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维
1991年4月,我在新疆阿勒泰随一队水利水电专家采访。专家们此行的目的是考察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与内陆河乌伦古河,为北疆的水利水电开发提供论证意见。上面这幅照片拍摄于阿勒泰当时新开通的一条边境公路上,两位哈萨克族牧民与我们不期而遇,我们之间因语言不通而产生了误会,后来又在语言仍然不通的情况下冰释前嫌。
这一带全是国境线,基本上没有居民。水利水电专家们穿的都是适宜野外工作的服装,类似现在“驴友”的装束,我穿的是摄影背心,长短镜头背在身上,我们全戴着太阳镜、遮阳帽。
麻烦来了。
由于专家们是分组行动,我在的这组加上司机一共5个人。越野车是自治区水利厅新进口的,还没上牌照,司机是水利厅的,汉族。水利考察肯定要离开车沿着额尔齐斯河河床上上下下,所以从远处看我们这帮子人好像是神出鬼没,时隐时现。当我们刚刚走上新开通的边境公路上时,两位牧民飞马赶到,警惕地、严厉地盘问我们,但他们说什么我们谁也听不懂,我们说什么他们也不懂,双方费了半天劲,越说越满拧。
两位牧民于是动手生拉硬拽,想把我们带走,可两个人要带走4个人哪那么容易,说又说不通,彼此的调门越来越高。
这时远处的越野车司机急忙赶过来,他虽然也不会说哈萨克族语,但有这方面的经验,朝我喊“你赶快拿记者证给他们看!”我就掏出记者证,递给他们,专家们也纷纷掏出水利部的工作证给他们看。水利部的工作证上盖有国徽,两位牧民一见顿时笑了,热情地握住我们的手,连连道歉,皆大欢喜。
分手时我们彼此先是说客气话,还是谁也听不懂,双方笑作一团,索性改为挥手告别,他俩策马而去。
上车后司机告诉我们,这里1980年以前边境线不太平,所以边民的警惕性很高,尤其是我们的装束“像那边人”,结果招来误会。我问他如果我们没有工作证今天会是什么结果,司机说还有一招肯定管用,“那你就唱东方红!”
栏目编辑|马俊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