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维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新疆和田,1991年我第三次到这里采访,前两次是拍摄和田地区的生产生活,这次是专门拍摄这里拟建的乌鲁瓦提水利控制枢纽。
和田现在的知名度远高过当时,虽然历史上和田玉就享有盛名,但在1991年时国人还没有全民玩玉,所以当时到那工作的人没人提玉。
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占全地区各河流总水量的61.2%,两河在阔什拉什汇合成和田河,向北流入塔里木河,乌鲁瓦提水利控制枢纽工程与此有关,但要在戈壁包围的地方修建大工程,谈何容易。我到那里时当地男女老幼正在为配套工程背石头筑堤。
烈日炎炎,酷热难耐,不动地方都汗流浃背,更何况还得负重背石头。数千人来回往返,像蚂蚁一样无声地劳作,不能多说话,因为说话多会加快口渴。这时,我发现远处山脚下走来一小队背石头的人,由于距离太远,他们的身影在戈壁滩热浪中若隐若现,如同海市蜃楼。我用300mm镜头加上增倍镜才看清他们,男女老少,步步走来。
旁边的当地维吾尔族村干部告诉我,那是离这最远的村庄的农民,无需动员,只要是修建水利工程,人们都自带干粮结伴而来,因为水是这里一切一切的命脉。
采访结束后,那位维吾尔族村干部请我到他家作客,临别送了我一块石头,说这样的石头最能代表和田人的心地与性格。我背的摄影器材就够沉的了,再背这么块石头觉得太重,所以回北京上飞机前就随手送人了。多少年后我才知道,那是块经年累月、沧桑磨砺的和田玉籽料。
栏目编辑|马俊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