你每天只能花3.28块钱,可以买六个馒头,或是一堆青菜、三根香蕉、两个面包、一块小小的鸡胸。3.28是根据官方制定的贫困线标准计算出来的。2688万人处于这样的生活水平线上。

 

  贫困线

  《贫困线》是摄影师赵峰和妻子林惠仪合作的一个摄影项目,始于2010年的北京。林是学经济的,她负责寻找数据、处理数据,用经济学的方式算出当地的贫困线,即一人一天用于食品的消费值;然后他们拿着这些钱去当地的市场买东西。

  报纸中间的菜,是一天的钱能买来的所有东西。所谓贫困线,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个特定时期里,人们维持基本生存需求所必需的消费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而食品贫困线是首先要估算出来的数值。2011年以前,中国的贫困线标准是每人每年收入1196元,2011年底,这个标准调整为2300元。目前,他已经完成15个国家的贫困线拍摄。几乎所有地方都是赵峰借商业摄影的出差机会去的。白天,他在拍成功企业家,或是广告大片。晚上收工后,他就拎上小口袋跑去当地的小菜场。在网站上的项目说明里,他写道:这并不是一个“用情感分析什么是穷人”的项目,只是从一个出发点,去了解一个国家的贫困境况。

  他觉得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政府报告里那些数字的含义,曾经他也不太在意。什么是真正的穷,他说不清楚。当他真正拿着这一点点钱在菜场里的各个摊头踌躇不定时,他才发现,越穷越逼你面临许多极端的选择。比如你必须选择六个馒头,还是一块鸡胸,非此即彼。

  “真正的穷是一件很惨很惨的事情。”他说。

 

  中国的穷,我觉得还很陌生。

  四年前,赵峰带着妻子林惠仪从新加坡来到北京,在靠近天安门的一个四合院里住了下来。他在北京买了一辆自行车,没工作的时候,就骑车出去兜风。有一次,他在从一环到外环的一条路上骑着,兴起想要数数在十分钟内看到多少辆保时捷从身边经过。数到一半他放弃了。太多了。好吧,那就数数宾利吧。结果在十分钟内,九辆宾利从他身边开过。

  “那真的不是一段很长的路,宾利几乎是世界上最贵的车之一了,还有数不清的保时捷,我很难想象哪个城市有这么多豪华车。”他对记者说。

  那几天,他注意到一条官方发布的新闻,说中国在“十二五”期间,贫困线有望在1196 元的基础上大幅提高。 1196元就相当于每天只能花3.28 元。他想象着有一个人揣着这么点钱,在菜场里徘徊的情形,而几千万人正过着这样的生活。虽然他知道,这中间的大部分人都活在农村。

  “在中国,所谓的有钱是什么意思,我已经大概了解了,但是中国的穷,我觉得还很陌生。”他说。

  他觉得探索下去会很有意思。于是他自己挎上篮子去菜场买菜。他在一个胡同里的小菜场买了馒头、香蕉、黄豆、大蒜,买到鸡胸时,摊主实在不肯卖 3 块多钱的肉,只能买一块大的,回家后细细称。有些东西,他为了货比三家跑了好几个菜场,为的是找最便宜的那家。

  在 2011 年末,中国大幅上调了贫困线,从原来的年收入1196上调至2300元。2013年初,赵峰又拎起小篮子去了北京同样的菜市场。现在的标准变成了每人每天6.3元,几乎提高了一倍。能买的东西却没有相应翻倍。原先可以买6个馒头,现在可以买9个了,青菜仍是一堆青菜,原来能买3只香蕉,现在能买4只,原来能买7个橙子,现在却只能买4个,而这么多钱,在肯德基里只能买一个小小的蛋挞。即便升了一倍,贫困线上人们的生活也并没有好多少。

  “贫困线的调整其实是显示政府对于贫困的态度。从 1978 年的 100 块到现在,中国的贫困线调整了20次以上。这其实很能说明政府的态度。”他说。

  赵峰打算监测各国的贫困线变动,一旦有变动,就重新拍一次。本是无意,却拍下了通货膨胀的现实。“刚来北京的时候,我们点菜从来不看菜单,这两年却得留意点,看看手上这​杯茶究竟多少钱。”他笑说。

 

  贫穷有时候真不是你能选择的。

  随着贫困线和通货膨胀的变化,人们关于“贫穷”的感觉也会发生变化。赵峰向记者举了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变化。

  早前一段时间,他去广西做项目,当地车夫带他们上山,事先打了招呼,说路很陡,很差,很危险,要有心理准备。走了两个小时,他疑惑地问车夫:危险的路在哪里啊。车夫说,这不就是吗? !他说,这明明是水泥路,马路好宽,好美哦。原来是习惯了水泥路的车夫,对“很差的路”印象早已发生了变化。

  “大家其实忘性很大,很快就忘了更差的泥路,也忘了没水没电的日子,习惯了现在的这一切。贫困一旦消失,人们不会再记得它。”赵峰说。

  他在尼泊尔的一个小村庄里住过7个月。现在他还会时不时想起尼泊尔的那些村民们,穿着破衣服,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在尼泊尔一些地方,无论你在高档酒店还是普通农家,每天只有8小时供电。“我算是见过一些真正的穷人。如果你生在尼泊尔,除非你生在很有钱的家庭,你才有机会去学校,去接触高科技,提高英文水平。不然,你什么也没有,甚至连选择的机会也没有。”他说。“一直以来,贫困对我都是个很私人的概念。但尼泊尔的经历让我发现,贫穷有时候真不是你能选择的,也不是你的奋斗能解决问题的。再努力,仍然是穷。”

  “我体会过穷的感觉。”他说,所以他对这个话题好奇,但深入研究下去后,他才发现,要了解真正的穷人生活却不太容易。除了摄影师拍摄的贫民窟,那些在大街上讨饭的,衣不蔽体的,才是穷人吗?

 

  衣不蔽体的,才是穷人吗?

  每到一个地方,他常常好奇穷人在哪里?在日本东京熙熙攘攘的车站,他问朋友,日本的穷人在哪里?就这里啊,朋友指指脚下,一到晚上,各地的流浪汉就会睡进来,把这里挤满的。在印度加尔各答,德兰修女的故乡,马路被隔离带分成三段,到了夜里,只有两段能行车,最边上一条路睡满了人。在香港,他在旅馆里完成拍摄项目后,打个电话叫当年的高中同学出来吃饭。席间他问同学,现在在哪里工作。同学说,在餐馆打工。金融危机后他原先在酒店的市场部工作丢了,就只能去餐馆打工,晚上去酒吧当酒保。他问同学,一天花在食物上的钱有多少?差不多50块港币吧。同学说。他有点犹豫要不要告诉同学他正在做的项目。

  “香港的贫困线我们折算下来是每天44.96港币,我也没想到,一个和我一样上过大学的人,现在也几乎是挣扎在贫困线上。”他说。

  在香港,你一天工作10小时可能还是穷人,在印度,处于贫困线下的人接近总人口50%,你可能工作十年,拥有大把工作经验,你还是个穷人。当我们谈论印度的穷人时,谈论的是4——5亿被定义为贫困的人。在日本,19% 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即使你在日本能赚3000美元一个月,你也被认为是贫困的。

  贫困并不意味着你无家可归,只是意味着你在自己的国家里生活,只能进行很有限的选择。 10美元一天一个人在马来西亚算是很不错了,但在瑞士,你也就只能过贫困线以下的生活。

 

  为了生存,他们必须成为精于复杂计算的经济学家

  他也不得不承认,虽然穷人在各自的国家里面临的选择一样稀少,但境遇仍然有别。澳洲的穷人能够买上几十块巧克力,巴西的穷人却一块也吃不上。

  现在每去一个地方出差前,赵峰都要趴在google上做半天功课,查当地的小市场在哪里,当地人吃什么。他并没有刻意去打听穷人吃的是什么。无论在哪里,说起穷人吃的食物,无非就那么几种,土豆、馒头和米饭。

  赵峰也发现,即使你很穷,仍然有很便宜的食物可以选择。比如说,土豆。在德国和印度,土豆的价格竟然是差不多的。但到了肉,或是其他加工食品,选择就有限多了。在中国,在百来种肉中,赵峰只能挑出两种。在马达加斯加、印度或是尼泊尔,那么点钱要吃到肉是天方夜谭。

  但穷人的生活不仅限于此。在法国,他甚至拍了一小块鹅肝,在中国,他拍了肯德基的蛋挞。“并不是说穷人就不吃鹅肝,他有钱也会去吃。或者他会省一个礼拜的伙食费去吃一次鹅肝。穷人的欲望和需求其实和普通人差不多,也想享受,也想过好的生活。”他说。

  他读过一本书,叫《穷人经济学》,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学者对贫困人群的评估和观察,写他们的生活、欲望和挫折。书中的结论是,穷人和我们几乎拥有相同的行为方式,和我们拥有同样的欲望和弱点。穷人并非毫无理性,相反地,他比大多数人要更深思熟虑,为了生存,他们每个人都必须成为精于复杂计算的经济学家。

 

  你们的数据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自从照片被转载到许多网站,他开始收到各种各样的反馈。有人感慨,瑞士的穷人好幸福哦,每天有10美元。有人质疑,为什么德国的土豆看起来比印度的要好看很多?还有一次,他的照片被转载到了一个俄罗斯当地论坛,他点进去,用谷歌翻译了一遍所有的评论。发现许多俄罗斯人在里面兴致勃勃地讨论:“中国的青菜看起来好水好新鲜啊”,“比俄罗斯的好太多了”。

  但被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们的数据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在项目开始时,他们没想到这个问题竟然这么难回答。

  发展中国家是以“绝对贫困”来计算贫困线,即过了线就饿不死,发达国家却是以”相对贫困”来计算的,即人群里有一定比例的贫困人群。这条相对贫困线除了要管吃,还得管住,或是其他消费。林惠仪会根据这个国家的基尼系数算出他们在食品上花多少钱。

  “对于中国样本,是不是采用1196元这个数据,我们犹豫了好久。”林惠仪对记者说。她在项目开始前需要一层层从数据里挖掘有用的信息,并最终确立他们采用的贫困线数据。这并不是个容易活儿。基本上,她调研每个国家都要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

  中国有三个不同的贫困线标准,一个是中国政府定的,一个是世界银行定的,一个是中国NGO 定的。每一级政府还有各自定下的贫困线。这些数字都各不相同。

  举个例子,中国的国家官方数据是3.28元,大约0.49美元,按这个数据算,大约有2000 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世界银行定下的全球标准是人均每天消费1.25 美元,若按照这个标准算,贫困人口会多得多。

  世界银行的计算体系里,在发展中国家,贫困线是按照卡路里计算的,即获得每天生存需要的2100卡路里要花多少钱。赵峰觉得,他们想要反映的是中国的总体贫困状况,采用中国本地的数字会更合理些,并且按照卡路里计算中国的官方数据基本是对的。林说。

  和中国有类似问题的还有印度。印度在2011年9月下调贫困线以减少贫困人口,引起轩然大波。在印度做项目时,赵峰看到一篇印度时报的文章,就新书《瞄准30亿人》采访印度前总统卡拉姆。记者问,一个国家要减轻贫困状况,而它竟不能确定贫困人口到底有多少吗?有数据是说在3.5亿到8亿之间。到底穷人有多少?确定一下有那么难吗? Abdul Kalam 回答:印度计划委员会给我的数字是10亿人口里有3.5亿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个数字会变动。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增加这群人的脱贫能力。

  “连前总统都说不清楚的事情,我们做的事也只是抛砖引玉罢了。”赵峰说。

 

  《贫困线》计划详情:http://slide.news.sina.com.cn/p/slide_1_43011_60588.html

栏目编辑|迦沐梓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贫困线 赵峰 林惠仪 看得见的贫穷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他不相信我是喀什人,更不相信我在这里生活了18年。后来还是google告诉我,哪里是喀什老城,哪里是高台民居。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定义着喀什。

如果摄影真的能够改变世界,一定是从改变人心开始的。因为人性中的丑陋和不美好才是这个世界上一切社会弊病的根源。

那些带血的GDP不仅肮脏,如再不制止,还会像毒瘤一样蔓延。

我在新闻摄影上经历了“抓拍”—“摆拍”—“摆中抓”—“抓中摆”,在“S”形弯道上摇摆着一路走来,不知对错。

1944 年长衡会战时,胡宗煊所在师部奉命增援广西柳州,当时陈喜梅因有了身孕不能继续随军,留在了湘阴。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