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Peter Steinhauer
在 Peter Steinhauer (皮特·斯坦霍尔)的记忆中,越南是他生活的一部分。父亲在越战时是医生,展示父亲的照片就让他在学校里风生水起。艺术学校毕业后,斯坦霍尔抱着小住几个月的打算去了河内,没想到,这一住就是七年。后来,他辗转新加坡、越南和香港。那些年里,市场是他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过,等他意识到可以做个关于市场的研究,是要到2013年他在新加坡的时候了。他说:“这也许是一种顿悟吧,我突然意识到这些市场也有历史。”
自从开始拍摄《亚洲市场》系列作品,斯坦霍尔拍摄了超过六个国家的 20 多个市场的照片。在他看来,这是对每日鞠躬尽瘁的它们应有的回礼。斯坦霍尔现在住在美国,不过他之后还想继续拍摄亚洲每个国家的市场的照片。
在关注市场的建筑设计和生机勃勃的文化的同时,斯坦霍尔的研究也是历史文献。一些市场,尤其是那些大城市中的,正在受到那些大型连锁超市的侵蚀和房地产商扩张地盘的威胁。他说:“他们瞄准了那些贩卖蔬菜的广阔场地,想在那边建个 40 层的办公楼来收租获利。”
从 19 世纪的照相师傅那儿获得灵感的斯坦霍尔总是偏爱用长曝光把超市里的人弄得模糊不清,从而创造一种心绪和动感。他说“那些市场里总是熙熙攘攘的,人们到处走动、交谈,很多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而展现它们是我的一种本能。”
在影像之旅中,斯坦霍尔也记录了很多市场的声音。这些记录增加了一个可以将观众带入市场情景的维度,何况有些细节也不是可以直观表达的,比如印度市场里随处可见的牛。鼎沸的人声——对于那些可以理解这些语言的人来说,也是这些社会场所的延伸。斯坦霍尔说“市场里的人们可不仅仅是在买卖柴米油盐,他们在这里吃午饭,谈论最新的八卦和家庭琐事。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及其重要的聚会场所。”
来源|GEO视界 栏目编辑|迦沐梓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