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立飞
2004年我在华商传媒集团重庆的一家报纸工作。9月22日,我约了一个采访对象在重庆金源大饭店见面,那天晚上,当我们从酒店里出来时隐约感觉到饭店似乎在准备着什么,酒店入口处被换上了崭新的地毯,行李员在不停的照镜子整理衣服和帽子,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看上去像酒店高管的人也站在了大厅里,下午我们进酒店时遇到的大堂经理站在大厅的一角正在调试一个轮椅。职业的敏感告诉我,这里一会儿会有重要的客人来,而且客人可能行动不便。
大约8点左右,几辆丰田面包车停在了酒店门前,邵逸夫先生在几位陪同人员的搀扶下从车上走了下来。酒店的工作人员早已将轮椅推到车门前,但是邵逸夫先生冲工作人员笑笑,径直走向酒店大堂。当他听说当地安排了一场会见时对身旁的随行人员表示不需要休息,可以直接去会见。
从酒店门口到会客厅,穿着皮鞋的邵先生迈着很稳健的步伐一路走过去,甚至几次告诉随行人员不需要搀扶自己。
当晚,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黄镇东和市长王鸿举会见了邵逸夫先生。
王鸿举市长告诉邵老,在重庆和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他捐资建设的逸夫楼,自己的母校也有好几座楼是邵先生捐建的。所以,要代表重庆人民也代表自己对邵老表示谢意。感谢邵老为祖国的教育、医疗事业做出的贡献。
听到重庆市的领导称赞自己多年来为祖国捐建的项目,邵老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几次试图打断市长的讲话。邵老伸出两个手指,做出很小的手势,对在场参与会见的人说,“其实,我就为祖国做了这么一点点贡献,这还很不够,在有生之年,我希望能够更多地为祖国做点事”。
会见结束时,邵老向会见厅里包括几名摄影师在内的每一个人点头致意,似乎生怕会漏掉某个人。之后,邵老才迈开步离开会见厅,走到会客厅门口时,他还对正在扶着会客厅大门的酒店工作人员说了声谢谢。
邵老离开后,一名服务员感叹,“真没想到这么有钱的人对我们还这么随和,你看看,书记和市长对他都很尊重呢”。
在半个多小时的会见过程中,邵逸夫老人精神矍铄,言语虽然缓慢但是思路非常清晰,丝毫看不出当时他已经是一个97岁高龄的老人。
栏目编辑|马俊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