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图】南水北调淅川大搬迁(2)

2014年12月11日16:36  品图专栏  作者:周一渤  

  于是,面对庞大而繁杂的大移民行动,他的相机是自由的,是很少具有摄影上所讲究的“清规戒律”来束缚的,有了自由度的他,无论是构图、光线之类的东西似乎于他也就不起作用。王洪连说:“对于移民的拍摄,我就只有一个念头,多拍,多拍,不能错过任何拍摄的机会,不能给历史留下遗憾。”于是,他就每日里不停游走于移民村和移民中间,将所有看到的觉得有意思有意义的场景和人物统统纳入镜中。此正所谓是,在开始“解放”影像之前,他先是“解放”了自己。如此的拍摄,没有了事先的预设和构想,没有了拍摄前的条条框框和主题预置,让他有了拍摄上的“自由狂欢”,一切那些能引起他的情感涟漪和波动的场景与人物,都成了他“猎取”的“偶然性”瞬间。也正是这些“偶然性”瞬间,饱含着他的内心情感以及他对于各种富有情境和韵味乃至深含意义的细节的敏感。他的移民拍摄实践以及产品的生成和凝聚,让我想起一句人人皆知的话来,那就是“只有让自己感动的东西,才能感动别人。”这便是王洪连的“造化”。 但是,纵观大批的摄影人们,能做到真正“解放影像”的又有多少呢?回答只能是一种失望。然而,一个刚刚拿起相机才两三年的人却做到了。这又不能不给我们以摄影之外的启示:太多的“偶然”蕴含在常常被人忽略的“必然”当中。

  纵观王洪连的这本画册,他的摄影语言是丰富的,也是多彩的,这源自他的朴素、他的自由、他的诚恳、他的平实。他就像一个不善言谈的农民老大哥,使用着似乎不该他使用的相机为你娓娓道来,尽管语调无意间不停地转换,言语间却是风生水起,摇弋多姿,丰富多彩。但王洪连的照片中所一以贯之的却又是极其精彩的部分与抓人的元素,这就是他所说的:“我认为拍摄很有意义,这种意义和价值,建立在我——一个移民的后代,对故土、对亲人的朴素情感中,建立在一个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对民族精神的敬畏中。”

  王洪连很善于抓取特殊场景和环境中的人物,大都表现得恰到好处,语言清晰,抓拍到位,很好地呈现了人物的神态和场景的情境,让人物与环境具备了协调、统一的主旨和意趣,从而产生了视觉之外的语境和气场。这种语境和气场具有较强的张力和感染力,引发读者产生无尽的联想和思考,进而感受到强烈的情感流动世界。而王洪连对于现场的很多符号性的诸如标语、拆掉的房屋、装有辘轳的水井等等的利用,让他的照片又平添和拓展了叙事空间以及主题内涵的厚度。所有这些能承载了如此预期的影像,其实就是王洪连所把握的“必然”中的“偶然”。

  有几幅照片是我比较喜欢的,也是王洪连移民照片中的值得称道的佳作。在这些照片中,有两双眼睛是我难以忘怀的——一老一少,隔着移民专车的窗玻璃透露出难以割舍的神情,老者有老者饱满的忧伤,少者有少者充盈的失落。一般来说,隔着车窗玻璃进行主体人物的拍摄几乎还不多见,而王洪连却敢于拍摄,吸引他的恰恰就是一老一少的真实的神态和饱满的情绪。在这张照片中,不仅没有让人觉得画面因为窗玻璃而显得朦胧混沌,反而正好隐喻了亲人间的顷刻间的别离与伤感。

  还有两张送别的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与情感上的触动。这两张照片画面结构相差无几,都是主体人物在丹江岸边为乘着渐渐远去的渡轮上的亲人挥手送别与难舍的悲情一幕。一张是,满载移民车辆的渡轮刚刚离开湖边,一位年轻的女性或许是刚刚由远处跑来,没有顾上与亲人面对面的话别,也或许刚刚经历了亲人之间的“伤别离”,难舍之情挥之不去。她站在湖边,向着慢慢远去的渡轮和亲人招手,而身体的前倾,腿部的向前的动势,向我们述说着一种动作语言,那种别离后心灵的牵绊被王洪连表现的毕露无遗,淋漓尽致。而另一张则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妪一定是刚刚经历了一场人世间最难以忍受与割舍的亲情别离,被伤感完全击垮了老妪已经浑身无力而被人紧紧地抱在怀中,老妪的双脚与双手都成为了承载这种伤感的器皿而不堪重负,老妪的背影让人在想象中,犹如渐行渐远的渡轮拉走了她的魂魄。如果说上述的一张照片让我们在平静中感受着别离的强烈气息,而这张老妪的形体语言则更具有力量,瞬间就可击穿我们的心底。产生这种力量的绝妙之处,除了王洪连成功地抓去了送别场景中的情感流露的“必然”中的“偶然”动作,更在于王洪连在干净利落的画面截取中强调了具有强烈意义的情感符号,尽管我们没有看到主体人物的面部表情,但她们的情感世界的流动已经深深感染和搅动了我们的“五脏六腑”。而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陪体、具有非主题内涵的渡轮在这里起到了铺陈背景,强化环境,完成叙述,建构视觉与叙事空间的功用,从而最大限度地让主题内涵得到铺展与升华。我们观看的那一刻,很难逃过王洪连所铺设的这种弥漫整个画面以及延展到视框内外的离愁与伤情的感染,会一一被击中。此正所谓“一图胜千言!”

  三

  如果说在王洪连的很多照片中,是以一种大背景下的故事性情节的微观叙事和铺陈取胜的话,而蕴含其中的“偶然性”向一种“必然性”意旨和语境的转换,则是支撑王洪连成功的秘诀。可以说,王洪连与其是在拍摄移民,不如说他就在拍摄自己,所有的照片都成为了王洪连自身的“镜像”。除此之外,一些平实而朴素的画面又构成了王洪连丰富的表现和语态,让王洪连的移民影像在静态和动态中自由行走而充满无穷变化的样态。

  在一所挂着“西岭村卫生所”牌子的房子墙壁上写有“确保移民顺……”的大幅标语,恰好在“移民”两个字的中间站着一个女人。简单纯净的画面没有任何多余的枝枝蔓蔓,女人就是移民,在此成了移民现实中的形象符号,而标语中的片段正好截取了最有用的几个字:确保移民顺利搬迁,不仅应该是政府的职责,更是摄影师王洪连此刻的巨大愿望。如果说,上述照片例证中都是客观真实的情境再现的话,这张则是王洪连“镜像”中主观意愿较为浓厚的一张照片。而那块标明了地点的卫生所牌子,也有效地说明和强化了“保障”的各种关系。由此,我们又不得不赞赏王洪连在混杂场景中的观察和抓取能力,以及充分运用各种视觉符号的意识。

  王洪连的移民影像,很少有形式化的东西,或许他认为形式只不过是一种作秀,所以,他抽离和弱化了形式的展示和建构,让一切能承载他的摄影理想和视觉言说的东西,放置到他自己创建的“舞台”上。马上就要离开已经习惯了的故土,生活也会随之改变的移民对未来有着一种自然的担忧。他们来到湖边,打捞起一担担鲜鱼,准备着在生疏的异地可以品味故乡的味道。王洪连没有抓取移民捕鱼的瞬间,而是在移民称鱼的时候摁下了快门,并且截取了渔船的一头,放置到均衡画面中的下方,抬起的横杠由于两个人物的头部的“破”法并没有显得生硬呆滞,而让视觉空间有了着落。这样的“非典型瞬间”有意无意间被王洪连在画面的构成中处理成了一个事件的场景,被大片的空濛湖面夹裹着,散发着无法言语的离愁,弥漫在整个画面,甚至溢出我们的视线,幻化出对移民未来生活的问询和眷顾。可见,对于王洪连来说,任何“偶然”相遇的场景和人物,都会唤起他“必然”的关照。这张算是王洪连极少的具有形式感的照片了。

  摄影师的基本功,其实就是发现和捕捉“造化”的能力。任何事物下一刻的发展,可预测又不可控制,事物发展本质当中都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就是有了这种偶然性的存在,才有了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丰富性和转换中“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景。但偶然性也是可遇而不可求,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留住了偶然性,就是留住了摄影的智慧、留住了摄影的奇特。”

  偶然性,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是所有偶然性的东西又都同样处于历史的联系之中,处于历史形成的因果关系之中。而从王洪连以及移民影像中,我们不难看出,太多的偶然成就了王洪连,也成就了他的移民影像,而“必然”的因果关系又告诉我们,摄影是需要一种认知和呼唤的,更需要真挚情感的融入的。

  在淅川,我听到了这样的故事:一个淅川之外的摄影师,为了拍摄南水北调大移民,“匠心独运”地随身携带一面大小足可以悬挂在小学操场上空旗杆上的国旗,走到哪里,就让移民贴在胸前或者高举过头顶,来拍摄“祖国在移民心中”的照片。这个所谓的摄影师的做法其实就是“超隐喻”较为突出和典型的一种。我除了对这位摄影师在摄影表现手法和语言上感到如此拙劣之外,只能摇头苦笑:有太多的摄影人在摄影如此活跃的当下仍然做着“愚笨”的“绑架”举动。如果说这样的摄影师是在摄影的话,倒不如说他是在进行一场很有“时代特征”的“行为艺术”。谈到“祖国形势”、“国家大体”以及由此衍射出的情感,王洪连的诸多影像远比上述摄影师的“作品”真挚、厚实、感人,也远比他的“表达”高明得多。

  三年下来,王洪连拥有了3万张南水北调大移民照片,这是他的又一笔“财富”。而这本画册则是作者实现摄影梦想和夙愿的一部力作,独具丰富的历史资料文献价值和社会学意义,更是中国最大的一次水利大移民的忠实记录和视觉文本,王洪连和他的会员们所有移民影像一起,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移民史的影像库存。画册影像、图表、文字相得益彰,以淅川数十年移民史为背景,翔实地记录了淅川移民风貌,具有客观真实的纪实风格。出版该画册对于留存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大移民历史和记忆具有深远的意义,应当受到更多社会阶层和读者的关注与喜爱。

  我想,与数年前的王洪连相比,他的心思应该踏实了许多。

  栏目编辑|马俊岩 实习生|杨云鬯

 

上一页12下一页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南水北调 大移民 摄影 品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家,是这一本相册的主题,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照片中处于“正常家庭”状态下的对象,却是凤毛麟角!

远望武昌,黄鹤楼屹立江中;回顾汉阳,工厂烟囱三四,矗出水面,好像几支毛笔杆,插在笔架上。

一个背着行囊的少年,跨着大步,喜悦地吹奏着心爱的笛子。我们这本新生的《摄影家》杂志,也正在迈开她的第一步。

一位不愿露脸的村民在村里的杂屋里展示一场激战过后村民缴获的战利品,村民在旁边用手电筒和手机布光。

逛巴扎的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都很开心。巴扎上,喧闹叫卖声此起彼伏,艳丽的头巾服饰缓缓流动,制作美食的烟雾热情地蒸腾。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