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拍照往事】亲历毛泽东最后一次检阅红卫兵

2013年12月24日08:59  品图专栏  作者:许林  
摄影|许林

文|许林

  题记:经过几年的精心谋划与准备,1966年5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南方遥控发动并领导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7月18日,毛从武汉回京,于8月1日至12日主持召开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扩大),8月5日,毛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8月8日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8月10日,毛在中南海西门外向群众发出号召:“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紧接着从8月18日至11月26日,他先后八次接见并检阅红卫兵,进一步发动和号召年轻人参加文化大革命,总共检阅了以红卫兵为主的革命群众1100万人。文革是毛晚年犯的最大错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定了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毛检阅红卫兵已经成为人们不能忘却的历史。当年21岁的我作为人民日报摄影记者,参加了那次采访拍摄,纪录了他最后一次检阅红卫兵的历史片段。

  我是1965年8月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学制4年,现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被直接选入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开始分配在文艺部美术组做美术编辑,4个月后被调入总编室图片组(即摄影组)。

  1966年11月26日,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也是他最后一次检阅红卫兵。那天,我拍了两张《毛主席最后一次检阅红卫兵》的照片。

  为拍这两张照片,我准备了一个多月。

  从8•18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红卫兵起,我的工作主要是“内勤”——做图片编辑,负责挑选记者们拍摄的新闻照片,写文字说明,拟标题,设计版面,盯着制版直至付印。那时,每当看到记者们拍摄的毛主席的照片,心里就羡慕他们,他们不但能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还能给他老人家拍照片,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们的老组长、摄影家吕相友早就看出了我的心思。9月底的一天,相友(我们当时都这样亲切地称呼老吕)对我说:“小许,你做好准备,以后你也要参加采访拍摄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活动。”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激动得很,即请教蒋铎(我习惯这样亲切地称呼他,对他十分尊重,他是我当图片编辑、搞摄影采访的良师益友)。他说,以后的接见可能多为乘敞篷汽车检阅形式,我们应当研究、练习追随拍摄法。

  当时相友发给我一台老式禄莱,是照120底片的德国造双镜头反光相机,影像能照得大一些。为了拍好毛接见红卫兵的照片,从9月底至10月中旬,蒋铎老师带着我到长安街上,那时车少,警察不管我们,我俩站在马路上,估摸着毛的车过来时目测距离大约10米,镜头对着中线运用超焦距方法把距离调到10米处,用100度黑白胶片,光圈调到11,加大景深,因不知道车速快慢,快门设定为百分之一秒把握较大,端着禄莱相机练横向追随拍摄近半个月之久,心里有了些底。

  第一次拍照是在11月11日,分配给我的位置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北侧偏东方向。长安街上坐满了参加检阅活动的红卫兵和解放军战士,他们一直在大唱革命歌曲。下午2点45分,随着“毛主席万岁”口号声频率的加快和提高,我看到一辆敞篷北京吉普向我们这边开过来,车上站着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正在向我们挥手,在这么近的距离看到毛主席,我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看到毛主席的脸棕红棕红的,感觉真的像一轮红太阳!我激动极了,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拍照,车开得很快,我只拍了4张,虽然拍到了,但是用光和时机把握都不理想。第一次拍照失败了。

  11月26日是我的第二次拍照。这一次我的位置在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时间也是下午2点多钟。红卫兵们依然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歌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对毛主席的热爱和崇拜达到了最高峰。当时我对毛主席也是“无限崇拜”的,但是,这次我吸取了教训,尽量稳定自己的情绪,不受红卫兵激昂气氛的感染,使自己在拍摄时保持头脑冷静。2点30分,毛乘坐敞篷汽车从文化宫中缓缓出来,我早已调好距离,等到汽车将要向西拐弯时,毛主席忽然挥起手向四周的红卫兵们致意,直觉告诉我:太妙了!我立即按下快门。然后迅速向西跑,准备跑到前面再拍。

  这时,我听到警卫大声喊叫着:“别跑,停下!”我先以为只是在喊我,但是,我看到许多摄影记者都在跑,我也顾不得他们喊叫了,一心只想多拍几张毛主席的照片。当我飞快跑到天安门偏西时停下后,转身又拍了一张,是以历史博物馆做背景,还有高高飘起的五星红旗,也是一个不错的镜头。

  冲出胶卷洗出照片一看,第一张更好些。毛主席站在敞篷车里向红卫兵挥手的画面比较活泼,那张照片发表在11月27日第六版头条通栏,发表的当天,新华社即派人借走了底片,向全国发通稿,28日,《光明日报》等报纸刊登了那张照片;同一天,我在天安门前拍的另一张有国旗的照片在《人民日报》又以半版的篇幅在一版发表。

  因为拍摄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时,我跑步要赶在毛的汽车到达之前再次拍摄,而没听“停下”的命令,我和其他新闻单位10多名摄影记者被上边通报批评了。但是,总编室和摄影组领导没有批评我,吕相友还说我的照片拍得不错。当时,我心里着实兴奋了一阵子。

  1968年,第一张照片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以《跟着毛主席,永远闹革命,跟着毛主席,世界一片红》为题,出版了对开张彩色招贴画。2011年,香港中国书局有限公司出版《回忆与反思  红卫兵时代风云人物——口述历史之二》书籍时,用第二张照片做了封面。

栏目编辑|马俊岩 实习生|文炜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毛主席 检阅 红卫兵 文化大革命 许林 摄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他不相信我是喀什人,更不相信我在这里生活了18年。后来还是google告诉我,哪里是喀什老城,哪里是高台民居。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定义着喀什。

如果摄影真的能够改变世界,一定是从改变人心开始的。因为人性中的丑陋和不美好才是这个世界上一切社会弊病的根源。

那些带血的GDP不仅肮脏,如再不制止,还会像毒瘤一样蔓延。

我在新闻摄影上经历了“抓拍”—“摆拍”—“摆中抓”—“抓中摆”,在“S”形弯道上摇摆着一路走来,不知对错。

1944 年长衡会战时,胡宗煊所在师部奉命增援广西柳州,当时陈喜梅因有了身孕不能继续随军,留在了湘阴。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