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辰影像】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像是如何诞生的?

2013年12月26日15:40  品图专栏  作者:华辰影像  

  编者按:本文是视觉传播学者曾璜对当年制作毛主席标准像的新华社摄影部技术组组长、全国领袖照片工作组长陈石林的专访。陈石林先后为毛泽东制作了四版标准像,都是当年制作天安门城楼毛主席像的照片母本。

  曾璜以下简称曾,陈石林以下简称陈。

  第一张标准像是从与劳模的合影中抠出来的

  曾:天安门城楼前,一共挂过四幅毛主席的像,对吗?我们来具体谈谈每幅标准像的制作过程吧。1949年,开国大典上,人们举的都不是毛主席的标准像。后来,您找到一张集体照,抠出来的,做出了毛主席的一张标准像,当时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陈:1949年,有关单位曾派过4名摄影师去给毛主席拍照,但由于种种原因,照片出来后,都不能用。1950年7月,我刚从台湾回来,之前,我在香港大光明电影公司工作过,那里是拍传统照片拍得最好的地方,在南京、上海、成都、香港、台湾都有分公司。当时,中央新闻摄影处副处长陈正青是管技术的人员,他是个好同志,可惜文革中被迫害致死了。我回到大陆后,把自己照的一些演员的照片给陈正青看,他说:"太好了,你就留在新华社吧!"于是,我留在了新华社。

  1949年人们拿的是毛主席戴八角帽那张。1950年6月底,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开始,陈正青为毛主席与劳模拍了一张合影,我就用从这张合影中抠出毛主席的头像,做了第一张毛主席像。人民币上的是第二张,1952年做。

  第一张照片,我用刀片把后面的人修掉了,再补上背景。当时,是用钟表的发条做成刀片刮的。这个我对别人都没说过。大夫用的手术刀,也可以用来刮照片。当时,我把发条磨得很细,来刮。但刮得太细了,头发那里有点假。

  曾:脸上的光泽、质感怎么修出来呢?

  陈:脸上的质感靠修片技术。主要修两个地方,一是把反光修匀,二是把浓重的阴影去掉。

  曾:有一个问题,我们不是很清楚:底片暗的地方,您要把它提上来,就往上涂颜色,那强光的部分,要把它降下去,您怎么做呢?

  陈:你问得好。大家认为在照片修整方面,现在电脑都可以做,电脑只是一个工具,而且比笔修方便了的工具。但是,怎么修,修什么,用笔还是用电脑是没有区别的。当然,没有电脑的时代,只能用透明水彩染料涂,还有一点,染料可以渗到纸基里面。

  曾:就是照片上的强光部分,您是在相纸上修的,还是在底片上修?

  陈:是在相纸上修。

  曾:那低光部分呢?您是在相纸上修的,还是在底片上修?

  陈:在相纸上修的,用减薄液,但多、少都不行。哪个地方该修、哪个地方不该修、把它修得有很好的柔和度、有一定的影像把它勾划出来、哪个地方该浓、哪个地方该淡,靠的就是对影像的感觉。

  曾:那第一版、第二版的毛主席像就是在相片上修,然后翻拍出底片来?

  陈:对,第一版、第二版的毛主席像比较简单,不过刚解放时,很少有人会修。修光线密度、效果、立体感,很少有人会。

  曾:那这两张照片在天安门上挂过吗?

  陈:第二版一直挂到1959年,但只有五一、国庆时才挂出来,所以印象不深刻。

  “坚持照片的真实性不能改变,眼神、笑容不能改变”

  曾:那第三张……

  陈:一开始摄影记者怕拍不好,让毛主席到照相馆拍,刘少奇的照片就是照相馆里拍的。但主席不去,1959年9月底,距离国庆只剩下几天了,还没有主席像,中央的人急得不得了,派了新华社二位摄影师去,当晚两个胶卷冲出来,用点光源照的,有的哧光很厉害,有的后面的灯罩露出来了,最后找了一张,但是阴影很浓、墙反射光很浓,衣服上的褶皱也很多,灯罩很明显。陈正青说,这不行,于是放大了4张16寸的照片,找来北京照相馆技术最高的师傅来修,他们修的很仔细,洗出来以后很光滑,像瓷娃娃一样,一点层次都没有了。陈正青看了说,这不行,政治人像要求真实性,要修得很有层次……修砸了。修照片有一点很重要,一个地方修完了,其他地方都要按照这个来修,否则就不行了。

  曾:那为什么一开始没找您修呢?是他们觉得照相馆的人技术高吗?

  陈:他们开始以为人像照相馆的人肯定能修得好。后来才找我。其实,我当时已经掌握了一整套修照片的方法。修照片,一定要在修之前就考虑好哪个地方该修,哪个地方不该修。我想办法用减薄液把强烈的反射光修掉,一定要在底片上修,不能在照片上修,这样才能使翻版效果好。太浓的地方,在底片上给它涂颜色,涂淡一点。衣服上的扣子都修过,皱的地方都修过来了。

  从1950年到1959年,我在9年的工作中,受到了新华社的良好教育,学习到,政治人物要真、善、美,按照这个标准,复制底片一定要真实,制作的相片也要真实。按照这个方法,新华社对中国照片档案馆里的重要底片都做了复制,应该复制了100万张底片。当时有规定,珍贵照片的原始底片不能用,要用复制底,复制完交给中国图片社。这底片只有一张,新华社要向全世界发稿,你说怎么办?中国图片社对外提供的那些珍贵照片都是用复制底制作的。

  曾:这是谁规定的?

  陈:石少华规定的。

  曾:您用反转显影复制底片的方法复制底片,那您在原底片上用了,比如涂红之类?是否还用了其他方法?

  陈:你又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第三张毛主席像,背后有大灯罩子。背景是白背景,灯罩不涂掉不行。我就在原版上涂红,把灯罩修掉了。

  曾:那其他底片您就没在原底片上修吗?

  陈:其他都没敢修。

  曾:其他的,主要是在照片上修,修后再翻拍?那您用了控制反差系数这些方法,以及反转显影复制底片等,是不是复制出来的底片比原底的效果要好呢?

  陈:这样说吧,原底有缺点的,我经过修整,可以使复制出来的底片效果比原底好;原底没有缺点的,基本和原底相同。另外还有一点,很多原底是小底片,我做出来的复制底,都是3寸的大底,这样会使曝光方便,也可以使复制出来的底片效果好。在制作照片的过程中,我坚持照片的真实性不能改变,眼神、笑容不能改变。1959年9月底,这张照片向全国发稿,1959年10月1号,国庆十周年,全国各大报纸全刊登了这张照片。

  曾:也就是说,从1959年开始,我们才开始正式用从摄影室拍摄出来的毛主席的"标准像",以前用的毛主席的标准像都是从合照中抠出来,通过后期加工做出来的。

  陈:对,你将这点讲得最清楚了。原版的照片不能用,一定要经过后期制作,这些都是我制作的。

  曾:第三张除了灯罩外,还修过什么?

  陈:强烈的反光、强烈的阴影部分,要把它修得柔和一点,浓、淡都不行。

  曾:您是在底片还是照片上修?

  陈:在原底上修,这很不容易呀,原底,谁敢动呀,一点都不能马虎。

  曾:这么说,第三张毛主席的标准像是您在摄影师拍摄的原底上修后,用反转显影复制底片方法做出了复制底片。当时发放复制底片的范围有多大呢?谁会有?

  陈:只有中国图片社有,还有战备资料也有几十万张,新华社还有战备基地,在三线,保存另一套照片。还有新华社还成立了照片档案馆。

  曾:您说过多次,照片的真实性特别重要,这点也是我想问的。比如候波拍的"毛主席去十三陵",原始照片是毛主席和彭真在一起劳动,文革中把彭修掉了,依您现在的观点,是不能修掉的,但在您做第一张、第二张照片时,您也把毛主席后面的人修掉了。当然,我们能够理解,这张是肖像照片。不过我还是想让你谈谈,从您专业的角度来看,修照片的尺度是什么?您认为什么可以动?什么不可以动?

  陈:你问得很好。我认为,因为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包括没有好的像机、没有好的镜头、灯光等,没有办法把原形象的真实性表现出来,需要加工、修整,修掉影响真实性的地方,把原来的真实。

  曾:就是"通过改变而更真实"。

  陈:对,这句话讲得最好了。还有新华社有明确的规定,只要这张照片经过加工、修整之后,修改了画面了,照片有任何的改变,发表的时候,就不会署记者名字,不会说是谁拍的饿,只写"新华社供稿"。

  曾:当时,是从尊重新闻真实性的角度,还是尊重工作人员、记者的劳动成果的角度?

  陈:两者都有。

  如何把老态、憔悴的毛泽东修得很有精神?

  曾:我相信,您今天谈的都是我们新闻摄影史上很重要的事情。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四张。

  陈:1964年,郑景康要去为毛主席拍照片,走之前,他找到我,跟我商量,怎么拍好,我建议他,把照相馆的方法去掉,只要两个灯,一个做主光,一个做辅光,并且要把影像拍得大一点。

  曾:就是他去之前跟您聊过。

  陈:对,我们俩最好。我就给了他建议。结果,出现了两个大问题:毛主席的影像在底片中很小,在120底片上,只有不到2公分的影像;感光不够,画面中阴影浓重。

  曾:那为什么?是害怕吗?

  陈:对。那不得了!主席是"神"啊!结果出来后,他把底片交给我,他也很慎重,交给我的时候,一句话都没讲,一句话都不能讲,讲了就可能是讲毛主席的缺点。交给我之后,我就关起门来,修了一个礼拜。我没有用反转显影复制底片的方法,因为需要修整的地方太多,由于感光不够,阴影很淡,层次不够清晰,眼珠和眼皮都分不开。当时,我用的方法是把底片做成透明正片,跟电影的方法一样,电影就是负片拷正、再拷负、再拷正。做大的正片。当时用的是英国伊尔福印刷制版二型胶片,它的反差系数比较大。做个比较,用普通相纸做出来,反差最大也就100:1,但透明正片可达1000:1。透明正片扩大很多倍以后,再进行修整,修整主要还是两个方面:一是把强部压下来,二是把阴影部分保留下来、勾划出来,这个就用减薄液。最后,我做了一个多星期,反复做,做出大概20张,留了一张最好的。当时,修不好就得烧掉,不能流传到外面。做的时候,先将胶片进行感光测定,测定后,用密度计量,求证出伊尔福二型胶卷的最小密度为0.43~0.458,这时,影调可以真实地,按比例地反映出来,最小密度0.4左右,阴影部分才可以反映出来。

  曾:您做的这些,比如感光密度的测定,是要"最好地利用伊尔福印刷胶片的性能"。

  陈:对。性能包括最小可用密度和最大可用密度。

  曾:有了这些,您就可以知道曝光和显影的参考数值,然后去做这张负片。

  陈:做出来后,阴影密度达到0.45,再不行,就调感光,一定要达到效果。

  曾:然后,做完这张底片呢?

  陈:从做出的20多张正片中,挑出最好的那张,为了防止光学翻拍后效果受影响,用正片拷贝一张负片出来,也就是"透正翻负法",也叫"透正拷负法"。还有,翻负底片的质量很重要,底片的反差和相纸的密度差要符合。翻拍时,对胶片性能进行感光测定,确定它的反差系数和最小可用密度,都要很准确,搞错了可不行。

  曾:您做出这张照片后,就有了72.6万拍卖的故事。您当时做了几张照片?

  陈:只留下最好的了,交出去,其他的都销毁了。没做好的是不能留下来的。当时,做天安门用的照片,用纸很重要,并不是所有的放大纸都行。普通放大纸有收缩性,纵向、横向收缩系数不同,人像会变形,当时用的是匈牙利放大纸。因为我是搞技术的,这个问题我特别注意。

  曾:你总结一下,如何把老态、憔悴的毛主席修成很有精神的呢?

  陈:我主要是把阴影修柔和,强光部分修的很柔和,尤其是鼻子两旁,再有,把眼白处修好。

 

  华辰影像编后语:

  在影像艺术品收藏领域,毛泽东主席的照片不仅是红色经典的主力藏品和市场追捧热点,还引领着中国纪实性影像艺术品的收藏的风向。2007年春拍一帧由郑景康拍摄、陈石林修片的《毛泽东正面标准像》以72.6万元成交,创立并保持了红色经典影像艺术品的最高单张价格;2013年春拍江青拍摄于1961年的彩色染印《世界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以39.1万元成交,再次引发了毛主席影像的收藏热潮;2013年秋拍江青拍摄于1961年,并引发毛主席写下《为李进同志题庐山所摄仙人洞照》题诗的《庐山仙人洞》,也以39.1万元的高价易手。在1950-70年代,中国曾倾全国之力拍摄和制作毛主席的照片,这些作品代表着这个历史时期摄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这应该也是目前保持着纪实性影像艺术品单张成交价前三名的藏品都与毛泽东主席有关。在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华辰影像重发《毛泽东正面标准像》制作过程、传播方式的访谈,帮助藏家进一步挖掘红色经典影像收藏的内涵和文化审美价值。

 

栏目编辑|马俊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毛主席像 天安门城楼 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新华社 摄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他不相信我是喀什人,更不相信我在这里生活了18年。后来还是google告诉我,哪里是喀什老城,哪里是高台民居。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定义着喀什。

如果摄影真的能够改变世界,一定是从改变人心开始的。因为人性中的丑陋和不美好才是这个世界上一切社会弊病的根源。

那些带血的GDP不仅肮脏,如再不制止,还会像毒瘤一样蔓延。

我在新闻摄影上经历了“抓拍”—“摆拍”—“摆中抓”—“抓中摆”,在“S”形弯道上摇摆着一路走来,不知对错。

1944 年长衡会战时,胡宗煊所在师部奉命增援广西柳州,当时陈喜梅因有了身孕不能继续随军,留在了湘阴。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