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微光】生死不离

2014年08月05日10:55  品图专栏  作者:守候微光  

文|王鑫昕

  包谷垴乡,一个紧邻鲁甸地震震中龙头山镇的地方,隶属云南省巧家县。有消息说,包谷垴乡和震中龙头山镇的地震烈度同为八度。

  由于同事已经抵达震中鲁甸县采访,我决定转向另一个受灾地巧家县,并按照地图的指示选择包谷垴乡作为目的地。包谷垴乡是巧家县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

  不过,从鲁甸县到包谷垴乡的道路实施交通管制,我搭乘的陆军第十四集团军的一台军车只好绕道100多公里从会泽县前往灾区。

  路况一直不错,直到过了巧家县老店镇,我们意识到灾情渐渐严重起来。道路两边的塌方渐渐增多,有的公路护栏被砸断了,有的路基被冲垮了。马路左边好几米深的悬崖,令人胆战心惊。不过,由于救援人员对道路做了基本的清理,塌方路段我们都顺利通过了。每通过一处几乎被冲毁的路段,我就松一口气。

  看着导航地图上包谷垴乡越来越近,我的心情渐渐放松。因为担心到了目的地后没有采访时间,我一路上很着急。

  晚上8时左右,我们的车开到了一个塌方体跟前,我原以为我们乘坐的猛士战车可以像征服之前遇到的塌方体一样,轻松地翻越过去。但开车的战士犹豫着摇了摇头,然后下车,爬上塌方体查看路况。

  等他下来的时候,他坚定地摇了摇头,表示不可能开得过去。

  我几乎要绝望了。那时我们已经绕道长途奔袭了5个多小时,眼看着只有几里地就能到达目的地,却被一个塌方体挡住了去路。更要命的是恐惧随之而来。此时天黑了,路边的悬崖峭壁和前方的塌方体只剩下黑色的轮廓。我感觉松动的石块随时可能朝我们滚落下来。

  我参加过汶川和芦山地震的采访,随着灾难报道经历的积累,遇到这种情形时心里愈发脆弱,因为明白了自然灾害会导致什么后果。

  “赶快上车,不可久留。”同行的战士提醒我。他在倒车的时候,我感觉时间像停滞了一般,生怕此时来一场余震……心里害怕极了。

  不过还是有勇敢的人。首先是当地的老乡,他们有的就住在悬崖边上,家的不远处就是滑坡体。就在我们返回重新找路的时候,我们看到几个老乡坐在大桥边上聊天。原来,他们正在等车进来运走遇难亲戚的遗体。桥对面,亲人的遗体被一堆衣物和树枝遮盖着。

  另一类勇敢者是抢修道路的工人、军人,他们长时间战斗在危岩旁边,甚至在那里吃泡面充饥。

  我默默地在心底向他们表达了敬意。面对大自然的灾难,总需要有一批勇者能够站出来带领大家战胜困难。

  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我们换了另外一条路,终于在晚上10时多抵达包谷垴乡。相比一路上的冷清和荒凉,包谷垴乡因为各种救援力量的到来而显得很热闹。在山顶的学校里,忙碌了一天的战士正在炊事车前排队,等候开饭。

  夜色沉沉地压下。包谷垴乡至少已有50人因地震遇难,受伤106人。

  图文摘自中青报摄影版,原文请点击 http://zqb.cyol.com/html/2014-08/05/nw.D110000zgqnb_20140805_1-08.htm

栏目编辑|马俊岩 实习生|王诗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云南地震 巧家县 救援 品图 守候微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他不相信我是喀什人,更不相信我在这里生活了18年。后来还是google告诉我,哪里是喀什老城,哪里是高台民居。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定义着喀什。

如果摄影真的能够改变世界,一定是从改变人心开始的。因为人性中的丑陋和不美好才是这个世界上一切社会弊病的根源。

那些带血的GDP不仅肮脏,如再不制止,还会像毒瘤一样蔓延。

我在新闻摄影上经历了“抓拍”—“摆拍”—“摆中抓”—“抓中摆”,在“S”形弯道上摇摆着一路走来,不知对错。

1944 年长衡会战时,胡宗煊所在师部奉命增援广西柳州,当时陈喜梅因有了身孕不能继续随军,留在了湘阴。

热文排行